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6日電題:南方汛情不改變中國下半年經濟走勢
新華社記者
機器重新轟鳴,一線工人守在生產線旁,監控茶葉加工進度……從7月7日受災到全面復工,安徽省歙縣薇薇茶業有限公司只用了10多天時間。
7月初,歙縣遭遇罕見洪澇災害,歙縣經濟開發區近300家企業中有180家不同程度受災。“我們主營茶葉出口,14條生產線全部進水,損失近億元。”薇薇茶業董事長鄭仁貴説。
7月以來,中國南方遭遇持續強降雨,累計降水量之大、梅雨期之長、覆蓋範圍之廣,歷史罕見。據統計,共有24個省份不同程度受災,僅皖贛湘鄂四省就累計轉移安置280多萬人。
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洪澇災害的雙重壓力疊加之下,中國採取了有效措施恢復工農業生產,力求將洪災影響降到最低。
儘管洪災對交通物流、電力與通信基礎設施等方面影響較大,迫使部分工業企業停產、停工和停業,但經濟分析人士認為,影響是局部和短時的,汛情對中國整體工業生產影響不大,洪水不會改變中國下半年經濟走勢。
在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三星村,當地組織消防、民兵等工作人員,對被暴雨沖刷而懸空的路基進行搶險加固。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7月15日以來,重慶市開州區在兩次強降雨中共發生山體滑坡1000餘次,造成全區多處交通中斷,其中也包括家居製造企業世旺九州公司的物流線路。
“企業的物流只中斷了一天,整體生產沒受影響。”企業負責人鄭自地説。
這得益於中國政府的有力保障和及時搶險,在持續暴雨中,各地派出多支搶險救援力量,一手救災防災、一手復工復產。
負責指揮搶險救援的開州區交通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明樂介紹,開州區共派出200多人蔘與救援,一旦發現道路阻斷,就立即予以搶險疏通,確保一般情況下,道路阻斷24小時內恢復通行。
各地電力部門在恢復汛後生產中起到了關鍵作用。7月18日,江蘇省如皋市境內暴雨傾盆,雷電交加。江蘇全圓亞麻有限公司內的高壓配電櫃突然發出三聲爆鳴,一股濃煙從配電櫃內湧出。
國網如皋市供電公司正在為受汛情影響的企業做設備檢修。受訪者供圖
國網如皋市供電公司營業部客户經理譚立現場查看後發現,該公司由於配電房屋頂長期滲水,電纜溝封堵不嚴,設備在這次暴雨中短路,還導致沿線其他公司停電停產。
當天下午,電力檢修人員冒着傾盆大雨,搶修恢復了周邊公司的用電需求。半個月內,全圓亞麻受損設備也更換安裝完畢,並恢復生產。“汛情暴露了公司的生產隱患,未來要更加安全高效地組織生產。”公司負責人沈建鋒説。
7月以來,為支持災區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國已多次下達救災專項資金,各地也出台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恢復生產。
面對洪災疊加疫情的影響,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上半年在抗擊疫情衝擊過程中,中國採取宏觀經濟的逆週期調節政策,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宏觀調控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也存在政策空間。
7月11日,國家發改委下達救災應急補助中央預算內投資3.09億元,用於安徽、江西、重慶等受災嚴重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益性設施應急恢復建設;7月22日,中央財政下達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8.3億元,支持江西、湖北等12省(區、市)受災地區用於修復水毀水利、農業生產設施,儘快開展災後重建。
降成本、貼利息、補支出,為幫助受災企業復工復產,安徽歙縣採取了系列緊急措施。“企業受災以來,政府給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幫助。比如協調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支持,緩解流動資金壓力。”鄭仁貴説。
最近鄭仁貴緊急訂購了兩台茶葉加工設備並安裝完畢,原有損毀的電機也已更換,企業生產全面恢復。
3日公佈的7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2.8%,較6月提高1.6個百分點,躍升至2011年2月以來最高。
這一趨勢與官方製造業PMI基本一致。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製造業PMI為51.1%,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位於擴張區間。
野村國際(香港)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短期來看,洪水可能會影響農業和製造業產出,並抑制消費和投資需求。不過,災後受抑制需求或將顯現,從而帶動被耽擱的生產和投資進度。
根據水利部公佈的歷年《中國水旱災害公報》,1997年以來,中國發生了5次規模較大的洪災。對比5次洪災對經濟的衝擊情況可以發現,受益於經濟體量增長及防洪抗災設施升級,洪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佔當年GDP比重呈逐年降低趨勢,截至最近一次,2016年洪災對全年經濟影響不足0.5%。
國泰君安證券宏觀團隊認為,從歷年洪災經驗來看,洪災後地方政府可能後續加大水利項目“補短板”投資,將上一年度洪災所暴露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短板考慮進去,在實際情況中對基建投資形成長期利好。
江西九江水泥行業龍頭企業萬年青組織的抗洪搶險突擊隊。受訪者供圖
江西省水泥龍頭企業萬年青發佈的業績預告表明,該公司上半年克服疫情和雨水天氣的影響,水泥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暴雨對公司近期的銷售會造成一定影響,預計洪災過後,國家會對水利基礎設施加大投資力度,企業將積極承接區域內的相關工程項目。(記者楊丁淼、趙宇飛、陳尚營、吳鍾昊、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