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城“窪地”到民生“高地” 上城望江新城全力描繪共富安居圖

從舊城“窪地”到民生“高地” 上城望江新城全力描繪共富安居圖

海潮雅園三園

最是一年橙黃橘綠時。杭州在“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邁進的主軸通道上,有一片沃土歷經耕耘結出了累累碩果——

9月底,海潮雅園二園、三園項目共25幢住宅、2600餘套安置房源實現同步竣工。這是杭州上城竣工規模最大的安置小區。

“望江門外菜擔兒。”望江是杭州主城區最大的舊城改造區域,其中尤以望南區塊為甚。基礎設施陳舊、內澇問題嚴重……“城中村”的通病曾經在這裏比比皆是。

隨着舊城改造興起,這些“破落”的記憶消逝在時光裏。自2016年改造啓動以來,望江指揮部(望海潮公司)聚焦城市有機更新,積極踐行高品質建設理念,努力打造一批優質惠民工程,讓老百姓真正實現住有所居、住有安居,探索“品質驅動、效率驅動、配套銜接”的共同富裕發展之路。

品質安置房裏外換新顏

托起回遷居民“安居夢”

“雖然還沒有正式入住,但能回遷到海潮雅園,我們挺高興的。”談起即將入住的新居,“老杭州”黃阿姨眉飛色舞。

在望南區塊,沿秋石高架旁的貼沙河向南前行,車水馬龍之間有一座白牆黑瓦的廟宇——海潮寺,這所初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佛寺,因其瀕臨錢塘江口,擁有朝聽潮、夜聞汐的獨特景觀,孕育出望江特有的海潮文化,而海潮雅園也因其得名。

地處歷史街區和城市新區的“過渡區”,海潮雅園二園、三園的外觀立面和姊妹“一園”一脈相承,與周邊海潮寺、胡雪巖故居等建築風格契合。

不僅外觀引人矚目,內裏也“別有洞天”——户型採用內天井設計,實現全户型採光通風順暢,保障居民得房率達到80%;通過合理佈局,樓間距最遠達到了60米,視野開闊、户户見景。

除了裝修一新的安置房,這裏還有“花園式”小區環境。二園、三園結合下凹綠地、綠化屋面、雨水回用設施、透水鋪裝等,融合海綿城市設計,力求實現“源頭-過程-末端”的全面控制。

低碳、環保、可持續理念在建設階段已得到體現。“我們引入優質設計施工團隊,採取新型建築工業化(裝配式)方式進行施工,裝配率達到50%以上,提升住宅綜合品質。”望江指揮部(望海潮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硬件向商品房看齊,服務也不能缺位。“我們在電子巡更、車輛管理等社區治理場景中,配套了150餘套智能化設備,健全智慧服務管理系統,打造智慧社區。”該負責人表示,智慧系統形成了安防、信息服務、物業管理“三位一體”的集成新模式,為羣眾提供暖心服務。

走在小區裏,貼心的人文關懷觸手可及。考慮到不同人羣的通行需求,小區道路廣場、人行道及花園等設置了通行縱坡、緣石坡道、地面防滑等設施,主要道路交通採用環路佈局,完整展現景觀綠化。

從舊城“窪地”到民生“高地” 上城望江新城全力描繪共富安居圖

海潮雅園一園及配套道路

回遷提速 文化留步

重塑市井風情“新地標”

“大半輩子都生活在望江,總有一種‘望江情結’,晚年能夠回來生活,我有一種‘落葉歸根’的欣慰。”耄耋之年的王大伯曾是始版橋新村居民,自2015年底徵遷在外過渡至今已有6年,回遷一直是他的心願。

針對在外過渡户迫切的回遷需求,今年以來,上城大幅度推進5年以上在外過渡户回遷安置工作。

望江指揮部(望海潮公司)主動回應羣眾呼聲,創新做好回遷提速“後半篇”文章,在全市率先推出預安置模式,最大限度縮短在外過渡時間。在2020年初就已啓動了整個地區的預安置方案擬定,5000餘户在外過渡户“模擬安置”到在建擬建的9個安置房小區內,確保過渡羣眾“安置小區精準落位、安置面積一方不少、安置時間提早半年”。

為實現“同步竣工、同步交房”,望江指揮部(望海潮公司)提前設計、建設了海潮雅園65~125平方米共6類户型的樣板房。今年7月,望江街道現場動遷指揮部啓動預安置前期工作,組織居民進行實地看房、圖紙選房及資金預結算。在家人陪同下,王大伯認真挑選了海潮雅園二園的房子,不管是樓層、面積、户型都深得其心。不久後,王大伯就能搬進新居,在望江享受幸福晚年生活。

據悉,通過預安置模式,今年11月底前可完成望江地區全部5年以上在外過渡户共1300餘户的回遷安置。

除了推出預安置模式,安置房建設期間,望江新城聯合黨委強化黨建引領,協同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業務部門、屬地街道等,邀請多批次回遷居民召開座談會、參觀樣板房、開展現場觀摩會,傾聽居民心聲,解答羣眾關心的問題,實現監管、建設、居民三方聯動,打造望江安置房項目“親清工地”品牌。

讓王大伯念念不忘的“望江情結”中,文化底藴舉足輕重。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曾經那些街坊巷弄的“老底子”,要通過迭代創新的形式更好地留存——留住文化記憶,是望南區塊建設過程中的重要遵循。

為保留望江文化、海潮文化與錢塘潮文化這些豐富的原生文化,海潮雅園三園中庭專門設置了“錢王射潮”的景觀,地面鋪設的石板則刻畫了“草橋結拜”的生動圖景。望南老居民從小耳濡目染的民間故事,在地雕、景庭、景牆等這些細節中得以保存。

教育交通商貿全方位配套

打造城市更新“有機體”

從胡雪巖故居沿着望江路往東走,翻過望江立交,第一個十字路口靠左邊有一條馬路,便是“老杭州”記憶裏的海潮路。誰也不曾想,曾經的“羊腸小道”有一天會改建擴新,變成雙向六車道的寬闊道路。

今年8月28日,海潮路(映霞街-東寶路)開通運行。作為望江地區一條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全程貫通後將望南安置房與城站、新世界項目連接到一起,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同時,還將惠及周邊小區居民和學校學生出行。

望江指揮部(望海潮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望南區塊規劃期間,就嘗試探索區域整體提升的“未來社區”建設雛形,充分考慮到羣眾實際所需,落位學校、鄰里中心、道路配套、公園綠化等,打造集優質教育、完善配套、便捷交通、優美環境、獨特文化於一體的舊城更新樣板區,營造出頤養益學、宜居宜業的居住環境。

剛竣工的海潮雅園二園、三園,小區內配建了社區服務用房、養老用房,設置架空層,開闢了一處獨立的小型鄰里中心,留給居民更多的共享交流空間。小區外圈設置的底層商鋪,確保居民“足不出户”便能滿足衣食住行基本需求。

前不久,位於海潮雅園周邊的錢學森學校迎來第一批小學新生。這所“南宋風”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由時代小學、建蘭中學領辦,並配備一流硬件設施,招生規模為48個班,可吸納2000餘名學生。

錢學森學校、行知新城幼兒園等優質教育配套相繼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滿足區域內適齡學生的就學需求;未來,望南鄰里中心將落位文體、養老、生活服務等一系列功能,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設施。

打通城市“毛細血管”的不只有海潮路。目前,望南區塊建成開通海潮寺巷、望江門外直街等4條1400餘米道路配套,木場巷路(望江路-海潮路)等3條道路也將陸續通車,環通式道路使得出行更為便利。

更值得一提的是,海潮雅園坐落於杭港高端服務業示範區內,毗鄰始版橋未來社區,與之形成輻射呼應,共享未來社區“立體市井、立體花園、立體聯通”核心特色及九大生活場景,打造惠民樣板,讓居民住得暢心。

眼下,望江新城的蝶變進程仍在繼續,望南04地塊500餘套安置房正在主體施工階段,望南05地塊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在建好安置房及周邊配套基礎上,還將以“建後管理”為重點,通過引入優質物業、建立質量回訪制度、定期做好巡查養護等方式,不斷提升羣眾居住體驗感、滿意度。

安得廣廈千萬間。望江指揮部(望海潮公司)以爭創共同富裕上城樣本為己任,科學把握城市更新的內涵,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讓羣眾居有所安、住有所美,傳遞美好生活新嚮往,打造共建共享的品質生活之城。

(圖片由望江指揮部(望海潮公司)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0 字。

轉載請註明: 從舊城“窪地”到民生“高地” 上城望江新城全力描繪共富安居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