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爆發後,台灣加入對俄經濟制裁行列,日前更送出醫療物資援助烏克蘭。7日,俄羅斯把台灣列入“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中,引發島內熱議——俄羅斯與台灣之間的貿易究竟有多密切?除了經濟之外,被列入“不友好”名單,對台灣又有什麼長遠的影響?
台當局:經貿關係不佔大宗
據台灣《中國時報》8日報道,名單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各國、英國、烏克蘭、瑞士、阿爾巴尼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亞洲有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台灣。台媒注意到,名單在“台灣”這個名稱後面加註了“(中國)”。
台“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8日稱,俄羅斯不是台灣工業物資主要進口地區,且台灣石油或天然氣採購來源多元,並未依賴俄羅斯,因此“俄羅斯這項宣佈對台灣整體經貿影響有限”。她還稱,台北駐俄羅斯代表處目前運作正常。台“外交部長”吳釗燮稱,對方宣佈用盧布交易,這可能會對台灣造成影響,“所幸台灣對俄羅斯的經貿關係不是很大宗,佔比有限”。
能源、芯片受影響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台灣《經濟日報》算了幾筆賬:根據民進黨當局公佈的數據,去年台灣對俄出口13億美元、進口50億美元,佔台灣貿易總量的0.76%,雙方貿易量佔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量的1.12%。《環球時報》記者查詢,據台“經濟部”公佈的數據,在台灣主要出口俄羅斯的貨品項目方面,以機器零附件、盤片、汽車零附件、電子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聚碳酸樹脂、不鏽鋼扁軋製品等為主。在進口貨品方面,多為原物料或初級加工品,包括煤、石油、鋁、鐵或非合金鋼半製品、塊狀或其他初級形狀的生鐵及鏡鐵等。
從總量來看,台灣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對雙方的影響都不會太大。但如果進一步觀察對個別產業可能受到的影響,就比較明顯——台灣從俄羅斯進口以能源為大宗,去年台灣從俄進口煤炭佔總進口的16.6%,俄是台灣第三大進口地;台灣自俄進口天然氣佔總進口的9.6%。文章質疑,如果這些能源都停掉,是否會對台灣的能源供應帶來影響?此外,台灣從俄羅斯進口一些特殊氣體如氖、氟以及稀有金屬鈀,都是生產芯片的關鍵原料,一旦停止從俄進口,對台灣生產芯片也可能產生影響。
台灣《聯合報》8日提到,對於俄羅斯允許政府和企業以盧布支付名單中的境外債權人,島內大型壽險公司都表示,“美元債券以盧布支付是不行的”。報道稱,台灣壽險業持有俄羅斯債券最多的是新光人壽,去年12月底賬面價值294億元新台幣。新光金控發言人李超儒説,新壽的俄債都是美元計價,除非從發行條件進行變更,否則沒有辦法談這件事情。
“選邊站”阻礙未來發展
前國民黨主席江啓臣8日稱,台灣被俄羅斯列入不友好名單,這是可想而知的事,蔡當局應該務實盤點俄方相關措施對台灣造成的經貿與生活影響。他説,俄烏衝突給台灣最大的啓示,“就是千萬不要成為任何一方的馬前卒或棋子”。台北前駐新西蘭代表介文汲稱,他第一次看到台灣被列入這類制裁清單,台北駐莫斯科機構可能會被要求關館,“蔡政府是在押什麼寶?”
“譴責與制裁蹭美國,捐款與援助蹭波蘭”,這是台媒對蔡當局在俄烏衝突中表現的評語。一方面,民進黨當局所謂援助實意在“大內宣”,另一方面也是因一向偏重討好美日和西方國家,對其他地區毫不在意。《聯合報》8日發表的社論還提到綠營各種作秀,像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到莫斯科駐台代表處抗議,“並無實質功能”;還有一些人揚言要參加烏克蘭“外籍志願軍”,最後卻稱要幫他買機票才能成行,“‘鍵盤參軍’成分居多”。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建民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近年來,台灣着重開拓中亞、中歐市場,俄羅斯在這些地區的力量很大,若台灣持續貼合西方陣營,無疑將阻礙其在這些地區的發展。王建民表示,台當局一味追隨美國顯然“弊大於利”,美國並不會真正考慮台灣利益,當與其自身利益產生衝突時,毫無疑問會出賣台灣。“台灣永遠是美國的棋子,隨時會被美國拋棄,台灣如不吸取教訓,未來將面臨巨大風險。”
本報特約記者 張 若 本報記者 邢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