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鄭州,秋風捲走熾熱的暑氣,暖陽下一座並聯式雙塔閃耀着光芒。塔尖擎起紅五星,仿古挑角飛檐,配以綠色琉璃瓦覆頂,這裏就是二七紀念塔。對於鄭州來説,二七紀念塔不僅是城市地標,更是化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二七精神”為有形的精神之塔。
時光的年輪刻下了“二七”大罷工的印跡,也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注入新的歷史內涵。在建功立業的新時代,“千里同軌、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堅定信念、追求真理的創新精神,頑強拼搏、勇為前鋒的鬥爭精神,忠誠為民、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涵蓋了這四個方面的“二七精神”,彰來處而知歸途。
遠處塔頂的鐘樓整點報時演奏起《東方紅》樂曲,悠揚的音符在空中飛揚,莊嚴肅穆的報時鐘聲準時響起。建於1971年的這座承載着紅色基因的紀念塔,櫛風沐雨50餘載,見證着鄭州這座英雄城市的發展與變遷。而其所代表的“二七精神”,也在一代代鄭州人中接續傳承,他們用言語去講述,在工作中去踐行,向時代發出鄭州兒女不忘來處的最強音。
“二七紀念塔鐘聲的召喚,是我奔赴的遠方”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鄭州二七紀念館的講解員石琳”,伴隨着紀念塔準點報時的鐘聲,石琳以這樣的開場白開始一天的講解工作。27歲的她,已經在二七紀念館工作了5年,累計講解2100餘場。
石琳是地道的鄭州人,在二七紀念塔旁長大,小時候有過多次聽塔、望塔、登塔的經歷。“那時候,媽媽經常會講起這座塔的來歷和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過往。”受媽媽的影響和“二七精神”的感召,小時候的石琳對這個地標性建築有了特殊的情愫。臨近大學畢業,當同學們奔向四面八方時,來自家鄉熟悉的鐘聲在她耳畔迴響,她毅然選擇成為一名二七紀念館的講解員。
參加工作5年來,她認真研讀“二七”大罷工的歷史,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能力。“我們要學習歷史,瞭解歷史,把‘二七精神’轉化為指引自己前行的精神動力,賦予其時代內涵、時代特質和時代風采。”她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為弘揚紅色根基,講好“二七”故事,社區的黨史專題宣講、文物知識進校園、原創社教展演活動,都能看到她忙碌奔波的身影。每當她筋疲力盡時,想起當年無數先烈的事蹟,總能讓她深受鼓舞,繼續投入到工作當中。
“那段血雨腥風的革命歲月,讓我多次濕了眼眶”
1923年2月4日,那聲拉響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汽笛,被記得,在迴盪;1923年2月7日,那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英光,被講述,在守望。石琳是一位講解員,也是一位文博工作者,在她慷慨激昂的講述下,那段血雨腥風的革命歲月浮現於眼前。
“二七塔採用聯體雙塔結構,主要是為了紀念汪勝友和司文德兩位烈士。”石琳眼含熱淚,動容地説。
走進二七紀念塔內,穿過歷史的長廊,一幅波瀾壯闊的紅色畫卷徐徐展開。一柄三叉形狀的汽笛安靜地躺在展櫃裏,斑駁的表面有了歲月的痕跡,似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待你走近,待你點亮。
二七紀念館內,不少人前來參觀學習。面對不同的觀眾,這位曾經榮獲中宣部“先進個人”和河南省博物館工作“先進個人”等眾多榮譽的講解員,準備了不同版本的講稿。“孩子們對這段歷史很陌生,我會盡量把歷史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講解清楚;遇到年齡大的長輩,我留意到他們對展櫃裏的物件感興趣,比如糧票、布票和商品標籤等,我會增加和他們的互動交流”,談起接待對象,石琳認為,講解員不能只會背稿子,更重要地是拉近和觀眾間的距離,力求達到共情。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被省委宣傳部選調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型展覽’中,為中央領導及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作講解。那天,我接待了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他們看完展覽後非常激動,以至於和我交談的聲音都有點哽咽,還一再地向我道謝。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幾天之後,這位老爺爺又找到我,將他親手書寫的展覽觀後感交給了我,執意要我保存。”石琳動情地説,這份沉甸甸的禮物是她最好的“獎品”。
“新”鐵路人的紅色火炬傳承路
光陰流轉,歲月變遷。鄭州機務段有着百年曆史,更有一份傳承和弘揚“二七精神”的使命和自覺。
在鄭州機務段南院入口處,映入眼簾的是“二七”鐵路工人大罷工組雕。始建於1985年,組雕高5.5米、寬6米。1997年,又建成長36米、高1.8米,分為12個專題的浮雕,這裏是鐵路人的“精神富礦”。這組浮雕見證了太多的歷史,它所定格的每一個歷史瞬間,都化作了鐵路人不可磨滅的永久記憶。
出生於1997年的孫亞輝,是一位“新”鐵路人。入職兩年來,他擔任鄭州至武昌段的火車副司機,和其他人不同,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是“二七”大罷工組雕的講解員,也是傳承鐵路戰線紅色火炬的接棒人。
“我從小對歷史和演講比較感興趣,剛進單位時,有老師講述‘二七’大罷工的經過,先烈們團結戰鬥、英勇犧牲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所以我主動報名。”談及成為講解員的初衷,孫亞輝目光堅定地説。
由於對“二七精神”有着濃厚興趣,工作之餘,孫亞輝常常主動學習瞭解這段歷史。“這既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愛好的一部分。寫講解詞是在每天下班後,通過在網上查找資料,寫了改,改了寫,在這一過程中有了更深的體悟。”孫亞輝表示,“二七精神”給予他精神上的滋養,繁忙的工作沒有讓他感到疲憊,反而感到充實。
“‘二七’大罷工是在中國工運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現代革命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講好這段歷史是責任,是擔當。”孫亞輝稍作停頓,動情地説。
“火車司機的榮光,與‘二七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與火車司機的結緣,是一場意外,也是一種緣分。“小時候,跟着爸爸媽媽乘坐火車卧鋪外出旅遊,那是和火車的初次照面。還記得當時的自己歡呼雀躍,對火車司機的好奇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談及想要成為一名火車司機的緣由,孫亞輝興奮地説。“真正踏入這一行業,這種好奇感轉變為強烈的責任感,要對身後的乘客負責,對國家的鐵路運輸負責。在工作中,要做到一絲不苟,容不下一絲差錯。”他流露出崇敬的神情,堅定地説。
“我們這個區段晚上跑車比較多,給我帶來最大的挑戰是熬夜,會比較累,比較辛苦。我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師傅,他們堅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從他們身上我得到了‘二七精神’的生動詮釋。” 孫亞輝表示,他深知鐵路人肩上的重擔,對待工作,他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勇往直前,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鐵路人的熱血擔當。火車司機是一個肩負光榮使命的職業,談及此,孫亞輝深有感觸。
“有一次,我和師傅趙雲龍一起出車,從鄭州開到武昌後,我們下車。轉身後看到車廂裏有一羣小孩子趴在窗户邊看我們,眼神裏充滿了好奇和敬佩,恍若20年前的自己。我的師傅對他們招了招手,還敬了個禮,對面的孩子們特別高興,一直在鼓掌。那一刻,我深受震撼,深受鼓舞。我突然間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孫亞輝眼角濕潤了,激動地説,這份職業普通但不平凡。
如今的孫亞輝仍奔波於考試和訓練之間,成為一名合格稱職的火車司機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標。同時,他也是一名“二七”紀念浮雕講解員,身體力行地奔走於宣講“二七精神”的一線。“我們要牢記‘二七精神’,團結奮進,勇往直前,面對困難不言棄,學習前輩們敢打敢拼的優秀品質。傳承紅色基因,發出把個人融入國家、融入時代的青年之聲。”孫亞輝告訴正觀新聞記者,殘酷的鬥爭歲月不應隨着時間流逝而遠去,我們要沿着革命前輩們的足跡,在精業篤行中開拓創新,在踔厲奮發中賡續前行。
歷史風雲變幻,斗轉星移,“二七”英烈的名字和精神,鐫於史冊,更根植於每一位鄭州兒女的心中。回望歷史,穿越抗爭的血雨腥風,先輩們英光永紅;展望未來,眺望遠方的奮進路,我輩青年信念如磐。
晚間亮燈的二七紀念塔 攝影 徐宗福
夜幕降臨,華燈閃爍,二七紀念塔在燈光的映襯下,靜謐安好。矗立在廣場上的二七紀念塔宛如一位老人,他欣慰地守望着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他懂得,“二七精神”的紅色基因已然融入到他們的血脈中,融入到奔湧浩蕩的時代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