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真是世界上最不善於打仗的民族?1947年後,唯一敗給解放軍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印度人愛好和平,不善於打仗,甚至被稱為“世界上最不善於打仗的民族”。果真是這樣的嗎?有人對此做過分析,認為至少有這樣3點,可以讓印度人與這一稱謂匹配:
一是古代印度的歷史一直被殖民,而印度人似乎不太在乎這點,不管是誰來了,大家都是在過日子,沒打過多少大仗、硬仗。
二是古代印度是佛教聖地,人們信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喜戰、不好戰,也不希望把自己捲入戰爭。
三是南亞氣候炎熱,人心煩躁,進而導致渙散,各行其是,很難形成統一的戰鬥力,更別説打硬仗、打勝仗了。
這3點都很重要,有着地域與文化的習性,地域決定歷史與文化,分析並總結得很到位,也很科學。但我們要説的是,這僅限於古代印度,而不是當代印度。1947年印度脱離英國獨立後,打過不少仗,如對巴基斯坦戰爭,還有武力收復果阿、達曼、第烏等地區,以致自己成了印度洋地區的霸主,印度洋沿岸的基本國家根本沒人敢惹。
這中間,唯一敗績的是,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時,印度軍隊敗給瞭解放軍,印軍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被殲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基本被殲滅,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被殲滅。解放軍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
這件事一直讓印度人記憶猶新,但為什麼會敗給解放軍呢?今天,我們就以此戰為例,分析印軍在當年戰爭中的幾個短板。
首先,當時印軍的指揮官是出了問題的。我們主要講戰鬥中遇到幾件事情。
一是當年考爾堅持執行“裏窩那計劃”,命令第2拉吉普特營奪取塔格拉山脊西側的雍錯山口。達爾維准將對這個計劃相當不滿,因為這意味着1個沒有炮兵掩護的營要在解放軍眼皮底下向海拔約4876米的山頂運動。因此,達爾維拒絕執行考爾的命令。
命令被拒絕執行,考爾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他對達爾維説:“勇敢無畏的印軍步兵不需要炮兵掩護!”最終,達爾維很有折扣地執行了考爾的命令,但一開始部隊就被解放軍重創。這時,達爾維請求考爾暫停“裏窩那計劃”,但考爾置之不理。結果導致達爾維部(印軍第7旅)後來在數小時內被解放軍52師摧毀。這次教訓很深刻,但考爾並沒有吸取。
後來,考爾帶着一幫參謀來到瓦弄,又指揮一個旅發起進攻,結果被解放軍54軍全滅。而在堅守西山口的問題上,考爾又狂妄自大,不聽蒂邁雅的忠告,導致擺成長蛇陣的3個旅被各個擊破,阿薩姆平原一片恐慌。
考爾是誰?有必要在這裏做個簡單介紹。全名:布里吉·莫漢·考爾(Brij Mohan Kaul),印度陸軍中將,1962年印度對中國進行“前進政策”的時候任第4軍軍長,最後由於他自己的失誤,被解放軍殲滅和擊潰其所部5個旅。其後,考爾被永遠趕出了軍隊,甚至被停發了退休金。因為閒來無事,他還寫了本為自己辯解的回憶錄《不為人知的故事》。
翻開考爾的簡歷,不能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即是他在做印軍第4軍軍長之前,一直在勤務部隊做着情報的工作,沒有經歷過作戰部隊所要求的標準,更談不上戰爭的歷練。在當年的戰爭中,他的職務是印度陸軍參謀長兼第4軍軍長。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被扶搖直上,重用至這樣的一個崗位呢?答案也很簡單,即考爾精力充沛、能説會道,據説長相也不錯。他不但同尼赫魯一樣,是個克什米爾的婆羅門,而且還是印度總理的遠親:尼赫魯家族的姓就是考爾,他的夫人也是考爾家族的人。也就是説,沒打過仗的他靠着和尼赫魯的關係高升。
那麼,在戰爭中奉勸考爾的蒂邁雅又是誰呢?
在解放軍反攻達旺後,在要不要堅守色拉(西山口)的問題上,蒂邁雅指出:“如果再有10天,色拉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印度軍隊還在向前方運動中,而中國卻不會給印度準備的時間的。色拉距離達旺太近,中國部隊攻佔達旺後,只需稍事重新部署,而不必將後方基地向前移動,就可以向色拉發動進攻。他們可以從不同方向多路包圍色拉。而我們不足的部隊不但要抗擊正面進攻的敵人,還要保留足夠的後備兵力,以據守色拉到邦迪拉之間的廣大縱深地帶,保證公路不被中國部隊切斷,面對這樣的難題,即便選調再英明的指揮官,也註定是要打敗仗的。”
蒂邁雅建議印軍退守迪拉邦以拉長解放軍的後勤線,伺機反攻,考爾沒有給他這個“面子”。在此,不難看出當年印軍指揮官的問題出在了哪裏。順便説一句:蒂邁雅1959年5月向尼赫魯提出辭職,原因是他看不慣對印軍在高級軍官委任上被橫加干涉,尤其考爾被越級提拔並在軍中形成一個派系。
其次,當年印軍後勤保障與供給也是有問題的。我們以被解放軍殲滅的印軍第7旅為例。這支部隊於當年9月11日從達旺出發,徒步向克節朗山區開進。但在推進時遇到極大困難:第一是交通條件惡劣,達爾維不得不讓部隊把所有重裝備都扔在平原上;第二是當時當地正值收割季節,印軍徵集不到民夫,士兵們只好揹着全部給養進行漫長的山地行軍,每名士兵負重近35千克。第三是由於行動倉促,當時印軍官兵只穿着秋季作戰服和帆布軍鞋,3名士兵分享2牀行軍毯,這導致大量非戰鬥減員,凍傷和肺水腫十分普遍。
我們把這3點換成3個“如果”,有助於看清問題:如果路好走一些,印軍可能就會帶重裝備上高原;如果有老百姓的幫助,印軍士兵可能就不會負重前行;如果能多一些衣服、鞋子、毛毯等,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印軍士兵因為得病而減員了。但是,這隻能是“如果”了,歷史不會給“如果”留下生存空間。
前文中提到的蒂邁雅有句名言:“在現代戰爭中,一支龐大的軍隊是不夠的,還需要強大的國防工業支撐。如果説軍隊是國防的第一道防線,那麼國防工業是第二道。”對於士兵來説,蒂邁雅所説的第二道防線,其實就是道路好走一些、軍隊能夠得到老百姓的幫助多一些、衣服、鞋子、毛毯等物資能夠富裕一些。當年的印軍在這道防線就出了很大的問題,最終被解放軍擊潰也就成了正常的。
最後一個問題,實際上在第二個問題裏已經説到了,那就是印軍士兵單兵作戰能力的問題。這與前文中説到的南亞氣候也有一定關係。南亞地勢低,海拔低,古代印度人世代生活在那裏,而如今的中印邊境卻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來這裏作戰,他們當然會不適應,戰鬥力自然會大大下降,甚至是消失。戰爭最後的核心一定是人,還沒到戰場,人就不行了,當然也就談不到打贏的問題了。而這要比印度人愛好和平,不善於打仗,被稱為“世界上最不善於打仗的民族”的那3個理由更實際一些。
這一點,印軍與中國軍隊沒有可比性,原因是中國曆朝歷代的軍人都戍守在那裏,中國邊疆地區人民也世代生活在那裏,有着對高原惡劣生存環境的適應傳承,尤其是解放軍更是將中國歷史上的將高原戍邊精神發揚光大,並結合高原的實際與特點以及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探索出了適合高原駐守和作戰的先進經驗,不是印軍在短短數十年時間裏就能趕得上的。而這並不像指揮官出了問題,撤換了他就可解決問題來得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