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我最近看了一篇報道,14歲少年竟然把一個10歲小女孩殘忍殺害,女孩身中七刀。一個未滿14歲的未成年孩子為什麼會如此對待一條鮮活的生命?

我上網查詢了官方的報道和一些自媒體關於這個事件的報道,越看我越發覺得全身發冷,尤其是關於事發之後男孩的一系列反應和他父母逃避的態度。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隨着這條線索我找到了小女孩家人的的朋友圈截圖,孩子的父母每天都以淚洗面,最為一個孩子的母親和一個文字工作者我覺得我必須得做點什麼來減少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

在我看來,之所以能夠發生這種觸目驚心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父母忽視了孩子的生命教育,孩子對生命缺乏敬畏心。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近幾年來,在媒體上我們能看到多起校園欺凌甚至青少年自殺、弒師、弒父母事件,在我們感到沉重和惋惜,同時也應該思考:如今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為什麼能如此輕易放棄生命或者結束別人的生命?

之前記者曾就“生命教育”這個點發起來一個調查,數據如下: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根據圖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家長普遍忽視了生命教育,隨着記者的深度調查發現家長忽視生命教育的主要原因基於以下兩點:

1.“每天管孩子學習都忙不過來哪裏還有心思操心別的”

不可否認這是很大一部分家長忽視生命教育的根本原因,因為單單是孩子的學業就應經讓她們操碎了心,自然也就分不出太多的精力來兼顧其他的教育了

2.“出發點是引導孩子珍愛、敬畏生命,萬一方式不對引導不好,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效仿不好的做法,會不會適得其反?”

為人父母走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即便是教育也是如此,沒有十全的把握自然是不會開口,有點像“寧可錯過也不可輕易嘗試”

3.“我也很重視生命教育,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閨蜜遠虹就是這一類型的父母,在她兒子3歲多的時候,她覺得有必要讓孩子瞭解死亡的意義,於是諮詢了我的建議,當時我的孩子剛好看完繪本《湯姆的外公去世了》就借給了她。

後面她紅着眼和我反饋:“孩子非常難過,沒法接受等他長大了,疼愛他的外曾祖父、外公、外婆終有一天也會去世”孩子告訴她“自己不想長大”,雖然那本書此後再也沒有被她兒子翻過但是孩子對生命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但是後面孩子長大一點的時候又開始焦慮該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了,因為“在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段和承受能力。”除了生命教育之外還需要讓孩子對“死亡”有一定的瞭解。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白巖松曾經説過:“中國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的確,在中國我們都很避諱死亡這兩個字,也從來都不去討論有關於死亡的話題,以至於在教育中,死亡這兩個字相對於而言是空白的。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件事,那就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終有一天是會死亡的。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特魯多醫生墓碑上所刻着的墓誌銘,這句話也充分的反應了一個真正的醫生對於醫學應有的科學認知。

科學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科學是有上限的,之所以把醫學定義為科學,那就是我們知道醫學是有限制的,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通過醫學去解決的。

絕大多數的疾病都是不可能被治癒的,譬如癌症、白血病。雖然目前醫學在不斷的進步,但我們無法否認死亡永遠是無法從一個人的身上消失的。死亡總會到來的,只是時間的問題。或許是70歲、80歲,也可能是90歲。

如果人不會死亡的話,這也充分的證明了生命是無意義的。宋美齡在過了一百歲之後便感慨道:“我為什麼還要繼續活下去?上帝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平?我認識的人都已經離開。”

這句話透露着一個人對於生命的無奈,當生命永不凋零的時候,我們又能夠為自己的生命做出什麼呢?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之所以中國教育中避諱死亡,正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敢承認死亡,對死亡過於懼怕,以至於從來不對孩子談起死亡的事情。

孩子對死亡沒有概念又怎會懂得如何去敬畏生命如何去珍惜生命呢?正是因為缺乏生命教育,14歲的孩子才會對一個善良的補習班同學狠下殺手。

事情發生以後很多的網友和家長都在請求法律降低未成年人犯罪負刑事責任的年齡限制,要知道這樣的方式指標不治本,唯有重視生命教育才能從根源上避免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一個對生命不尊重的孩子總會做出一些傻事的,可能會因為自己受到了挫折而想不開跳樓輕生。也有可能覺得別人觸犯了自己的權益,所以想要殺掉對方報仇雪恨。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孩子並不懂得生命的真正意義,如果他們真的懂得珍惜生命的話,那麼任何悲劇都不會發生。

在這位小女孩死後,有的媒體在網上做了一個採訪:探討死亡。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有的網友覺得,大人是通過時間的積累,慢慢的接受了人會死亡的事實,最終選擇淡漠這一切。而小孩子內心比較單純,自然也就不能夠正視死亡,也不可能解讀死亡。

還有的網友覺得小孩子不應該接觸這些東西,因為小孩子如果總是談論死亡的話,今後就會出現悲觀的想法,以至於變得情緒化。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我倒是覺得網友們之所以在熱議關於死亡的話題,一是因為大家對於死亡是比較忌諱的,還有一部分原因則是忽略了生命教育。

其實學術界早就已經表明,生命教育本就不應該有年齡限制,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去討生命的意義,去探討死亡的意義,但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以不同的方式去進行死亡教育。

十九年前,廣州大學就已經開啓了第一門死亡教育課程《生死學》。除了生和死的概念,還引入了自殺、臨終關懷等讓大眾不能夠接受的課程。不過即便大家沒有辦法接受這一點,但不少高校都已經引入了《現代生死學討論》這本課程教材。

2017年北京大學也展開了一次對於死亡的探討,主講老師帶着一羣學生共同探討三個話題:死亡、喪親和臨終。此後老師還帶着孩子去參觀墓地,殯儀館,火葬場,並讓孩子們試着寫出自己的遺願,墓誌銘,遺囑等等,生命教育也從這個時候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當中。

也正是因為真正經歷過這些事情,孩子們才會對生命更加珍惜。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與死亡還存在着一段距離,但他們更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並愛護自己的身體,同時將這種思想傳達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告訴大家都要珍惜生命。

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意識到死亡,不知道什麼叫做死亡。如果一個孩子連面對死亡的勇氣都沒有,他們又有什麼能力正視自己的人生?反之,如果孩子連生命都不懂得珍惜,他們又怎麼可能瞭解生命真正的含義?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孩子正視死亡,讓他們懂得敬畏和珍惜生命

3-6歲的孩子主要以繪本故事或者是動畫片的形式讓孩子對生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上文提到的繪本《湯姆的外公去世了》是不錯的選擇

6-12歲這個時候的孩子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已經得到一定的發展,除了繪本和故事以外可以用實際行動讓孩子參與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可以讓孩子種植植物或者是養小動物,以此來增加孩子對生命的責任感。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12歲以後的孩子自我認知和價值觀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峯期,生命教育的形式選擇也相對較多,可以是紀錄片或者是電影,也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討論新聞事件的看法,及時引導孩子對生命的看法和態度。

除了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之外,家長自己本身也需要敬畏生命,做好榜樣的力量,要知道簡單的要求孩子就可以做到高枕無憂。學校和社會媒體工作者也需要加大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家庭、學校、社會三合一才能真正的從根本上來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一場悲劇的發生除了解決眼前的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如何杜絕這類事件的再次發生,要知道

生命是既頑強又脆弱,在我們的敬畏和珍惜之下生命可以是頑強的。在我們的漠視和冷酷之下生命也可以是脆弱的。

以上便是我今天所想講的內容,第一次寫這麼沉重的內容,但又不得不動筆寫下去,生命教育的重要,願你我共同重視。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6 字。

轉載請註明: 14歲少年施暴10歲女童:天使與惡魔之間,隔着父母的生命教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