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豪華品牌溢價能力強,車型利潤高是人所皆知的事。今年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取消也使得外資車企瞄上了國內合資品牌的股權,希望對合資企業進行控股,從而獲得更多收益。近期有消息稱,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增持北京奔馳股權一事又有新進展,有望在今年內落定。此事讓很多人擔憂,海外車企對在華的合資企業控股後,是否會帶來明顯的衝擊效應?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奔馳寶馬覬覦合資企業已久

消息顯示,目前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與北汽集團的談判已經基本完成,前者尋求多年的增持北京奔馳一事或在今年內落定。雖然雙方都沒有對此事進行肯定,但事件不會空穴來風。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實際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並不是第一家想要控股我國合資車企的外資企業,早在2018年,寶馬集團就以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部分股權,將持股比例從50%提升至75%,直到2022年2月,此次股權調整事件才最終落定,寶馬集團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合資股比限制開放後成功的豪華品牌。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無論是梅賽德斯-奔馳集團,還是寶馬集團,它們增持國內合資企業的原因離不開兩方面,一個是合資企業能創造更多利潤,另一個是中方企業無作為。

先來看北京奔馳,它隸屬於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而該公司旗下還有北京汽車、北京現代、福建奔馳三家企業。其中只有北京奔馳能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帶來較好的收益。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數據顯示,去年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整體收入達到228.0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92.46億元),北京奔馳收入212.88億歐元,約佔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收入的93%。而北京奔馳除去税費後,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溢利為18.68億元,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32.05億元。換言之,沒有北京奔馳的利潤貢獻,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其它汽車品牌都是虧損。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華晨寶馬方面也是同樣遭遇,從2016年到2019年其他業務分別虧損5.4億元、6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10.64億元,虧損額持續擴大,經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要知道,同年份華晨寶馬創造的利潤分別為39.93億元、52.33億元、62.45億元和76.26億元,一年比一年出色。

因此,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和寶馬集團增股合資公司,對自身收益和合資品牌的發展都有幫助。當然,外資企業控股合資企業之後,對中方企業的發展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中方企業收益將腰斬

外資企業成為合資公司大股東後,自主企業最受影響,畢竟少了利潤奶牛,收益會腰斬。

華晨汽車就是因為自主板塊盈利能力弱,債務過高,失去華晨寶馬股東位置後,入不敷出,資不抵債,最終落得破產重組的下場。

北汽集團應該不會走上破產道路,它比華晨汽車更精明,進行彎道獲利,就是再次增持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所持股份,以對沖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控股北京奔馳後造成的利益損失。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早在去年12月份,北汽集團已經持有梅賽德斯-奔馳集團9.98%股份,一舉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最大股東。據瞭解,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的股東每股分紅是5歐元,目前北汽集團可獲得5.243億歐元,約36.7億人民幣的收益。按照計劃,北汽集團想增持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至12%以上,將多獲1.057億歐元,約合7.44億人民幣。不過這個收益放在北京奔馳身上只是零頭。

總體來説,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控股北京奔馳後,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會腰斬,進而影響北汽集團的賬面數據,可能會跌出世界500強名單。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於自主汽車產業發展是利大於弊

除了上述兩家自主車企,想必很多人更擔心的是,有了寶馬集團、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等豪華車企增股先例,外資車企收購合資公司股權浪潮會不會被掀起?是否會抑制自主汽車產業的發展?

這些擔憂大可不必。據瞭解,不少外資企業與自主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合同期長達30年或50年,因此較長時間內,相信不會有大量外國企業控股合資車企的情況。另外,不少合資公司已經營多年時間,現在外資企業和中方企業在零部件進貨渠道、銷售渠道,以及其它資源方面都存在共存共享的情況,如果外資企業與中方企業在合資公司的股權調整,或會影響到雙方的利益關係,因此不是所有外資企業都與寶馬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一樣,適合控股合資公司。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實際上,即使出現大規模外資企業控股合資車企的情況,長遠來看有望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相信大家都聽説過鯰魚效應,即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外資企業成為合資公司大股東後,收益更多,向市場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將激活市場的活力,帶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同時購車消費者也會受益。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儘管北汽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集團都沒有回應增股事件,但大家都能猜出,當合資車企是一隻利潤奶牛,中方企業不作為的情況下,外資企業必然會想控股合資車企,從而減少中方企業的拖累。

而當外資企業控股後,收益增高,將有更多的資金研發全新車型。如今正是智能電動車快速發展期,然而寶馬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步伐還落後於自主品牌,確實需要增加費用來大力研發強有力的產品。

當外資車企不斷推出競爭力強的車型,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的,既能激活了市場活力,進一步促進產業鏈完善,同時也讓消費者買到夠高品質的車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65 字。

轉載請註明: 北汽集團,下一個華晨汽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