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社區防控·親歷記
在這場和病毒進行的賽跑過程中,我們必須比以往跑得再前一點、跑得再快一些。快,似乎已經是廣州的一個標籤了。快速的城市發展,快速的生活節奏;疫情來襲,快速響應,快速篩查,快速組織物資保障。對重點區域的隔離和篩查就是保護,既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更是保護我們這座城市。
作為第一個疫情中風險等級的區域,居民都牢牢記住了居家防疫三件寶,吃好,睡好,保護好。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集結就是命令,小小的社區變成了一架井然有序高速運轉的機器,也像一個小小的社會。
早上7時,核酸檢測團隊準時在社區集結,由於此前小區已普及了核酸檢測的相關知識,所以不到2個小時,2座樓800多人檢測就基本完成了。
8時30分開始,小區開始派發第一批居民快遞。收快遞工作人員身穿防護服,把一件一件物品搬到樓上。為了共同抗疫,大家都減少了快遞收貨量,儘量不給工作人員增加勞動量。上午10時開始進行白天大規模的全區域消毒,晚上10時進行夜間大規模的全區域消毒。小區的下水道系統消毒也請了處理隔離酒店消毒的專業團隊來完成。
上午10時,由小區統一採購的食材開始派發,工作人員換一身防護服,把新鮮的食材分發到各個家庭。食材包括早中晚三餐,早餐有雞蛋、水果、麪包饅頭或牛奶,午飯和晚飯的食材包括肉類和各種蔬菜。既保障了居家健康管理期間必要的蛋白質攝入量,又避免了多源頭物資可能存在的污染問題。中午1時30分左右,兩座樓的食材全部發放完畢,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外面值守的警察的盒飯卻還沒到,從早上到中午,他們餓了就啃點餅乾,也沒時間給自己點個外賣。
下午6時30分,防疫人員上門收取用統一的專業垃圾袋裝好的生活垃圾,隨後進行消毒。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更多的人在默默守護着這座城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趙小滿
作者:趙小滿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