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通水

原標題: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通水

(記者黃中朝、通訊員陳鼎、廖潘騰子)1月30日,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以下簡稱鄂北調水工程)管理方宣佈,工程全線通水成功。

當日,記者在鄂北調水工程終點大悟縣王家沖水庫看到,約30萬立方米的庫水碧波盪漾。鄂北工程建設與管理局廣悟項目部負責人李世維介紹,這些水從丹江口水庫奔流269.67公里而來。

1月7日,隨着鄂北調水工程“卡脖子”段——寶林隧洞打通,工程實現全線貫通。隨後,管理方立即着手試通水。1月22日,隨州封江口閘門開啓,28日後,渠水陸續匯入大悟王家沖水庫。

鄂北調水工程是國家172項全局性、戰略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目前湖北的“水利一號工程”,總投資180億元,2015年10月全面開工建設。工程以丹江口水庫為水源,以丹江口水庫清泉溝隧洞為起點,全線自流引水,向鄂北地區沿線襄陽、隨州、孝感482萬人口、380萬畝耕地供水。工程設有24處分水口,利用受水區36座水庫聯合調度,年均引水7.7億立方米。

全線通水成功,標誌着長期困擾鄂北地區發展的“旱包子”問題將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據介紹,隨着一期全線通水,鄂北調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加速推進。

鄂北喜迎“幸福水”

奔流270公里,來了甘甜水

似明鏡,似碧玉。庫容136萬立方米、位於大悟縣城關西部的王家沖水庫,庫底儲水已達30多萬立方米。

這水來之不易,它從伏牛山區出發,穿越大洪山區,奔流了270公里。

1月30日11時30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登上水庫大壩時,正遇該縣大興鎮財政所幹部韓世濤帶着妻子、兒女,來看遠道而來的“幸福水”。

“誰能想到,大悟人將和北京人一樣,吃上丹江水。”自記事起,韓世濤就知道大悟縣用水緊張。

大悟縣城吃水主要從孝昌縣芳畈水庫提灌或由河南羅山縣界牌水庫提供,上世紀90年代後期經常鬧水荒。因為缺水,大悟南部地區的雙季稻種植區都改種了地膜花生。

如今,在王家沖水庫壩外,通向大悟縣水廠的2.4公里鋼管正在鋪設,計劃5月底貫通。屆時,供水將實現切換。

據介紹,鄂北調水工程每年分配給大悟水量3000多萬立方米,與該縣中遠期發展規劃相匹配,併為工業發展提供了空間。

“旱包子”將變高產田

不只是大悟,鄂北工程全線通水,將改寫整個鄂北乾旱缺水的歷史。

“廣水,廣水,廣泛缺水。”這是廣水市當地的一句戲語。

歷史上,廣水曾因乾旱大量人口外流。有個村,村民為吃水曾打下200多口深井。

隨着鄂北工程的全線通水,廣水艱難吃水的一頁徹底翻過,那些枯井都將成為歷史的遺蹟。

鄂北沿線聯合調度的36座水庫,如一條藤上的36個瓜,廣水市徐家河水庫便是其中之一。前不久,引徐濟安工程竣工通水,從徐家河水庫引水到安陸市,解決安陸城區30萬居民的飲水問題,加上廣水、雲夢部分鄉鎮,引徐濟安工程可供60萬人安全飲水。

據介紹,鄂北工程設有24處分水口,利用受水區36座水庫聯合調度,年均引水7.7億立方米。一期工程可解決482萬人安全飲水、380萬畝耕地灌溉問題。

鄂北“旱包子”棗陽也如天降甘露。該市歷史上曾有上萬個抗旱服務隊,密佈抗旱深井7000多個。如今,引丹江之水上鄂北崗地,棗陽市區居民徹底告別唐白河的污染水,此外,還有80萬畝耕地得以灌溉。

記者在棗陽市七方鎮採訪時看到,鄂北工程通水了,農民正忙不迭地改旱地為水田,以增加收入。

加上老河口市、襄州區,襄陽市在鄂北工程沿線旱改水7000多畝,原來的“旱包子”將變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7 字。

轉載請註明: 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通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