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寒潮也想沾沾2021年的喜氣,今年北方的冬季格外刺骨,打破最冷紀錄已經成為每天新聞頭條上“屢見不鮮”的報道。
不過,對於每年都在冬季夾雜“物理和魔法”攻擊的北方人眼中,-20℃的低温算不上太大的挑戰,在暖氣的助攻下就能輕鬆度過。
但是,這種低温反倒成為一大批北方電動車主每天都在經歷的噩夢。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電池容量對温度如此敏感?北方的電動車主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證正常的出行呢?
即便是在電池滿電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北方純電車主依舊不敢將空調開至最大,更別提在行駛途中如何做“要續航還是要温度”這道送命題了。
其實,究其根本,所有續航縮水都要歸結於電池上。
正是在這個先決條件之下,在低温環境中Li離子活性降低、電解液粘度增大、電荷轉移阻抗增加等,都成為鋰電池容量衰減的關鍵,甚至,在-20℃環境下,電池包的放電衰減量將達到34%以上。
因此,即便是車主在車內不開空調,本就不富裕的續航依舊會有一部分電能被電池加熱功能所佔用,續航縮水也就成為電動車主心中無法擺脱的苦惱。
從學術上而言,想要在短時間內就完成電池技術的階段性跨越本身就是偽命題,因此,想要儘量降低冬季對續航的影響,更好的辦法是通過合理的用車方式,唯有如此這一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緩解。
對於有條件的用户來説,充電時儘可能地將車輛移至室內或者温度稍高的地下充電站大紅點,此舉會大幅提升充電量,因為,能把電充進電池,才有資格談續航。
其次,充電頻率也應適當提高,可能在這一刻還有15%左右的電量,下一刻就直接變為0,所以,當電量低於一定的刻度比如30%時,就要及時充電。
純電車主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擁抱冬天?
一定程度上來講,國內的冬季遠比緯度更高的北歐地區來的柔和輕緩的多,但當地的電動化進程絲毫不慢於國內。
那麼,電動出行產品是如何在更冷的地區存活並發展呢?
就拿挪威來説,早在2019年底就已經實現每隔50公里就能見到一個快充站,每個新建的停車場都要強制拿出6%的費用,用於充電樁的建設。
當快充站能夠達到如此密度之後,即便是隻有兩三百公里左右的續航,依舊不會有太大的焦慮。
在電動出行產品依舊限制於基礎設施的當下,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只能多一些理解和期待,凡事只有循序漸進,才能走得更穩。
雖然時間已步入2021年,雖然電動汽車在入冬之後依舊會變成集體圍觀的笑話,但其取代燃油出行產品的趨勢依舊是勢不可擋的。與此同時,優勢和短板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前提條件不同,最終產生的結果勢必會有很大的差別。在未來固態電池甚至是氫燃料電池正式商用成為可能之後,這種尷尬的場景會徹底成為歷史,畢竟,在科技和時間面前,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