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温 莎編輯 / 張 南設計 / 師玉超
1985年3月15日,廣州標緻正式成立,此時距離於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眾的成立,僅僅5個月時間。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第三個合資項目,中國南大門開啓汽車夢的時間比其他人都早一些。
成立第一年,廣州引進和法國標緻幾乎技術同步的標緻505,讓中國消費者見識到了高檔車的樣子。有些遺憾的是,1997年,廣州標緻徹底“破敗”,本田以1美元價格買斷標緻在廣州標緻的所有股份和債務。
一場歷時12年的合資以失敗收場,中國汽車市場上第一個合資品牌車敗走中國,但這也意味着廣州汽車工業翻開了新篇章。
也許正是因為失敗過,所以廣汽對市場有着更深刻的敬畏之心,廣汽標緻雖然失敗了,卻留下了21世紀最貴的人才。
“他們對產品、技術市場化,產品技術競爭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後續廣汽集團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022年9月24日,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對前來遊學的軒轅之學巨浪3期學員如是説。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從1997年,廣汽集團開始狂奔,到今天正好25週年。廣汽集團連續舉辦了兩場紀念活動:一個是以“奮進廿五載·科技向未來”為主題的廣汽文化節活動;另一個是 “2022廣汽科技日”。
“無科技,不廣汽”。兩場活動關鍵詞都是圍繞“科技”展開。選擇用科技牽引戰略轉型,也正是廣汽人在新時代下未來決定放手一搏,投身市場競爭的核心發展思路。
位於廣州五山路的廣汽研修中心曾經是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研發啓航的地方,現在是廣汽集團學習型組織的培訓營。2022年9月24日和25日,軒轅之學巨浪3期第三模塊課程走進廣汽研修中心,研習“新形勢下科技創新戰略”。
軒轅之學邀請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為30位精英學員分享了當下廣汽集團“科技向未來”發展過程中的成功與收穫,同時也交流了對當下汽車產業發展中問題的認識。一年前,2021年10月,面對軒轅之學巨浪2期,馮興亞用了較大篇幅來分享了廣汽集團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和教訓。
當天課程的開始,馮興亞對30位精英表示:“只要不涉及商業秘密,都知無不言。”在談到集團目標時,他説:“一個集團要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戰略,主要和環境相關,有的戰略,目標必須具有可操作性,你得實施下去。”他説,“所以有的事情,一定要自己掌控,但有的時候一定要用別人的,這就是一個平衡。” 一個下午的時間,馮興亞耐心回答了軒轅巨浪們的十餘個問題,做到了“言無不盡”。
廣汽資本總經理袁鋒則向軒轅之學巨浪3期的同學們介紹了廣汽集團是如何通過資本運作去落地科技戰略的情況。
軒轅之學導師、科技全球化決策私享智庫“新序策”創始人、MIT Technology Review China首席顧問陳序以“穿越牛熊的科技新風口”為題深入淺出縱論元宇宙的現在和未來。
軒轅之學導師、前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則從更底層邏輯出發,分享了自己對於汽車產業變革的源動力的看法。
馮興亞:首先是客户關係轉型
2016年,馮興亞出任廣汽集團總經理。6年過去了,在8月18日福布斯發佈的中國最佳CEO榜單上,馮興亞成為唯一上榜的國有控股汽車企業集團CEO。
這份榮譽確實是名至實歸。
2022年上半年,廣汽集團實現汽車銷售114.99萬輛,同比增長12%,產銷規模躍升至行業第四名,在國內的佔有率進一步提升至9.54%,在乘用車市佔率達到11.10%。
營收上,廣汽集團彙總口徑共實現營業總收入約2427.82億元,同比增長18.85%;合併口徑營業總收入約486.89億元,同比增長約40.83%;實現歸母淨利潤約為57.51億元,同比增長約32.61%。
然而這還只是開胃菜,根據廣汽集團“十四五”規劃中的“1615”戰略,廣汽勾勒出了宏偉的藍圖:
“1個目標”指挑戰汽車產銷量達350萬輛,全集團實現彙總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利税總額超6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0%,市場佔有率超12%;新能源汽車產品佔整車產銷規模超20%;夯實“6大板塊”,做強做實研發、整車、零部件、商貿服務、金融服務和出行服務六大板塊;
突出“1個重點”,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集團高質量發展;
實現“5大提升”,全面實現電氣化、智聯化、數字化、共享化、國際化五大方面提升。
這是跟隨潮水的方向。汽車行業的百年變革期,一切都在被顛覆,消費羣體,汽車產品,市場格局都在發生變化。
9月24日下午,馮興亞給軒轅之學巨浪3期學員分享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廣汽集團的科技戰略落地結果。他特別提到,所謂科技創新,其實是每個企業都存在的話題,而作為領導人而言,一方面要率先營造創新的氛圍,另一方面要容忍創新過程當中的失敗。
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經歷了生死劫後,銷量與市值起飛,產品單價不斷突破中國品牌天花板,風頭正勁。馮興亞明確表示,未來埃安的目標是把“蔚小理”變成“埃小蔚”,而且要成為新勢力陣營的領導者,埃安就是新勢力。
馮興亞對軒轅之學巨浪3期的企業精英們特別強調,汽車行業轉型首先是客户關係轉型,“以前我們是把汽車賣給經銷商,經銷商賣給顧客,顧客是誰,廠家不知道,廠家見顧客都是壞事,有投訴了,有毛病了,經銷商解決不了,就會找到廠家。”
他在2019年秋天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曾經指出,主機廠-4S店-顧客之間線性的營銷模式已不再適用於市場,三者的關係應該是轉變為兩兩相互鏈接,呈現出穩固的“營銷金三角”。
當時,中國汽車市場剛剛結束了持續數十年的增長,一些以往被掩蓋在銷量之下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各大車企苦苦尋覓着回暖的方式,隨着數字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汽車營銷方式必須隨之進行數字化轉型。
一切已經不同了,但用户的重要性沒有發生改變。“新勢力和老勢力的差別就是客户,第一,客户直聯;第二,客户直服;第三,客户直營,全是跟客户相關的。”馮興亞認為,無論新勢力還是老勢力,企業要做好這三點,否則就是老勢力,要找到新勢力的感覺。
廣汽集團正在堅定不移的佈局新能源戰略,埃安發力純電,傳祺錨定混動,二者各有專攻。廣汽傳祺穩紮穩打,銷量和佔有率穩中有升;廣汽埃安上市在即,下一隻造車獨角獸呼之欲出。
馮興亞説:“新有新的好,老有老的好,尊重汽車發展規律,洞察汽車發展規律。要用好新勢力所不具備的優勢,在每個節點上控制好,每個階段幹自己該乾的事情。”
袁鋒:廣汽投資的邏輯
如前所言,廣汽集團“十四五”規劃勾勒出了宏偉的藍圖。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面向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未來,面對千載難逢的換道機遇,為了實現這張藍圖,廣汽集團的投資版圖同時不斷擴張。
“廣汽投資的領域就是要把握髮展的方向,廣汽現在的投資目標是圍繞智能化、網聯化、電氣化、電動化的方向去投。”馮興亞説,“這兩個領域我認為對汽車行業帶來的衝擊和變革是最大的,其他的一些產業領域,只是重構的問題。”
為此,9月25日上午,廣汽資本總經理袁鋒為軒轅之學巨浪3期具體分享了廣汽集團的投資邏輯。
2019年年底接手廣汽資本時,袁鋒一度異常焦慮,彼時汽車新能源的滲透率還不到5%,政府補貼下滑,汽車市場未來走向尚不明朗。智能化層面,上汽董事長陳虹的“靈魂説”道破了汽車集團的焦慮。投,沒有上汽財大氣粗;不投,廣汽也不想成為汽車行業的富士康。
事實上,袁鋒接手之初,廣汽資本並沒有特別聚焦在汽車產業,其設立初衷是相關多元化發展,希望幫助廣汽去尋找第二個曲線,這也是很多產業資本在做的事情,但馮興亞的一句話,為袁鋒找到了方向。
袁鋒回憶當時的情況説:“總經理和我説,‘你要思考一下怎樣通過資本的紐帶幫助廣汽集團轉型和提升四化競爭力’,形成了我在廣汽資本的一套工作方法,就是通過投資去支持供應鏈的發展,通過投資去補技術的短板。整車的發展要和零部件企業一起,中國新能源想要實現彎道超車,就要找到能夠陪他們一起去長大,幫助他們一起長大的零部件企業。”
確認過眼神後,廣汽資本對中航鋰電的扶持大致分為三步:首先向其提供了資金支持,通過對接集團不同業務需求,帶來了強大的訂單支持;其次,在融資的時候推薦合適的投資機構,共同盡調一起聯合投資,最終幫助其做大做強;第三,在擴大建廠時,幫助其對接廣州本地的銀行給予貸款支持、幫助企業融資和優化成本。
在扶持了中航鋰電這樣的朋友後,廣汽資本也找到了真正能夠跟他們一起去探索整條電池產業鏈的合作伙伴。他説:“我們和中航鋰電一起從技術的先進性、資源的壟斷性和產能的稀缺性將電池材料全部梳理了一次,之後廣汽資本開始沿着產業鏈投資。
很快,廣汽資本在智能化賽道上有了深入合作的夥伴——禾多科技。
袁鋒的團隊當時考察了全國十餘家自動駕駛公司,選中禾多科技,一是因為企業的DNA,“他們從第一天開始就想做L2級輔助駕駛”,二是因為股權結構相對簡單。很快,廣汽資本成為禾多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其扶植路線與中航鋰電十分相似,“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相對市場化的去建立廣汽的自動駕駛團隊”。
在他看來,汽車轉型的上半場是新能源,中國已經有了寧德時代這樣世界級的企業,下半場就在智能化上面,“中國也一定會出世界級的零部件企業,這就是我們投資的好機會”。
電池和自動駕駛領域之外,車聯網領域,廣汽資本圍繞與科大訊飛共同成立的星河智聯,整合了包括一系列智能汽車硬件和應用軟件。
在半導體芯片領域,廣汽資本是國內少見的直接投資晶圓廠的汽車產業CVC,連續投資了粵芯半導體、中芯集成等多家晶圓廠,並以此為核心打通了半導體產業包括下一代半導體材料、芯片設計、車規級安全MCU等關鍵環節。
程驚雷:汽車產業變革源動力
好的投資源於對趨勢的認知。軒轅之學的課堂上,軒轅之學導師、原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程驚雷導師從更底層邏輯出發,分享了自己對於汽車產業變革的源動力的幾點看法。
“整個汽車行業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傳統的道路、策略和方法都已經沒用了,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新的道路和新的方向。”程驚雷開門見山地説,汽車四化就是方向,但需要問歸根到底新四化的本質是什麼。
“新四化的本質就是賦予車來調跳出傳統行業邊界的動力,電動化本質是材料科學的升級,網聯化是數字環境融合的方法,智能化是算法和算力的重合,共享化實際上是消費模式的升級,四個共同賦予車輛全新的定義,這樣一個定義對車來説,必然不應該是現在的汽車。”
9月25日上午,在主題為《中國汽車,科技資本;雙輪驅動,行穩致遠》的授課中,程驚雷給出了關於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更深刻的思考。
“要把基礎幹好,就是電動化,只有真正實現完整的電動化,汽車才可以把整體結構體系從傳統機械產品變成數字產品。智能駕駛對汽車定義和產品定義的完全顛覆,不像未來世界一樣馬上就呈現出來,大家需要仔細觀察。”
程驚雷認為,汽車產業變革的源動力主要有:中國汽車社會的發展存在的系統性問題、“場景”期待革命、“新能源”和“軟件”被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等。“隨着人工智能發展、通訊技術代際更迭、集成能源技術革新,汽車產品將在未來5年發生‘破壞式’創新”。
軒轅之學巨浪3期課堂上,程驚雷還分析了蘋果造車的底層思維邏輯。在他看來,蘋果公司的整個文化和思維邏輯,是要做一個全新定義的產品去挑戰原來的商業模式。”蘋果肯定會造車,只是它在等,等能源革命、智能革命和網聯革命三個革命點同時到達”。
站在行業轉型的十字路口,程驚雷讚賞廣汽的投資戰略。他説:“我們看一個汽車企業面向未來的方式,方式之一很清晰,就是通過投資打造觸達外部世界的觸角”。
“站在汽車公司背景角度,CVC投資的角色更多是用財務角度來做戰略投資,找到一個未來在汽車產業鏈當中新的合作模式,我們要做這件事情你就必須非常專注和細緻。”程驚雷這樣對軒轅之學巨浪3期學員説。
陳序:穿越牛熊的科技新風口
2021年10月,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佈更換新品牌,取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綴,將Facebook集團名字換成“Meta”。這成為元宇宙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Meta計劃為元宇宙投資數十億美元,扎克伯格説:“我們基本上相信元宇宙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繼任者。” 9月24日上午,在軒轅之學的課堂上,零碳元宇宙與未來資產智庫MetaZ創始人陳序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並闡述了其邏輯。
在開始這場主題為《穿越牛熊的科技新風口:元宇宙、WEB3和NFT》的分享之前,陳序老師先釐清了兩個定義:科學和科技。
科學不會因為你發現了它或者沒有發現它而有任何不同,而科技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但需要和商業關聯,且具有超越牛熊的能力,這就是人們口中常説的科技新風口,因為創新塑造了一種新的消費行為。
“只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創新,二是受到商業檢驗,這兩關一過,就可以穿越牛熊市,因為它提供了新的消費方式,塑造了新的需求。”陳序説,最好的例子是喬布斯,是蘋果手機。
他進一步解釋到,“人們本來都有手機,不管是諾基亞還是黑莓,但現在人們需要一個新的手機了,這個需求是蘋果塑造出來的,不受到原來週期的影響,他穿越到下一個週期,所以科技是我們可以掌握的穿越牛熊的關鍵要素,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科技創新的原因。”
人工智能在產業迭代中已經成為一種必備技術,換言之,其穿越牛熊的能力相對較弱。陳序説:“當我們去尋找一個穿越牛熊新的科技的風口的時候,我們要去尋找還完全沒有形成需求的技術,所以要將目光放到元宇宙、WEB3.0和NFT。”
在陳序看來,元宇宙的必然性是因為營造了非常大的需求,這個需求是現在最關鍵的部分,“我特別在意這個問題,沒有需求的增長,本質上就不會有增長,增長不是由供給來推動的,都是由需求來拉動的,元宇宙就創造一種新的增長。”
具體到汽車行業,“到現在為止大家都認為芯片行業最大的增量是新汽車、智能汽車,我要説,第一,這很對;第二,我們馬上會看到第二個爆炸式需求,就是元宇宙,元宇宙以及可移動的沉浸式設備可以達到相同的量級。為什麼?因為我們很清晰的預期元宇宙的設備或者説可移動的沉浸式體驗技術設備、硬件的出貨量終有一天可以趕上手機。”
陳序認為,元宇宙、WEB3.0和NFT雖然這些技術趨勢目前並不跟汽車企業產生直接相關,但它會對汽車行業未來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產生影響。
巨浪思享匯:感性和理性
從傳統汽車到新汽車,從現實世界到元宇宙,汽車產業的壁壘不斷被打破,邊界變得模糊,軒轅之學亦是如此。成立之初,軒轅之學就倡導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從巨浪3期開始,每次課程的最後一個板塊“巨浪思享匯”成為固定節目,有的分享心路歷程。有的交流實戰經驗,有的則召開私董會。
9月25日,浙江埃科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萬新偉、上海懌星科技有限公司兼CEO潘凱、開雲汽車合夥人講首席運營官趙彩霞和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銷售信息系統總括LPL潘廣雄聯手帶來了一個百花齊放的下午。
開場的萬新偉跳出業務範疇,從分享兩個有關於自己的人生感悟故事——第一個是“香奈兒”,第二個是“上市”——講述了自己從“戰士”到“道士”的創業心理變化。
2019年生日前夕,萬新偉回顧青春歲月,發覺好像並沒有為自己活過,於是還差三天生日那天買了去巴黎往返的機票,想要跟隨香奈兒女士的步伐,尋找自我。
一場説就走的旅行開局並不夢幻,當站在巴黎香奈兒旗艦店中,望着鏡子裏的自己時,她迷茫了,“十幾年創業,一路廝拼打殺過來,你的眼睛裏只有一種嚴肅,只有一種焦慮,你表達不出香奈兒的精神”。
那一刻,萬新偉脊背發涼,“我覺得整個身後都是一片廢墟,過去的無比自信在那一刻都消失了。” 改變隨後發生……
作為巨浪3期中數量上佔據少數的女性學員,萬新偉和趙彩霞之間的友情十分順理成章。也許是閨蜜的開頭有些煽情,擁有強大邏輯和理性思維的趙彩霞也難得流露出感情的一面,儘管稍縱即逝。
“整個世界面臨的三個問題,你從哪裏來,你是誰,要到哪裏去,我覺得這個問題個人覺得是比較痛苦的問題,我一直是一個逃避狀態,解決方式就是不去思考,但有一個點,我覺得在我整個職業生涯中不是在創業,而是一直在做自己擅長的或者喜歡的事情。”
“工作20多年之後,我一直在做運營”。趙彩霞覺得,公司所有的事情都和運營相關,從業務模塊、人員安排的匹配到戰略分解和組織規劃,包含有形的人員和業務,也包含無形的流程、信息和數據。
“像在下一盤大棋,如何讓有形的、無形的、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系統高效且有序運轉,運轉期間還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情況,包括大勢,政策、環境等意外因素。”趙彩霞説,“這時就需要你審時度勢,打開上帝視角,既上得廳堂,又下得廚房,就是每一點的小細節還要看得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你整個運營一定不是最優的,不要指望今天想到一套方法可以永久持續。”
男生潘凱的懌星公司一家智能汽車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瞄準了非功能性軟件賽道,他直接通過巨浪思享匯開起了公司私董會。
汽車黃金年代,有人找金子,有人賣鏟子。“圍繞着智能汽車的研發,我們主要做的業務是研發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研發工具、開發工具,也會提供一些電子電氣架構的設計開發服務,為車廠在智能化轉型期間進行技術賦能。”潘凱説。
至於壓軸登場的潘廣雄講了什麼?那就去問軒轅之學巨浪3期的其他精英學員們。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