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貴這個名字可能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而在上世紀80年代,葉文貴這三個字幾乎等同於現在的王健林、馬雲。
葉文貴是温州蒼南的一位農民,三十多年前,當萬元户成為財富的代名詞時,他已坐擁千萬元資產,在全國也有很大影響力。但他的財富卻在上世紀90年代初突然蒸發,這源於他的理想——造車夢。
葉文貴還在東北當知青的時候,就夢想要造出汽車。有了財富之後,他開始摒棄一切俗務,淡出人們視線,專心營造他的造車夢。1993年,他研製出中國首輛混合動力小轎車,一次充電可以行駛200公里,最高時速80公里,而且汽車配件95%以上來自温州本地。葉文貴先後投入1500餘萬元,最後由於創意過於超前等原因,造車夢還是破滅了。而葉文貴也因造車散盡家財,成為蒼南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
從當年的千萬富翁淪落到普通人,葉文貴的理想卻還在繼續中,他的兒子在大學讀的便是汽車製造專業。
在浙江,關於葉文貴的故事現在已很少有人提及。即便還有人記得他,也不會欣賞他的夢想。也許有人認為,在工業化進程中,社會分工已極其細緻,汽車行業早已形成研發設計、基礎製造、市場營銷等環節眾多、結構嚴密的產業鏈,草根創新的價值已經不大了。
前幾年,浙江還有個農民造出了一架飛機。他卸下摩托車的發動機,用鋁和鋼等金屬做飛行翼板,用報廢的汽車座椅當飛機座椅,製造出了一架“土飛機”,結果在試飛時就一頭栽了下來。人倒沒事,但這事還是讓村民們擔心不已:因為大家都擔心他可能還要試飛,如果飛機掉在鄉鄰的屋上,豈不倒了大黴?
如果到網絡搜索“農民製造土飛機”這幾個字,可以得到89萬個條目。對於農民造飛機之事,當年官方的態度很明確:不支持。而且,如果違反相關法律,還必須予以處罰。
農民造飛機同樣被國內科學家嗤之以鼻。中國有位知名院士就説,在2000年前,“農民造飛機”是值得鼓勵的探索,但到了2000年後的今天,再重複這種探索,就註定要失敗。
從經濟利益上説,農民造汽車、造飛機,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和技術突破。因為現在相關的技術早就成熟,不必由農民來探究。但且慢,對此,一邊是官方和科學界的全面否認,一邊卻是人文圈的大力褒揚。許多人為農民造汽車和造飛機歡呼不已。他們認為:這些農民是“民間科學家”,預示着民間的創新力量。相關部門應該對這些可愛的農民給予包容與引導。這些草根的創新慾望,其實與整個社會的創新氛圍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科學人才和創新資源高度集中在所謂的“精英層”,而民間智慧往往停留在體制之外。創新並不僅僅是精英的創新,不應該排斥草根的創新。創新不應該被“壟斷”,它應該成為人們感受生活之意義和樂趣的途徑。那樣,創新才會無處不在,我們這個社會才能真正地稱為創新型社會。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