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續競爭力總體格局
1.頭部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格局逐步穩定。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及廣州位列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前6名,並且5年排名保持不變。從前20名分佈來看,東南地區佔據10席,港澳台地區佔據5席,環渤海地區佔據3席,西南及中部地區各佔1席,發達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格局逐步穩定。
從全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分佈來看,可持續競爭力較強的城市主要分佈在京津冀城市羣、山東半島城市羣、長三角城市羣、珠三角城市羣、成渝城市羣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引領周邊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
2.人才增量是導致競爭力差異的主要原因。總體來看,大部分城市的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水平較低,只有少數城市的人才增量競爭力較強。
3.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水平總體有所下降。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城市間人才增量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當前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總體格局呈現“東中同升、南升北降”。具體而言,北方的130個城市中有80個城市排名處於下降狀態,佔61.54%,有49個城市排名處於上升狀態,佔37.69%。大部分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均處於下降狀態,尤其是東北地區。從南方城市來看,在161個南方城市中,僅有58個城市排名處於下降狀態,91個城市排名處於上升狀態,佔比達56.52%。
二、可持續競爭力區域格局
1.中部地區迅速崛起。在可持續競爭力前100名城市中,東南地區城市數量處於領先地位,其次為環渤海地區,再次為中部地區;從排名上升幅度來看,中部地區較5年前增加3個,可持續競爭力迅速崛起;而東北地區可持續競爭力排名處於下降狀態,平均下降9.75名。
2.港澳台地區表現突出。從地區整體來看,港澳台可持續競爭力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香港排名第一,其餘城市總體均在前50強以內,其次為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可持續競爭力水平整體偏低,但大連、瀋陽和長春位列全國城市前50強。
3.東南地區人才密度及增量優勢凸顯。東南地區可持續競爭力明顯提升,其人才增量的顯著提高是競爭力變化的主要原因。東南地區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中有4個來自廣東,3個來自江蘇。從5年排名變化來看,東南地區前10強城市總體變化幅度不大。
4.西北地區資源型城市優勢不足。西北地區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分佈在全國城市排名的第30名至140名之間。西北地區總體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偏低,其最強城市西安僅排第30名,總體上,該地區人才增量競爭力要高於人才密度競爭力。
5.成渝引領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分佈在第20名至130名之間。其中成渝兩地優勢明顯。
三、可持續競爭力省份格局
從省域角度看,大部分省份呈現“越強越收斂、越弱越分化”狀態。省份可持續競爭力越強,省內差異越小,可持續競爭力越弱,省內差異越大。
從可持續競爭力變化來看,香港、上海、北京等領先城市,總體格局穩定。澳門的可持續競爭力出現明顯倒退趨勢,主要原因是人才增量的變化;相反重慶經過5年的發展,其可持續競爭力顯著提高,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人才增量上升幅度更大。可見人才增量的顯著提高是其可持續競爭力變化的主要原因。
四、可持續競爭力城市羣格局
人才增量是決定中國城市羣可持續競爭力的主要原因。長三角城市羣的可持續競爭力水平最強且較為均衡。其次為珠三角城市羣,但城市羣內部城市經濟可持續力分化嚴峻。而北部灣和太原城市羣的可持續競爭力較弱,且各城市間競爭力水平差異較大。
五、可持續競爭力各層級格局
一二三四線城市總體格局穩定,四線城市人才增量逐漸收斂。
一二三四線城市呈階躍式格局。就一線城市而言,其可持續競爭力顯著引領着全國可持續競爭力的提升。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廣州的可持續競爭力在全國位列前6名,分別引領着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等。從二線、三線城市來看,其可持續競爭力、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值較一線城市低,但二線城市較三線城市發展更均衡。四線城市可持續競爭力、人才密度及人才增量均值較一線城市相差4倍左右,可持續競爭力水平較低,但其人才增量呈上升趨勢,且變異係數變小,內部城市差距逐漸縮小。
(執筆:郭金紅)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