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閲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擁有世界其他國家沒有的璀璨農業文明。在大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就開始分種粟、水稻兩種農作物,以旱作農業和灌溉農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初現端倪。我國作為世界上主要農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在幾千年以來的農業生產方式中,經歷了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的發展。如今,我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三位一體,共同有效支撐着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
自古以來,以農業為國家支柱產業的國家,糧食收成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國家經濟發展、統治階級政權穩定等諸多問題。五穀豐登,糧食收成好的時候,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國家長治久安。廣種薄收,糧食收成差的時候,國家會出現大批難民流民,甚至會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比如唐末黃巢起義、明末農民大起義等。其中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可以説解決糧食收成是刻不容緩,十分重要的問題。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糧食緊張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尤其是三年自然災荒導致我國經濟受損嚴重、人口鋭減嚴峻。直至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試種出“雜交水稻”,作為我國重要糧食作物的水稻才得以迅猛增長,解決了我國十多億人口的温飽問題。“雜交水稻”培育成功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喜悦,也給世界人民帶去了福音,“雜交水稻”為世界人民解決糧食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不過即使在雜交水稻成功培育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國仍是一個糧食進口國。
反觀同樣身處亞洲大陸,人口略低於我國的印度,一直以來卻是糧食淨出口國,這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呢?作為同中國一樣的世界人口大國,中印兩國人口總數合計27億之多,佔世界總人口三成以上。印度獨立後,國人的吃飯問題同樣也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印度政府為解決該問題,多次改進糧食生產技術,為此殫精竭慮。早期,印度因人口眾多、水旱災害頻發、農業科技化程度低等原因,其糧食產量並不高。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印度東部地區發生嚴重旱災,造成各類農作物急劇鋭減,糧食危機空前嚴重,在本國糧食突遭旱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印度舉國上下靠吃進口糧過日子。由此,印度政府深刻意識到糧食問題的重要性。為改變留存已久的現狀,印度政府開始修建水利工程、引進多種糧食新品種,開始了“綠色革命”。印度也由此邁上了糧食出口的道路。
印度全國上下的“綠色革命”,有效解決了糧食短缺等根本性問題,糧食產量得到大規模提高。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印度糧食生產總量增至1.7億噸,已經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還伴有餘糧出口。有了大量水利工程、先進農作物生產技術為基礎,印度還利用本國水熱充足等有利條件,使印度的糧食產業穩步健康發展,其中印度的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大量出口到國外。雖然“綠色革命”從根本上解決了印度糧食問題,印度也成了糧食淨出口國,但在農產品出口早期,印度農產品出口規模並不大,且是具有以糧食產品換得其他產業發展升級的“飢餓出口”性質的農產品貿易。
作為已培育雜交水稻成功多年的中國來説,為什麼又在全世界進口糧食呢?改革開放後,在國家多項政策支持下,國內多個地方已經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其中在我國的東北、華北地區,就有許多商品糧基地。進行糧食進口,實際上是考慮到糧食的戰略儲備問題。在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農業再也不像古時那樣佔據國家經濟的絕大多數,產業結構的優化帶動農業比重下降,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對糧食品質、多樣性的需求也在提升,適當進口糧食也能滿足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刺激糧食產業經濟發展。
參考資料:
《列國志:中國》《列國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