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是一個大國在國外尋求並獲得對經濟上、政治上和文化上不發達地區的佔有權的過程。從15世紀開始,在重商主義原則的刺激下,以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為首歐洲國家在南、北美洲、亞洲以及各大洋的島嶼上獲得了大片殖民地。
殖民地在資本主義時期特別是帝國主義階段,專指領土被侵佔、喪失了主權和獨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完全由資本主義強國統治、支配的國家或地區,目的是掠奪各項資源。殖民地在更廣的意義上還包括保護國、附庸國等。
到了19世紀下半葉,搶奪殖民地更是掀起了一段時間的高潮。可以説,這也是帝國主義形成過程中,相伴而生的產物。這一時期,美國成了工業霸主,昔日的巨頭英國,被德國緊緊追趕。分割世界領土、奪取資源的鬥爭越發尖鋭。
這其中,尤其以英國為甚,1860到1880年這20年間,它佔有的殖民地面積擴大了520萬平方英里,達到770平方英里。法國則是增加了50萬平方英里,有70萬平方英里,德國幾乎為零。列寧就做過總結:“在19世紀末,特別是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各資本主義國家拼命爭奪殖民地,是外交史和對外政策上眾所周知的事實。”
在當時,除了殖民國、殖民地國家,還有許多半殖民地國家,其中,就包括中國和日本。不過,太平天國運動,轉嫁了這些列強們對日本的關注。
與此同時,美國也認識到:扶植和利用日本來牽制沙俄,可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
當中國慘遭侵略、領土瓜分時,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運動,躋身於帝國主義列強行列。美國內戰結束後,國內經濟迅速發展,對海外市場的需求,越發顯得迫切。壟斷的資產階級,為了擴大海外市場,同時,解決國內社會矛盾,極力鼓吹海外擴張政策。在他們眼中看來,美國不但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還需要殖民地。
19世紀90年代,美國雖然已是世界工業霸主,但是,它在東亞所獲得的殖民利益份額極少,迫切想要分得一分利益,尤其是在中國。只是當時,各國對中國的瓜分已近尾聲,於是,美國提出“門户開放”,共享利益。同時,它極力鼓動日本向中國、俄國、英國發難,自己則在一旁趁機撈好處。
那麼,為何美國會選中日本,這還得回到戰略上分析。
1850年,加利福尼亞成為美國的第31個州,至此,美國變為兼有陸海的國家,太平洋方向的海外擴張更加顯得重要。當時的上海正逐步取代廣州,成為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心。在當時,要橫渡太平洋,必須得有加煤站,而日本列島是中美航線上的必經之地。
毫無疑問,日本成了美國眼中的香饃饃。雖然,那段時期的日本,也曾先後和美國、荷蘭、俄國、英國等簽訂條約,逐步淪陷為半殖民地國家。但是,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運動,改變了它的“命運”。
美日兩國在夏威夷“歸屬”問題上的矛盾,以及日本的崛起,讓美國重新審視兩國關係。因此,在東亞政策上,它拋棄了原來的歐洲夥伴,開啓親日政策。在美國的“扶植”下,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和那些“大國”平起平坐。
並且,為了緩和夏威夷問題上日本對自己的壓力,以及徹底完成自己的海軍建設,美國竭力鼓動日本海外擴張,以此,犧牲中國、俄國、英國的利益。這就是當時美國對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核心,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前,美國表面上表示“中立”,實則“護着”日本,向日本派出軍事顧問不説,還利用駐華使館的外交特權,提供軍事情報,包庇窩藏日本間諜等。當中日就朝鮮問題劍拔弩張時,美國一再拒絕英國提出的聯合調停。
這是因為美國認定:只有徹底廢除中朝的宗藩關係,才可方便自己的東亞繼續擴張。它的計劃是,藉由日本之手讓朝鮮獨立,並進一步削弱清政府實力,擴大自己在華的貿易。通過戰爭的繼續讓日本推翻清政府,並“扶持”李鴻章為中國新的統治者,徹底掃清它在華髮展的障礙。
當時,美國國內的輿論也公開表示:希望借日本之手,進一步打開中國的門户。
並且,他們還指出中日戰爭“一旦結束,東方貿易對於美國將具有日益增長的重大意義”。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基督教信仰”的傳播。對於這一點,《世界傳教評論》雜誌中的一篇文章就認為:中國戰敗將會“為基督教勢力進入中國開闢了一條捷徑”。
同樣,利用日本遏制俄國,也是為了維護它在中國滿洲的既得利益,抵制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滲透。可以説,帝國主義國家做事的“信條”只有二字——利益,就這樣,在美國的“精心”栽培下,日本成了美國在東亞攫取利益的“爪牙”。
百年後,帝國主義國家行事的性質並無二樣,如今的“霸凌”事件依舊頻發,只不過,手段更為隱蔽了。有效的抗衡它們,除了國家的實力強大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該問題要有深刻的思想認識,因為,裹在糖衣裏的毒藥,更為致命。
參考資料:
【《19世紀的殖民戰爭》、《日本明治維新》、《世界傳教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