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終於就阿富汗局勢發表了姍姍來遲的講話。他毫不含糊地為自己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進行了辯護,強調美國的使命只是反恐,從來都不應該是國家建設。
拜登總統的話,難得地説出了一個真相:美國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插手,從來不是為了建設那個地方而去的。“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最擅長破壞,卻對重建毫無興趣,這構成了當今世界的一項根本厄運。”事實上,當今世界許多地方發生的動亂,都不是“地方特產”,而是“美國製造”。
明明是世界亂源,卻又迷之自信,美式價值的虛偽和扭曲,既有歷史根源,又有現實表現,可從三個層面審視分析。
其一是歷史觀的虛偽。天賦使命意識,是美國外交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義是美國受上帝委託,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類自身的命運負有一種特殊的責任和使命。為此,美國自視為天下唯一的道義之邦,用自身的是非標準來衡量其他國家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模式,認為有義務和責任將美國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推廣到世界各地。特別是冷戰結束後,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學界、政界和外交界逐漸出現某種將二戰勝利功勞都攬到自己頭上的趨勢。這種極端自我的歷史觀,既造就了美國今天的狂妄,也讓美國四面樹敵,給國際局勢增加了不穩定因素。
其二是霸權觀的虛偽。美國唯恐天下不亂,四處煽風點火,是一種典型的“霸權焦慮症”。近年來由於自身經濟實力相對下降,調動各種資源服務其政治外交目標的能力受到限制。無奈之餘,美國不得不開始由昔日的“積極霸權”轉變為“消極霸權”,即由對自己領導世界的能力充滿信心,轉變為對維持自己的領導地位力不從心;由傾向於通過建立和維持世界秩序與和平提升國際地位,轉變為傾向於通過擾亂和破壞世界秩序與和平保住現有地位;由不擔心其他國家和地區趕上和超過自己,轉變為對一些國家和地區良好發展態勢深感恐慌。美國人滿世界挑動是非、製造混亂,實則是為了挑起零和博弈,坐收漁翁之利。
其三是價值觀的虛偽。在冷戰中,美國把為人厭惡尤其是被知識界所激烈批判的資本主義民主置換為“自由民主”,因為自由、民主這兩個詞很能俘獲人心。冷戰結束後,美國更憑藉自身強大實力,滿世界進行意識形態推廣。一些缺乏成熟社會科學體系的國家的精英階層被這套説辭“洗腦”,自以為有了“自由民主”這種法寶,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事實説明,這恰恰是美國人的文化圈套。所謂的“普世價值”背後,是代表着強大利益集團的“軍事工業複合體”,通過文化上的“沒有硝煙的戰爭”,製造地緣政治上的混亂局面,美國就有機會炫耀武力,向海外派遣軍隊、搞軍事擴張。
猶記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結束後,2004年美國高調推出了改造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大中東計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內容。然而近20年過去,拜登總統一句話就甩脱了美國承諾的責任,這是典型的“始亂終棄”。凡是美國插手的地方,就有動盪和災難,這不能不説是世界的悲哀。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