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隊到底作戰能力有多強?這是學界一直都喜歡研究的課題,在傳統的認知裏,我們都知道蒙古軍隊是一支以戰鬥作為自己執行日常的軍隊,軍隊基本的運營概念就是“以屠城來獲取物資、以物資再來養軍隊”的以戰養戰戰術,但是就算如此,我們要怎麼才能解釋蒙古軍隊如此強悍?
一般可以從三點來解釋:
首先作為以戰養戰的戰術體系軍隊,打仗這種熟能生巧、鍛鍊軍隊的事一旦幹多了,軍隊戰鬥力就自然提高了,除此之外,第二點在我國古代武俠小説中的什麼全真教的北斗七星陣…沒錯,就是行軍佈陣,也是他們軍隊強大戰鬥力的主要原因,第三點,也就是最關鍵的,蒙古軍隊在裝備方面的優勢。
今天,我們先來講講蒙古軍隊的裝備,關於蒙古軍隊的裝備大致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蒙古軍隊每個人攜帶的裝備和11、12世紀遼國用的複合弓類似,不過就算是這樣,那個時候有這樣的裝備也稱得上比較精良。這種觀點我們可以從卡皮尼的報告中找出來,卡皮尼是一個天主教修士,他是奉羅馬教皇在13世紀中期出使的蒙古。
在這封出使的報告中寫道:“他們每個人至少要攜帶着3把弓箭,或者攜帶一個製作精良的弓箭,在他們的身上裝有三袋子箭,一把鋒鋭的斧子,有些比較有錢的士兵們,還會配有刀劍、盔甲等等…”要説蒙古士兵不會因為帶着些武器累死?不不不,我們可以參照一下之前説的遼國軍隊士兵攜帶的裝備。
同時期的遼國軍隊的裝備,我們根據《遼史》的記載可以輕鬆查到:
“遼國的每個士兵都必須全副武裝的穿上鐵甲,共計9件、並且配三匹馬、還需要根據自己體格、能力配上相應的馬的裝備、繮繩、馬鞍、馬甲鐵等等…在個人裝備方面,每個人需要準備四張弓、箭支400,鐵器具、鐵武器各類等等等不計其數”。遼國這不是士兵的裝備,這完完全全是每個士兵背了一個武器工坊來戰場上砸鐵作戰…相比之下,蒙古士兵反而是因為帶的東西少,機動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這點在行兵打仗上非常關鍵。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由於蒙古帝國本來並不強大,只有一少部分人才配擁有武器,除了“蒙古武器象徵”的複合弓每人基本都有外,其他的器械都是在戰場上繳獲的,直到後來,他們才擁有一批比較專業、適用於戰場上的裝備以及一套完善的軍隊體系。
蒙古製造的複合弓,一般是由6種材料製成的,有效射程範圍至少保證在300米左右,最多可以達到500米。這種弓箭要比同時期的西歐的十字弓好的太多,雖然十字弓穿透力也很強,但是由於無法保證準確度,再加上弓箭類武器最關鍵的射程考量上,十字弓超不過80米,就算穿透力再強也彌補不了這個最大的劣勢。
到了14世紀,英格蘭人才製作出一支可以和蒙古軍隊複合弓較量的長弓,不過,這種長弓的有效射程依然比13世紀蒙古軍隊的複合弓少100米。
由於十字弓和長弓的設置不同,蒙古人和其他的遊牧民族,為了防止弓弦對拇指造成的壓力太大,所以在拉弓的時候都必須戴上一個指環,這種指環不僅可以減少拇指的負擔,還可以保障拉弓的效率、質量變高。
複合弓的最關鍵地方在於箭的箭頭處,製造箭頭的材料有鐵、鋼等等,有時候甚至骨頭也會用上,通常這些材料會被打造的鋒鋭無比,他們有着不同的作用,有的箭是用來在戰場上專門打磨的,也有的是發射信號專用的。
但是這種弓箭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最大的缺點就是天氣對其的阻礙和誤導,如果是在雨天使用弓箭的話,那麼複合弓有可能就等於不存在一樣,因此,如果在雨天裏,遊牧民族和其他的比如農耕民族遇到了的話,要麼選擇混戰、讓雙方軍隊混為一方軍隊的瞎亂戰…要麼只能選擇逃跑,雖然在騎馬射箭上,一直是遊牧民族的強項,但是,論拳腳、刀槍和其他民族比較就顯得弱的太多。
由於蒙古軍隊特別擅長髮揮武器優勢,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史書上看到一些比較壯觀、“美學”的開打場面,比如:千萬支弓箭製造的箭雨破壞敵方陣營…開場一堆箭頭橫飛直入…
在冷兵器時代,蒙古軍隊有這樣武器,加上體質優勢,那麼戰鬥力數一數二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