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生沒有意義,過得行屍走肉?老子:答案在於頓悟人性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綜合

李善友老師今年年度大課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沒有現場聽過李善友2020的年度大課,只是看過他的這篇文章:《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過的像行屍走肉一樣》及《李善友: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

李老師的年度大課我在2017年開始,每年都會看,今年我不再關注了,因為我發現一個問題,不管你再怎麼看,你依舊無法改變人生!

就好比他在今年的年度大課所得出的“人生的答案在臨在當下”的結論一樣,你會覺得他全文講得很深刻,結尾也很精彩,但是讀完後,人生該怎樣還是怎樣,不會因為這篇文章,有任何一點變化!

為什麼?問題出在哪裏?

2017年-2018是我最瘋狂的兩年,我幾乎把混沌的所有課程看學了,特別是王東嶽老師的整個體系,但我依舊迷茫。

老子《道德經》我也是一讀再讀,但似乎我的生活對理論免疫!

因此,我認為關鍵的話題是,不是我們要去學習更多理論,而是為什麼我們學習瞭如此多的理論,但是都沒有用?為什麼?

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把理論研究得再多,再深刻的人,他都會來到這樣一個檻,那就是道理我都懂,為什麼我就做不到!

如果這個前提沒有搞清楚,那麼所有花出去的時間,就像是石沉大海一樣,找不到任何一點價值, 這就是我這麼多年來最深刻的體會,這也促使我把精力轉向人的意識本身,也就是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學習的,為何學習的知識對生活本身都沒有用,這裏面到底有何大學問?

而隨着研究的深入,我發現這個問題導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它表面上是研究人是如何認知的問題,而實際上,它卻導向了人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

因為有一個答案我們無法迴避,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不斷追問?

換句話説,為什麼每個人都必須時刻運動着,勞動着與工作着,而不能完全靜止着?

弄清楚這些答案,就能解決如下這些問題:

人活着到底是為什麼?到底如何與世界相處?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實際上,李善友老師這次年度大課,回答的也是這些問題,並且也給出了人生的解決方案:“臨在當下”,但是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説,你讀完他這一課,你的人生幾乎不會有任何改變。

韓寒説:“聽過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

為何會這樣,學了一堆道理,人生沒有任何改變,如果是這樣,那還乾脆不學!

因此,這就是我要探討的:“為何學習了一大堆理論,都沒有用?”

於是,我今年來的重點,幾乎就圍繞這個主題不斷咀嚼:“如何才能改變人生?”

實際上,如果你以前全面看過我的專欄,或者已經感覺到一點味道了,之所以沒有用,那是因為我們面臨着一個一直被我們忽視了的但又幾乎是決定性的敵人,那就是我們的本能,對本能能否深刻的理解,幾乎決定着你的人生高度。

因為本能是這樣一個更原始的東西,而越原始的東西,越具有奠基性,決定性和穩定性。

表層無用性

這個道理一説出來,大家似乎都很明白,對人或者説對任何事物來説,真真正正起決定性的,是底層的地基,比如一棟樓,要蓋多少層,是地基決定的,因此,你的人生要有多高的高度,就在於這個地基。

但是,為了蓋一座高樓大廈,我們可以把大量核心精力用在打地基上,因為我們知道地基在哪裏,以及如何打,但是對於人這樣一個複雜精密的機器,地基在哪裏?

如果地基都首先找不到,要如何打地基,就是一句空話。

這就是為什麼學習了一堆道理都沒有用的原因,因為大量沒有真正搞懂人性的學問,幾乎都把精力放在“裝飾大樓”上,教你如何把樓的形象建得更美些,但從來不講如何把地基打得更穩固更強大些,從而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立足點的問題。

實際上,大多數的現代學問派,找不到“人性的地基”在哪裏,這是很多理論無效的根本原因。

這才是深刻學問與蹩腳學問的根本區別。

而這樣的深刻學問,就是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理論,因為只有在時間的考試下,誰是真材實料,才會一清二楚。

而這樣的學問,當之無愧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經》與佛陀的體系,因為這樣的體系,已經改變無數人的人生。

我今天不是要來教授《道理經》的內容的,我是要來探討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像老子《道德經》這樣的體系能夠改變人生,而大多數其他學問,卻無法改變人生,特別是今天的很多所謂的培訓,幾乎都是在指着大海的浪花,教你如何浪花上下功夫,而實際上,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大海底下一萬米的暗流,是那股決定性的力量。

障眼法

實際上,真正的難度在於,即使我們拿着《道理經》,99%的人還是無法真正觸達老子的精華,無法改變人生的,只有極少數真正頓悟的人,才有可能進入那個境界。

《道理經》我也讀了幾年了,一直到最近,才開始慢慢明白如何處理老子的東西,才能真融入到我的人生裏面。

這就是難度所在,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量現代理論派,它在今天擁有無數華麗的底層知識,比如物理學的,宇宙學的,佛學及老子的,但是依舊無法實現突破。

甚至在我看來,像混沌大學的體系,是反而越走越遠的,因為有一點有毋庸置疑的,讀了混沌的人,有多少是改變了人生的?

為何改變如此之難?關鍵點到底在哪裏?

大多數的學問,都在向前看,向前尋求答案,卻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不在前方,在後方!

我倒是覺得,王東嶽老師是真正看懂的人,他不斷的提醒人們,當今全世界的人都持有這樣的一個理所當然的眼光,那就是更高更快更強的進步論,他説這個是障眼法,會使得你看不清前方的路。

而從王東嶽先生本身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才是真正的大家,他才是理解到靈魂深處的,並且以身作則的人,至於為何,後文交待。

我原本也很崇拜李老師,但是從他這次2020的年度大課的內容來看,我發現甚至是這樣的大咖,他也沒有走出這個障眼法,但是他應該很近了,只是需要捅破那一層最關鍵的,並且是最後的遮蔽。

第一性原理的遮蔽力度

説來可笑,李老師的根基也是第一性原理,他也不斷的在追究本原,但是為何他還是被遮蔽了?這個障眼法為何如此厲害!

一個擁有如此龐大知識體系的人,尚且被遮蔽,足見這個遮蔽力度的強大之處!

而這個遮蔽力量,依舊是第一性原理,一個不斷追究第一性原理的人也還被遮蔽,我想借此提醒大家,不要心存僥倖,99.99%的人都被遮蔽着,只要你認為自己不被遮蔽,那麼你一定被遮蔽。

有人或者會反問:“那你呢?你説這些句顯得你似乎看清楚了所有的一切”。

恰恰相反,我之以前能夠以如此強烈的態度發出這些感慨,在於我從來不相信自我,即使我説時的口氣再怎麼肯定,我依舊保持最後的自我懷疑精神,這是我不斷告誡與提醒自己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保持清醒。

解決方案

交待完基礎,我來談談我所理解的解決方案。

首先一點是,為何需要花如此長篇來作前文的論述而不直接給出解決方案?

實際上,前文的論述是解決方案的第一步!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一步,你只有首先深刻的意識到自己被遮蔽着,後續的解決方案才會生效,否則無效。

因為我們所要改變的是自己,我們必須搞清楚,敵人在哪,有什麼特徵,如何拿下敵人。

如果你理解不了這句話的份量,你就不可能找到答案:越原始的東西,越具有奠基性,決定性與穩定性。

我可以這樣説,我的《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實際上,並沒有分析那些表層思維模型,而是幾乎把精力都放在分析這個原始的原理原則上。

我從第一性原理出發,一路往上追問,一直追索到人類的大腦,最終發現,一切答案就在大腦裏面,大腦是所有底下第一性原理的中間表達形式,或者説體現形式,我把這兩個部分分成:動物腦與前額葉。

首先聲明一下,這在大腦裏面並不是有嚴格的就這樣區分的,只是為了讓大家理解的一種較簡單的分法。

可以説,所有的人性的解決方案,都必須針對這兩部分來區別對待,否則方案就會無效。

同時,對這兩者關係的理解,以及是否可以正確的處理這兩者的關係,幾乎就決定着我們能否真正頓悟,並且落地到生活裏面,形成有效的方案。

動物腦是基礎

首先考察動腦物,它幾乎就是我們的本能,是我們的基礎,我的所有文章,都在強調這個地方的決定性作用。

一個教學體系如果不把這一部分作為重點攻克,那麼它的體系將是無效的。

比如李老師説:“意義不會源於所做的事,而是來自於某個超越性的世界,可以將其稱之為源頭世界。”

我覺得他搞錯了,大多數人也搞錯了,我們一直把眼睛看着前方,卻忽略了後面,忽略了動物腦這個基礎,而把全面放在前額葉上。殊不知,前額葉離不開基礎,沒有動物腦,前額葉一無是處!

人生的意義不是遠在天邊,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眼前所做的這件事!

人生的意義就源自於眼前的這件事,眼前的這件事正是世界本源的代表,否則,為何我們都必須眼前的這件事?

追問眼前的這件事,就必須追問:我們是以什麼方式與眼前的這件事對接的。

沒錯,就是動物腦與前額葉。

其次就是要繼續追問,為何必須以這兩種形式的配合來處理眼前的這件事?

很顯然,這樣的處理方式,是第一性原理作用的結果,是天道的產物。

動物腦可以高效自動化處理我們日常生活的99%以上的事務,它有效維繫我們生活300萬年以上,它使得我們在叢林時代與動物們的搏鬥中,脱穎而出,站上食物鏈接頂端,主導了這個世界。

然後世界進步到今天的文明時代,一切發生了變化,而動物腦的進化方式是通過把能力內置到基因上來應對外界挑戰的,這使得它高效省能的同時,也失去了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這在過去幾百萬年完全沒有問題,因為過去幾百萬年,環境就沒有變化過。

深刻的理解動物腦的這個特徵,是理解它今天為何如此全面的主導着我們的一言一行的核心。

而今天最大的不同,就是環境時刻在指數級變化着!

於是,在我們今天依舊全面依靠動物腦的同時,它也正在阻礙着我們的進步,因此,我們全面轉向前額葉,因為它正是為這個時代而生的。

於是就出現一種極端的現象,我們的所有精力,幾乎都放在開發前額葉的理性邏輯上!

這正是導致一切問題的根本原因。

我們完全忽略了作為第一性原理代表的底層動物腦,對人類的基礎性與決定性作用,甚至是把第一性原理作為口頭禪的李善友老師,也忽略了以本能為代表的底層動物腦的重要性。

結果,他在2020年度大課中給出人生問題的解決方案,幾乎全部是針對前額葉的。

當我們在強烈的批判動物腦在今天起阻礙作用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動物腦依舊是我們生活的基礎與前提,沒有它,前額葉沒有任何作用,換句話説,前額葉要發揮作用,完全必須通過動物腦。

再進一步,要改變人生,方案必須同時作用於動物腦與前額葉,特別是作用動物腦區域。

臨在當下

李老師從第一性原理出發,最終得出“臨在當下”的人生解決方案,他解釋為:““No Mind”,也就是“無念”,超越心智、超越大腦、超越思想,然後就能進入到智慧的狀態”。

這個概念並不新鮮,它源自佛法的正念,我們經常會説成“活在當下”。

然後他順着這個概念,給出了人生的三步操作:

此生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把這件事情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愛上這件事情這三步操作是針對前額葉的,可以説是非常正確的方向,並且如果操作得當,確實可以達到他所描述的人生境界,即進入擁有藝術家般的創造性的境界。

但是當你看完他的這些正確的道理後,你會發現對你無效!

而這裏的原因,就是我前文所指出的,人是由動物腦及前額葉組成的,人生意義的解決答案,必須同時作用於這兩部分。

或者更準確的説,動物腦作為一個更底層的東西,它具有奠基性,決定性與穩定性,它是我們解決方案裏面,必須更為重視與利用的部分。

又或者説,前額葉之所以能發揮作用,核心在於它是通過動物腦來實現的,因此,解決方案首先必須作用於動物腦,這才是根本。

很多人之所以終身修持無效,就在於對動物腦的這部分的理解不夠深刻。

而動物腦,就是我們生活本身,於是要能改變人生,方案必須作用於生活,細化到生活裏面的一言一行,柴米油鹽,衣食住行!

精神力量的根源

我下面通過舉例子,來説明這個問題。

首先,上面李老師所描述的人生最高境界 ,它實際上就是一股精神力量,沒有這股精神力量,不可能達到這個境界。

那麼我們就要追問,這股精神力量來自哪裏?

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很多人之所以學了很多道理都沒有用,在於搞不懂這股精神力量的根源,或者這樣説,我們從來都沒有搞清楚,到底精神力量在哪裏!

如果這個根源追蹤不到,那麼就無法有針對性的去打造這股精神力量。

人是情緒之物,因此,一切的奧秘,就在大腦之中。

直接的説,這股精神力量的根源,就是我們大腦中的情緒,而這股情緒,也不是虛無飄渺的,它就是在我們大腦神經元之間傳遞的神經遞質,這些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類激素決定着我們的所有的苦樂。

而人生意義的精神力量,就發源於這些情緒。

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的詳細分析請參考一下我的專欄,我下面舉例子:

我喜歡跑步,之前曾經是發燒友,現在作為業餘愛好調節生活,同時,我也發現,跑步中有很多深刻學問。

比如,我在路上跑時,當也有其他跑者出現時,我的注意力會被他吸引,甚至當有跑者超越我時,我會不自覺的有一股想要反超的衝動。

我曾經把這定義是從眾心理,但是我現在有新一層的認知:

當我在跑步時,最能感知我內心情緒的,就是其他跑者。

或者更準確的説,最能感知我內心那股情緒的,是幾乎跟我具有相同最大心率的跑友(一個人跑步時的最大心率幾乎就等於一個人的痛苦程度。)

也就是説,假如我跑到90%的心率,此時我大口大口喘氣,極其難受,此時接近跟我相同狀態的跑者,最能跟我產生共鳴,因為我們倆的情緒幾乎是一致的,一樣的痛苦!

這就是人類情緒共鳴的原理,它適應於人的所有其他領域。

比如2018年我跑廣馬時,當時後半段達到了體力極限,每跨一步都是極度的痛苦,路邊在大喊加油的人羣中,存在兩類人羣:

一類是假髮燒友,被義務叫來捧場的,嘻皮笑臉,有氣無力的喊加油。另一類真發燒友,慷慨激昂地給你加油。這兩類人作出的反應背後的本質就是情緒:

真正的發燒友,他自己也跑過馬拉松,他深深的知道那股痛苦的滋味,他深深的知道此時的加油吶喊意味着什麼。而假髮燒友,只是看見你在跑,他完全無法感受你的痛苦,無法感受你的感受。這些全部是背後情緒在發揮着作用,即使這兩類人,當時不是受難人羣,但是他卻可以通過類比他以往經歷來同理眼前的人,也就是他自己跑步時的痛苦,來類比你此時的感受。

也就是説,如果你的大腦裏面,首先沒有內置這股情緒,你就不可能感知對方的情緒,正如假髮燒友一樣,他完全不可能感受得到你的情緒,因為他沒有經歷過。

我們會有很多詞語來描述這類狀態,比如共鳴,同頻,相見恨晚及知己等等,核心的道理就是彼此之間的情緒幾乎是相同的,因為相同的情緒意味着共同的經歷,這就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原因,相同的經歷,可以把心連起來。

這就是很多人所説的換位思考不成立的原因,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對方的經歷,你是無法換位思考的,你是無法同理對方的,於是也就沒有同理心。

那麼,精神力量是怎麼來的?

有前面這個直觀的故事鋪墊,我再講一個故事:

我在讀着李老師的那兩篇年度大課的演講稿時,我是能感知到他的精神的,而我之所以能夠感知他的精神,在於我自己也經歷這個過程,也就是為了把一個話題交待清楚,力求嚴謹,我必須查閲大量的資料,甚至碰到任何一點不明白的地方,都要停下來不斷的精雕細琢。

同時為了讓論述更有説服力,我必須尋找更多有感染力的例子。

整個過程準備得越充分,思考得越細密,就會全面體現在文章裏面,而做過同樣的背後準備工作的人,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付出,就好比我能夠感受到李老師的付出一樣。

而當我們能感受到對方的付出時,回報的情緒油然而生,這就是精神力量與意志力的來源,它起源於你能否感知到對方的情緒,而你能否感知情緒,又在於你是否自己經歷過。

於是,源頭回到你是否經歷過,並且去感知它。

然而,經歷是什麼?

於是,經歷就變成,必須在生活裏面,首先突破如上這些本能的遮蔽。

追問人生意義的終極答案,竟然可以塑造最強大的意志力!

經歷是動物腦,是本能

沒錯,人生意義的解決方案,依舊復歸到動物腦的本能上,你能否在生活裏面,全面的感知每一項勞動背後的汗水,決定着你最終昇華出來的精神力量的高度。

而你能否感知到,又在於你自己是否經歷過。

這就是講道理沒有用的根本原因,所有的語言上的道理,昇華不出精神力量,因為它是沒有情緒的,它枯燥的作用於我們的前額葉,但是當這些道理碰到有情緒的動物腦時,幾乎就被消滅掉了,不堪一擊。

比如李老師告訴你要臨在當下,並且告訴你三個原則,這三個原則作用於你的前額葉,但是前額葉無法根據這三個法則來指揮生活,因為生活不是這樣子運用的,生活是由下而上的,是從動物腦這個基礎開始運作的。

或者換句話説,前額葉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通過動物腦的本能來實現的。

比如第三個原則:愛上人生中的這件唯一的事情,這句話是不成立的,就好比跟你説:“你要愛上學習一樣”,是無效的。

情緒不是説出來的,情緒是作用於動物腦,在做的過程中發生的,它就是我們的生活經歷,因此,要愛上這件事情,那麼實際上,真正重要的步驟,是教你如何在具體做的過程中,生髮出對這件事情的情緒,這才是根本。

那麼核心的原理就回歸到,如何生髮對一件事情的熱愛?也就是如何生髮對一件事情的情緒?

這實際上,就回歸到底層動物腦上了,這就是我《實戰篇》的定位,它就是為了改變生活而設置的。

比如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你只有自己經歷過了,自己勞動過了,你才能感知到情緒,才能感知到對方勞動的價值。

因此,當我在閲讀所有偉大著作時,比如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裏面的每一句話及他的成就時,我都能深刻的感覺到震撼,我能覺知到他的付出與汗水,因為我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知識工作者,我知道要達成如此深刻的洞察意味着背後要享受多少的孤獨,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因此,我能深深的覺知他的這股追求極致的精神。

而這樣一股精神,我可以把它投射到所有對人類有偉大貢獻的知識工作者的身上,所有這些人的背後情緒,我都能感受到,因此,當我也會默默無聞的工作着時,我感覺得到與這些人同在,我們的精神連在一起,於是,我也充滿力量,我必須向這些嚴謹的知識工作前輩們及現行的值得尊敬的同行者學習。

於是,所有這些力量,真實存在於我大腦裏面的精神力量,經由前額葉的類比,產生於我的動物腦,形成了我強大的人生動力,而這樣一股力量,就可以反過來幫助我抵制來自動物腦的物質層面的誘惑,同時不斷的鼓舞我向那些崇敬的精英們看齊,追求知識的嚴謹及對社會的貢獻。

從這個層面考察,你會發現,只有老子及佛陀體系,才是有效的,因為它真正作用的區域,不是大道理,而是具體到生活裏面的每一步操作建議,這正是這些學問有效的原因,因為它所攻克的,首先正是我們的本能動物腦,其次才是作用於前額葉。

因此,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單單告訴你是沒有用的,李老師已經告訴過你,無數的學問都告訴過你了。

真正有用的,是必須拿這樣一個方向,不斷的在生活裏面去磨鍊,最終從生活裏面昇華出真正的人生意義的精神力量,此時,你才叫真正的得道者。

你才能進入真正的創造性的精神世界。

老子《道德經》實際上已經給出瞭解決方案,只是處於2000年前,更多的是針對當時的,因此,如果你沒有系統的知識,你也很難把它有效應用到生活裏面,形成能夠驅動你前進的精神力量。

基於這些特徵,我將在實戰篇進行詳細的拆解,通過整頓大信息量及大腦神經科學的原理,融合出一系列可以有效改變人生的方案。

大道理我們都懂,而我們實際上需要的是可以全面落地的方案,而這樣的方案,又一定必須是基於第一性原理而設置的嚴密的操作,因為在實操層面 ,任何一點點的偏差,都會導致相反的結果。

更何況,我們還面臨着人性幾乎難以超越的遮蔽性,這正是給出實操方案的難度所在,但正是這樣的難度 ,讓我覺得人生充滿了挑戰與意義,我將在不斷的探索中,對這個問題不斷的給出更完善的操作建議,我力求所有能跟着我步伐走的讀者,都能最終真真正正找到自己的人生答案,從而有效改變人生。

這才是關鍵。

本文關於動物腦與前額葉的,請參考一下我專欄《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模型》基礎篇,有詳細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