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自古以來便是權利與高貴的象徵,自秦始皇開始歷代皇帝們都稱自己為真龍天子,蘇軾也在詩中寫道:“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描繪出龍的霸氣。華夏民族數千年來也被稱為龍的傳人,足以見得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雖然龍的傳説在中國流傳已久,但是數千年來從未有人親眼見過。到了現代隨着科學技術越加發達,人們更加認識到龍可能只是古代神話中的生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着吉祥如意。不過有些人卻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龍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它們潛藏於深山之中,能夠翱翔於天際,有呼風喚雨之能,更是大自然的主宰。之所以沒有人看見過真龍乃是對方故意隱藏,不願讓凡人輕易發現。
多年前便有一位道長堅信真龍存在,他進山尋龍找了15年,那麼現在他的情況怎麼樣呢?這位道長名叫馬東營,他生於莒縣店子集鎮,家裏十分貧困。由於經濟原因馬東營很快輟學回家幫忙做家務,他的父母也長期在外務工,這也讓他長期失去父母的關愛,不過馬東營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閒暇之餘他經常閲讀長輩們留下的書籍,學習新的知識。
馬東營讀的書裏有許多都描繪了龍的故事,這也讓年幼的他迷上了這種神秘生物,家中四處都畫着兇猛的真龍。每次父母回家之時馬東營都會詢問他們世界上真的存在龍嗎,父母也會直接告訴他龍僅僅存在於傳説中,現實里根本沒有。
面對父母屢次的否定,馬東營並未放棄心中的幻想,他認為古往今來這麼多書籍都記載了龍的事蹟,那麼肯定存在這種生物,沒有發現肯定是龍不願意接見普通凡人,這樣的想法深深紮根於馬東營心中。
現實生活中馬東營家庭困難,導致生活環境十分惡劣,平日裏整個人看起來十分邋遢,這也讓周圍同齡人都不願意和他玩耍,再加上祖輩們相繼因病去世,馬東營變得越來越自閉。隨着時間流逝,他的心中逐漸對俗世有了厭倦之情,他希望能夠效仿古代那些隱居山林的道士,離開塵世追求心中的真龍。
到了二十多歲時,馬東營終於難以忍耐現在的生活,加上各方面條件已經成熟,他收拾起自己平日的用品踏上了尋龍之路。出發前他仔細思考了目標地點,由於是尋找真龍那麼定然是水中或者深山,普通人想要潛入深入無異於做夢,那麼唯一的目標只能是深山老林。
於是馬東營帶着多年來存下的書籍來到大山深處,希望能在此尋找到龍的蹤跡。一路走來,馬東營最後來到了青雲觀,此時的他正好也需要一個落腳點,於是馬東營便在周圍購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從此成為了青雲觀的一名道長。
成為道長之後的馬東營便在青雲觀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每日憑藉泉水和野果生存,為了得到更多認同,他還找了道士標誌性的葫蘆和木枴杖,這一裝扮也讓其他人真的認為他是一名道長。閒暇之餘馬東營還會採集一些野雞到市場上換取錢財,偶爾也會在山中閒逛遊山玩水,總體來説遠離喧囂,生活十分自在。
不過即便生活再輕鬆,馬東營也難以忘記心中的執念,他一心想着尋找真龍,基本上每天天一亮他便上山尋找,憑着木枴杖一路爬到山頂,天黑之時才會返回道觀。他的心中一直堅信龍是存在的,只是人們內心不夠虔誠,無法打動對方。這樣的日子持續了15年。
隨着時間流逝,馬東營的內心也逐漸發生變化,他開始漸漸懷疑自己的想法,認為龍可能真的不存在。不過龍在其心中依然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既然山中無法尋找其蹤跡,那麼就用筆將其畫在紙上吧。就這樣馬東營開始了他的畫龍生涯,而模板則是早些年他翻看書籍上面的形象。
馬東營是一個説做就做的人,確定想法之後他便下山購買了紙筆開始作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後來採訪時馬東營表示自己並不感到疲憊,因為在畫龍之時自己心中會感到欣慰,甚至覺得畫出來的模樣就是龍真實的樣子,這種創作可以滿足心中對龍的崇拜之情。
隨着時間流逝,馬東營的畫作也逐漸增加,到後來竟然有兩米多高。而且隨着數量增加,馬東營的技術也越加成熟,他畫的龍十分傳神,看到的人都覺得兇猛威嚴。很快馬東營畫龍的名聲便傳了出去,許多人慕名前來拜訪參觀。
對於參觀的人馬東營十分歡迎,他希望能將心中龍的模樣分享給他人,不過當有人想高價買下畫作時馬東營卻立馬拒絕了,他表示這些都是自己的畢生心血,絕對不會賣給他人。這便是馬東營尋找真龍的故事,到最後也沒有實現夢想,但是他卻活出了最真實的自我。
參考資料:
《塔前古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