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報
別具一格的藏式小樓錯落有致。青海日報記者 張洪旭 攝
妻子昂周在廚房忙碌着。
8月23日上午,一陣雷雨剛過,為丹瑪小區修建圍牆的工人們又再次忙碌了起來。“修建圍牆可以讓小區更安全一些,而且看起來比較美觀。”一名施工人員説。
丹瑪小區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城,布羣就居住在小區12號樓4層。布羣的家是一個2室1廳1衞的新屋子,客廳裏擺放着液晶電視、組合式音箱、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屋內整潔美觀。“請坐,喝點奶茶吧,暖暖身子!”今年已過花甲之年的布羣,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牧野上生活了一輩子,看上去皮膚黝黑、嘴唇發紫,歲月的流逝已在他額頭上佈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
“原來的住處,就是一頂帳篷,破破爛爛,不像個家。共產黨好啊,才讓我住上了這樣的好房子,有了家的模樣和温暖。”布羣口中的老家在離達日縣城100多公里外的滿掌鄉木熱村。上世紀80年代初,村裏的草原上鼠害猖獗,草場逐漸退化,看着家裏的牛羊接二連三地倒下,布羣無奈啊,把僅剩的幾頭牛羊寄養在了村民家,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木熱村,去尋找新的生活。
“以前生活苦,一頂帳篷就是家,放牧時,走得遠了回不去,只能露宿野外,一件棉襖,穿了10多年都不捨得扔。”離開木熱村的布羣在班瑪縣遇見了現在的妻子昂周,兩人一見鍾情,結婚,生子,緊接着又回到木熱村繼續過起放牧的生活,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着,一家人過得非常清苦。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達日縣開始針對草場退化、黑土灘面積逐漸擴大等問題,開展了生態保護草原修復工作,把專家團隊請到縣裏進行考察調研,制定保護修復方案。但受環境、資金和技術的制約,雖然保護修復工作斷斷續續開展了十餘年,但是效果依然甚微。“每天看着牧草稀疏的草原,感覺自己的日子沒有奔頭。”布羣緊鎖眉頭,彷彿從他的眼眸中就能看到曾經那片荒蕪的草原。
草原生態治理不好,牧人就沒有未來。
2011年,達日縣開始下大力氣開展草原生態治理工作。隨着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二期項目的實施,退牧還草、黑土灘、生態修復等生態治理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經過5年的治理修復,達日縣草地植被覆蓋率從46.7%提高到57.28%,牧草平均高度達到30釐米以上,天然草地鮮草平均畝產量由原來的115公斤提高到現在的150公斤,人工草地鮮草平均畝產量由原來的幾公斤提高到如今的790公斤。
稀疏的牧草漸漸又茂盛了起來,美麗的大草原又回來了。“很多年沒有看到的狐狸、棕熊還有好多野生動物又經常出沒了。”牧草長起來了,草原變美了,布羣的苦日子也結束了,2016年,年邁的布羣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户,一項項扶貧政策,一項項惠民項目,逐漸讓布羣一家的日子好過了起來。
2017年,達日縣作為黑土灘治理的試點縣,經過科研團隊的科學指導,完成實施退化草地試驗區示範試點(黑土坡)項目0.23萬公頃,探索出了一套可借鑑的黑土山治理經驗,並在青海全省範圍內進行了推廣實施。
生態環境的變化,讓牧民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着改變。
2019年,布羣積極響應政府易地搬遷政策的號召,舉家搬到了達日縣城丹瑪小區,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從草原搬到縣城,畢竟比原來方便了,以後孩子上學這個大問題就解決了,牛羊入股到了專業畜牧合作社,我就可以去其他地方打工賺錢,從另一方面説,這也保護了草原的生態環境。”布羣掰着指頭算起了賬,“前不久,縣扶貧局採集了我的個人信息,要給我安排生態管護員的工作,這樣一來,加上草場補助、挖蟲草的收入和扶貧各項政策性補助,一年就有7萬多元的收入,這樣的好日子,以前誰敢想?”
布羣一家生活鉅變的背後,是牧民對教育、生態觀念的悄然轉變,他們將牛羊和草場入社,放下牧鞭,走出牧野搬進縣城小區,做起了生意,當起了小老闆,開着小汽車……走出他家,天空已然放晴,一棟棟具有藏式風格的小樓整齊劃一,走過兩棟樓宇之間,一眼便看到遠處綠油油的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