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鵬汽車傳出追加C+輪融資的消息,此前小鵬在7月份已經完成了C+輪由高瓴資本、紅杉中國、Coatue和Aspex投資的5億美元融資,這次追加C+輪融資無疑是為小鵬接下來的IPO做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追加融資的領頭人為阿里,融資金額為3億美元,加上去年由小米在內的投資者募集的4億C輪融資,目前小鵬C輪和C+輪融資金額達13億美元。如無意外,小鵬接下來將會走上與蔚來、理想相同的道路——赴美敲鐘上市。
不得不説,小鵬選擇IPO上市的時間節點比理想更有優勢。7月底登陸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的理想汽車,首日開盤市值便超越蔚來,也讓投資者們更看好即將上市的新勢力品牌,小鵬乘勢而上,IPO的大門已經開啓一半。
然而小鵬汽車2020年上半年銷量累計不到5000輛,下半年P7開始交付,其中7月份單月交付量有1641輛。雖説整體下半年銷量表現有所回暖,不過面對即將到來的IPO募股,招股書上的資金流會是關鍵一環,小鵬的兩次C+輪融資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阿里的“臨門一腳”理想汽車在一個月內完成D輪融資,IPO募股還得以提前一日完成,背後的關鍵人物非美團CEO王興莫屬。在2019年一度處於虧損的情況下,理想到了今年3月份賬上資金剩下10億,所幸王興雪中送炭,7月份的D輪融資,加上理想ONE銷量見好,理想汽車便從容踏上IPO之路。
相比理想,小鵬幕後的資本實力並不宏厚,自成立以來共獲得224億的融資,目前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其中阿里在2018年曾參加小鵬的A+輪和B輪融資,最近一次對小鵬的投資亦要數到即將到來的C+輪追加融資。時隔兩年再次為小鵬輸血,顯然阿里是看中了小鵬在新勢力“三駕馬車”中的地位。
前有騰訊入股蔚來,後有百度和威馬合作,阿里選擇小鵬也是眾望所歸了。BAT三大科技巨頭進駐新勢力品牌,挑的都是頭部勢力,而小鵬有了阿里這次“臨門一腳”,相信也為自己的IPO上市進程增速不少。
相比理想,小鵬更有機遇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大量新勢力品牌進入衰退期,唯有頭部幾家品牌還能堅持下來。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和哪吒為首的第一梯隊,算是今年過得比較安穩的新勢力品牌,其餘品牌要麼半年只有不到一千輛的銷量,要麼進入了“隱身模式”,明年能否活下去都是未知數。
儘管大環境不景氣,但理想汽車的逆勢上市,也為後者做出了成功的範本。
理想旗下只有一款增程式混動SUV理想ONE,從車型來看,搭載增程式技術的車型在市場上並不吃香,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燃油車與電動車的過渡產品,理想ONE是2019年才正式推出市場的一輛增程式混動SUV,在今年上半年拿下了9500輛的銷量,車型總交付量過萬,也為理想的IPO之路做好了鋪墊。
小鵬G3
小鵬前期只有一款純電SUV G3在售,車型定位15萬級家用SUV,在設計方面我們也能看到不少特斯拉的影子,包括全封閉式格柵設計、超大全景玻璃天窗、中控豎屏等等。自挖來前特斯拉核心專家谷俊麗,小鵬的第一款車就打出了“高仿特斯拉”的招數,這種打法並不受市場排斥,加上小鵬G3在價格上更加實惠,2019年全年小鵬G3銷量為1.6萬輛,這個成績相當不錯了。
今年小鵬還通過收購福迪汽車獲取生產資質,從海馬代工正式轉入自主生存,後續產能得到了提升,小鵬P7單月交付量也達到1641輛,按此趨勢,小鵬很快就能完成第二款產品銷量過萬的目標。
SUV加轎車的雙車戰略,除了有極高的市場潛力,也會給到投資者更好的信心,在此來看,小鵬的機遇會比理想更大,上市估值或許還能趕上理想。
IPO在即,小鵬危機尚存
雖説小鵬的IPO已經沒有太大阻力,但風險與機遇同在,小鵬目前仍有一大危機,那就是小鵬G3的銷量下滑。今年上半年,小鵬靠着一款在售的G3,在銷量上僅做到4202輛的水平,同比下滑56.2%,排在細分市場的第五名。作為新勢力三巨頭之一的小鵬,今年的表現不如威馬和哪吒,確實有些黯然失色。
至於銷量下滑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與去年的車主維權有關。由於小鵬G3產品更迭換代速度過快,部分現款車型的車主購車後尚未提車,改款新車便上市,且新車在配置、續航升級的情況下,車型售價下調,老用户自然就坐不住了,於是便有了小鵬G3車主維權事件。
何小鵬後來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致歉,並表示會對老用户進行補償。不得不説,負面話題確實給小鵬G3的銷量帶來影響,而小鵬更寄望於P7這款電動轎跑車能夠快速破圈。
小鵬P7
從定位來看,新勢力品牌幾乎沒有P7的對手,蔚來和理想均沒有轎車產品,零跑S01也只是定位入門級純電轎跑,20-30萬級就只有比亞迪漢EV和特斯拉Model 3兩款車能做P7的對手了。不過很遺憾的是,P7的對手都很強大。
比亞迪漢EV
比亞迪漢EV除了有恐怖的3.9秒百公里加速能力,在動力電池方面也有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在電池穩定性和動力性方面,漢EV都要優於P7;而Model 3的實力更不用質疑,單靠品牌力就能秒殺掉P7。就破圈而言,小鵬P7的勝算並不大。
廣交資方朋友的小鵬,IPO上市不會成問題,但上市後仍需警惕銷量帶來的影響。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車企造車最終目的都是消費者為其車型買賬,沒有車型競爭力的一個品牌,也終將會被市場淘汰。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覆“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