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傅聰齊名,“鋼琴詩人”顧聖嬰:30歲與母親、弟弟一起自殺,骨灰未存

不要忘記那個人性泯滅的年代

如今提到中國的鋼琴家,我們會第一時間想到郎朗。

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曾有“鋼琴五聖手”名滿天下。

這裏面有一個人是被認為最有才華,也是最出名的。

她就是“鋼琴詩人”顧聖嬰。

她的名聲享譽海內外,曾為祖國贏得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第一的大獎。

這個曾屢次征服了世界的鋼琴家,如今早已被世人漸漸遺忘,知者更是寥寥。

她的一生充滿了璀璨與輝煌,同時又有着令人無限唏噓的悲情人生。

在30歲的大好年華自殺,死後骨灰未存。

1937年7月2日,顧聖嬰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家庭。

家住上海愚園路1088弄103號,原籍無錫。

父親顧高地不僅是一個出色的軍人,而且還是一個才高八斗的儒雅文人。

母親秦慎儀是大同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高材生,後又去東京女子音樂學院深造。

所以,顧聖嬰自小就接受着良好教育和藝術薰陶,尤其在音樂方面天賦極高。

顧聖嬰、母親和弟弟

剛滿月時,母親將她放在搖籃裏哄睡,只要播放唱片她就會安靜睡着。

曲子一停,她不一會就會醒來,然後開始瞪着眼睛左顧右盼。

母親多次測試都是如此,後來驚奇而又興奮的將此事告訴了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

出於對音樂的極度敏感和喜愛,父母開始對其進行重點培養。

而顧家和傅雷一家是鄰居,兩家關係甚好,傅雷還給年幼的顧聖嬰介紹過鋼琴老師。

傅雷的兒子傅聰和顧聖嬰一樣,也有着非常良好的音樂天賦。

所以兩家一起給孩子找了音樂老師,開始接受全面正統的專業訓練。

那一年,顧聖嬰才年僅3歲,就開始走上了自己的藝術之路。

顧聖嬰從3歲開始學鋼琴,5歲就進入了中西女中附小鋼琴科學習。

9歲的時候,顧聖嬰就幸運的得到了中西小學鋼琴科主任印貞藹的特別輔導,技藝突飛猛進。

除了學習鋼琴之外,顧聖嬰還會練習書法、繪畫,閲讀中外文學名著,以此來豐富鋼琴演奏藝術。

此後的顧聖嬰如同開了掛一般,在鋼琴領域一路榮獲大獎,受到多位大師青睞與指導。

10歲那年,顧聖嬰獲得上海少年鋼琴比賽第一名;

到12歲的時候,就讀中西女中的顧聖嬰又拜師上海音樂學院楊嘉仁教授學習鋼琴。

除此之外,顧聖嬰還受到了李嘉祿的指導,跟着馬革順學音樂理論,向沈知白學音樂史,同傅雷學習文學。

後來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趙楓曾讚歎:“像顧聖嬰那樣能欣賞八大山人詩畫的鋼琴家鳳毛麟角。”

顧聖嬰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在那個年代是稀有的正統與純粹。

對於這個罕見的鋼琴天才,音樂大師們也都對她欣賞不已,用心傳授技藝。

後來李嘉祿回憶説:

“別看顧聖嬰平時柔柔弱弱,一旦開始練琴就成了拼命三郎,十頭牛也拉不回,

能從早上一直練到晚上,一個細節有小小的瑕疵,就能不吃不喝,非要練到滿意不可。”

勤奮加上天賦,讓顧聖嬰在鋼琴界冉冉升起,最終成為一顆耀眼的明珠。

1953年,16歲的顧聖嬰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登台演出。

她與上海交響樂團一起合作,演奏了肖邦的《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此次演出大獲成功,年少的顧聖嬰一鳴驚人,成為上海有名的鋼琴天才。

一年後,17歲的顧聖嬰就順利考入了上海交響樂團,擔任一名獨奏演員。

後來她又在上海成功舉辦了自己的獨奏音樂會,名氣大增。

到了1956年,顧聖嬰順利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進修。

後來得到蘇聯著名鋼琴家塔圖良和克拉甫琴科賞識,繼續拜師學藝。

大開眼界的顧聖嬰,開始瘋狂練習鋼琴,幾乎達到了忘我狀態。

她的老師克拉甫琴科回憶説:

“在每一堂課上,都以自己的成績使我感到驚訝。

她每天彈奏10到12小時;她一年學會的作品,至少比我國音樂學院用功的學生學會的樂曲多一倍。”

這樣的痴迷與勤奮,讓顧聖嬰很快在國際舞台上頗負盛名。

1957年,顧聖嬰在第六屆莫斯科國際青年聯歡節鋼琴比賽中榮獲金獎。

這也是國人在國際音樂比賽中奪得的第一個金獎,振奮國人,載入史冊。

當時所有的評委看完顧聖嬰的演奏後,都狂贊這是一個奇蹟般的表演。

匈牙利的一個評論家説:

“她給貝多芬的樂曲注入了魅力和詩意,在聽眾面前表現了巴赫的嚴肅、舒曼的豐富和德彪西的澄明和優美。”

芬蘭的一個評論家書説:

“這個中國女孩的演奏,將肖邦的樂曲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演出了新意,無人匹敵。”

這一年,她20歲,開始走向國際,無人匹敵。

第二年,顧聖嬰又在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中榮獲女子鋼琴最高獎。

這次獲獎,直接將顧聖嬰推向了事業高峯,就此享譽國際,震驚世界樂壇。

至此她被人稱為:“天生的肖邦演奏家,真正的鋼琴詩人”。

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中,顧聖嬰接受頒獎

1960年,顧聖嬰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連續數年獲得世界級大獎。

在華沙第六屆肖邦鋼琴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在比利時斬獲“伊麗莎白皇太后國際鋼琴大賽”大獎。

顧聖嬰一次次將國際大獎捧回祖國,成為一個鋼琴巨星,受人尊敬。

而這一切成就與輝煌,都伴隨着顧聖嬰的種種苦難磨鍊而成。

就像鮑惠蕎説的那樣:“聖嬰活得太累,太苦了!她是一個“把自己的痛苦藏在心底的人”。

右5為顧聖嬰

195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讓顧聖嬰陷入了人生灰暗。

在上海舉辦獨奏音樂會的前四天,顧聖嬰的父親被捕入獄,家庭慘遭打擊。

那場音樂會,顧聖嬰承受着巨大悲傷強忍着演奏一首首鋼琴曲,憂傷的心境無人能懂。

往後的日子,年輕的顧聖嬰成了家裏的頂樑柱,必須堅強和樂觀。

因為她的母親失去了工作,弟弟輟學患病,所以重擔只能落在年少瘦弱的顧聖嬰身上。

當時父親臨走時對她説了一句話,也成了她一生的信仰。

“你要好好練琴,愛祖國、愛人民”。

顧聖嬰與父親和弟弟

所以,年少的顧聖嬰為了理想和家庭負擔,開始拼命練琴,沒有任何雜念。

指揮家李德倫曾經回憶説:

1957年,顧聖嬰去莫斯科參賽,我發現顧聖嬰原來是個拼命三郎,她練琴一般從早晨開始,一直練到下午,中午不吃飯。

我對她説,小顧你這樣不行呀,不吃飯怎麼行,但她不聽我的,依然沒日沒夜地練琴。我沒有辦法,只好拉她出去吃飯,或者買好飯給她吃。但飯常常是擱在那裏涼了……

鋼琴家周廣仁回憶説:

我常被她的勤奮所感動。每天她練完琴,就像從水裏撈出來的一樣,全身濕透了。

她有一種分秒必爭的精神,有非凡的記憶力,她能做到看譜背譜,不一定要通過彈奏來背一首樂曲。

所以她利用一切時間來學習,我們在火車上旅行的時候,她總在看樂譜 “練琴”。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句話用在顧聖嬰身上再恰當不過。

顧聖嬰與鋼琴家周廣仁

因為揹負的太多,所以她必須不顧一切的拼命前行。

一面是為國爭光,一面是支撐家庭和憂心父親。

她想起父親曾對她説“愛音樂、愛祖國”,於是更加對自己施加壓力。

“全國六億五千萬人民的希望寄託在我身上”。

不斷斬獲國際大獎的顧聖嬰在參加莫斯科參加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時,沒想到鎩羽而歸。

原來是一封家信讓顧聖嬰徹底亂了節奏,心情低落影響了成績。

父親被判了20年,發到青海勞改的消息,讓顧聖嬰直接哭暈了過去。

家庭從幸福跌到沒落,讓這個天才鋼琴家至此充滿了憂鬱氣質。

在一次次的自我救贖中,命運最後還是將悲情降臨到了她的身上。

1965年,顧聖嬰在最後一則演出日記中寫道:

“總想學些新的,不過看來可能性不大”。

1967年,顧聖嬰遭到嚴重批判,並徹底將她擊倒。

不堪受辱的顧聖嬰回到家和母親、弟弟哭訴,然後三人做了一個極其悲情的決定。

1967年2月1日寒夜,顧聖嬰與母親、弟弟在家中打開煤氣一起自殺。

那一年,顧聖嬰才30歲,正值大好年華卻飄然墜落。

4

顧聖嬰與母親、弟弟被發現時,深夜凌晨被送到了醫院搶救,但早已為時已晚。

在醫院被認定死亡後,三人遺體隨之被匆匆火化,最後連骨灰都無人認領。

據黃石記載:“人們認出那個年輕的女性是顧聖嬰。她面容慘白,頭髮塌在地上......三具屍體匆匆燒了,骨灰未存。”

1977年,父親顧高地重獲自由,幻想着終於能和家人團聚了,可迎來的卻是一場人間悲情。

顧高地被告知10年前妻子、女兒和兒子都已經自殺去世的消息後,一夜之間白了頭。

顧聖嬰一家人

後來顧高地從女兒的老師李嘉祿口中,瞭解那場獨奏音樂會後,呆滯了好久説了一句:

“聖嬰,我的好女兒……”

而顧聖嬰知道父親被抓走時説了一句:“我愛祖國,更愛爸爸。”

從此之後,顧高地在悲痛中煎熬度過了餘生。

他曾前往萬安公墓尋找親人遺骨,但最終一無所獲,在墓地失聲痛哭。

他還在自己住的寓所裏專門空出一間房子,收集女兒顧聖嬰的遺物,做成了一個紀念室。

晚年的顧高地還養了三隻貓,以此來思念故去的親人。

1979年,顧聖嬰去世12年後,父親顧高地為她操辦了一場骨灰安放儀式,但骨灰盒卻是空的。

直到去世,顧聖嬰與母親、弟弟的骨灰都不知所蹤,讓人悲慟。

顧聖嬰的骨灰盒是空的

1990年,顧高地帶着遺憾孤獨去世,與家人在另一個地方相聚。

顧聖嬰一生只有短暫的30年,卻書寫了明豔燦爛的傳奇故事。

這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永不熄滅,而顧聖嬰也不該被時代給慢慢遺忘。

因為,那琴聲依舊響徹長空,精神長留天地之間。

就像她説:“心靈的英勇是活,軀體的英勇是死。”

更多閲讀推薦

聲明: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確保真實準確性,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轉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請聯繫。本文不代表本號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49 字。

轉載請註明: 與傅聰齊名,“鋼琴詩人”顧聖嬰:30歲與母親、弟弟一起自殺,骨灰未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