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福州3月4日電 (林盈、實習生劉娜)外賣配送員、快遞小哥、網絡主播、網約車司機……近年來,隨着平台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業態行業發展韌性持續增強,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已成為當前勞動者靈活就業和增收的重要渠道。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福建師大外語學院院長葛桂錄。受訪者供圖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福建師大外語學院院長葛桂錄關注到了“新業態勞動者”這一羣體,帶來了《建議加強完善新業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配套立法》的提案。
“由於新業態平台經營模式和用工形式靈活多元,管理不夠規範問題普遍存在。”據葛桂錄介紹,雖然國家已經出台了維護新業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政策,但配套立法和政策措施仍不完善,當前中國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仍存在諸多不足,如“相關法律規範缺失”“平台責任落實缺位”“保障體系亟待完善”等。
針對這些不足,葛桂錄提了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明確新業態的定義和範疇。完善勞動關係認定辦法,將實際用工(如代駕司機上線期間,或者騎手接單至送單完成期間)作為雙方法律關係認定的基礎,將新業態從業人員納入勞動法保護範圍,針對企業工資支付、工作時間等勞動基準問題,確立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護的勞動標準,制定維護勞動者權益具體措施和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釐清互聯網經濟平台與新業態勞動者之間的勞動法律關係。
二是加強新業態信息化平台建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建立“新業態勞動者監測服務系統”等信息化平台,通過財政補貼和税收優惠等方式鼓勵平台企業為勞動者購買僱主責任、人身意外等商業保險,開展有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服務規範、安全運營等方面的崗前培訓和日常教育,為從業人員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是建立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和監管體系。構建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針對新業態勞動者,將以工資為基礎核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改為以收入為基礎,設計靈活多樣的特色險種,發揮商業保險在補充保障方面的作用。工信部門加強網絡市場監管,建立統一信息平台,彙總新業態註冊和接單從業者信息,完善互聯網監管的各項法律規範和工作標準,確保應管儘管。將侵害新業態勞動者權益的行為由勞動監察處理,完善勞動爭議仲裁的舉證要求。組織法律志願者開展法律宣傳,為新業態勞動者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