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陪會”形式主義之風當狠剎

評論員觀察

據新華社報道,原本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的視頻會議,近日遭到基層幹部吐槽。同樣的內容,每次都通過視頻會議方式“一竿子到底”,最基層的鄉鎮、街道幹部有時要陪着開會四五次,哪有時間去田間地頭、工廠社區解決實際問題?

設立視頻會議的初衷本是為了打破空間、地域限制,用“屏對屏”代替“面對面”,節約基層幹部的通勤時間,讓他們在鄉鎮、街道就可以參加上級部門的各種各樣會議,再也不用舟車勞頓了。然而好經硬生生被念歪,本是減負的視頻會議又淪為“雲上”形式主義,成了基層新的負擔。有的視頻會議儘管直通到鄉鎮一級,但往往省、市、區縣和鄉鎮都要層層開會傳達,同樣的內容反覆多次開會,而且每次都是“一竿子到底”,基層幹部要陪會三四次之多。

基層幹部之所以忙於陪會,相同的內容反覆開會、重複傳達,一方面源於各級幹部擔心不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會被問責;另一方面,有一些幹部習慣了搞形式主義,以開會壯大聲勢場面,凸顯領導重視,硬生生把基層幹部變成了“務虛不務實”的聽會“工具”,工作實效大大降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好的工具也要善於利用,而不是把基層幹部困在形式主義的圈子裏。就拿視頻會議來説,開會是手段而非目的,一些會議不妨分層級開,堅持問題導向,更加突出會議質量。這樣既能避免基層陪會現象,也能保證地方結合實際貫徹落實,讓基層幹部有更多時間聯繫羣眾、傾聽羣眾意見和呼聲,從而更好地落實工作。而對一些確實需要“一竿子到底”的視頻會議,也不必層層重複加碼,浪費時間和精力。

近年來,黨中央多次對形式主義發聲,整頓“文山會海”,但形式主義仍有冒頭。從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到視頻會議的“雲上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屢屢“換新裝”讓基層幹部苦不堪言。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走歪變形的評價標準,逼出了基層幹部忙於陪會的新形式主義,最後只能“以會議落實會議”。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紛繁複雜又耗時耗力。對這些“新瓶裝舊酒”的形式主義,我們還得轉變思維,尤其是對基層工作的考核標準,不能只看形式表面,而要看實際工作的效果。比如,多到現場看、多見具體事、多聽羣眾説,看看百姓獲得了多少相關利好、惠民工程的進度如何等,而不是單單看會議開了多少次,材料交了多少份。

只有真正撲下身子、走到羣眾中間,將百姓冷暖放在首位,才能力戒形式主義,真正把基層負擔降下來,讓基層幹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羣眾辦實事。       (劉琛)

作者:劉琛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4 字。

轉載請註明: “基層陪會”形式主義之風當狠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