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勇 通訊員 張婭楠 濟寧報道
近年來,濟寧市任城區仙營街道按照“傳統文化融入黨建、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思路,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治理中的運用和實踐,探索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堅持黨建引領,厚植文化根基,燃起基層黨員羣眾的文化自信,為社會治理向多維發展助力。
儒學文化納入黨員教育,提升黨員幹部道德修養
儒學講堂
開展“黨員幹部與儒家君子之道”主題活動,將弘揚崇德向善的優秀傳統美德融入黨性修養。組建儒學講師宣講團,從黨員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的根本、加強道德修養是青年黨員的人生必修課、儒家“君子之道”的深刻啓示、現代“君子”加強修煉的關鍵詞等幾個方面,進行學習研討,系統化的梳理撰寫黨課講稿。在“兩新”組織黨建聯盟和社區儒學講堂開設專題黨課,以《儒家“君子之道”與黨員幹部道德修養》為主題,將“黨建”與“儒學”相結合,通過學習儒家文化,進一步強化黨員幹部道德修養、增強文化自信,推動社區黨組織建設的提質增效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黨員幹部道德修養。
截至目前,目前已覆蓋街道46個支部964名黨員,共開展“黨建+儒學”主題黨課80餘場次。黨員浸潤在濃厚的儒學傳統文化氛圍中,貫穿於黨員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努力建設一支德才兼備高素質幹部隊伍。
儒學講堂陣地提檔升級,廣泛開展羣眾文化活動
儒學講堂
按照 “四個一”的總體佈局,立足居民需求,挖掘社區特色,高標準打造9處“儒學講堂”精品陣地,先後打造了公益講堂、儒家孝文化小廣場、“平語近人”文化走廊、核心價值觀主題長廊等,集知識性、思想性、教育性、觀賞性於一體。陣地與活動同步推進,努力營造人人學好中華傳統文化的氛圍,把儒學經典思想與提高羣眾素質結合起來。針對轄區商務樓宇眾多這一情況,街道將文化觸角不斷延伸至樓宇園區,積極探索商務樓宇文化活動開展的新模式。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課堂、傳統文化體驗、經典誦讀等活動,把單純的“我來聽”模式改變成互動、實踐的“浸入模式”,增加體驗活動,讓大家參與其中,領略傳統文化魅力。
做足創新轉化文章,將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之中,組建起囊括羣眾各類訴求的8支品牌隊伍。成立儒學公益講師團隊,講師涵蓋黨政領導、機關幹部、文化學者、非遺傳人、文藝愛好者和儒學志願者,合計23名公益講師,定期進行學習研討,常態化開展儒學講堂活動,兩年來這支隊伍共計開展活動130場次。
儒學景觀美化轄區環境,助力城市展現精緻魅力
儒學景觀
將儒學景觀有機融入城市環境和百姓生活,形成崇德向善的文化氛圍。在文明城市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和為貴”服務中心、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築工地公益廣告圍擋、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中,統籌設置儒學文化景觀,與歷史文化相傳承,與市民欣賞習慣相契合。300餘處儒學文化景觀小品及儒學文化牆、公益廣告等紛紛被羣眾點贊,不僅成為社區裏的風景線,也有效改善人文環境,起到了強化宣傳儒學文化的作用。在城市的精緻化建設過程中注入儒學文化元素,更多標記個性特徵,更多宣揚獨特民俗,讓城市建設更加耳目一新、與眾不同,吸引更多人駐足、品味,通過傳統文化的賦能,提升城市整體環境的品位和魅力。圍繞“黨建引領”,充分挖掘5個社區及3幢樓宇黨羣服務中心陣地的資源,以綜合服務大廳、議事廳、社區黨校、社區室外文化場所為陣地,結合居民生活和實際需要,融合設計儒學傳統文化景觀,真正實現凝聚羣眾、引導羣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目的。
用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以無聲的語言傳播正能量,讓羣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儒學文化的薰陶,並積極參與到儒學傳播過程中,營造文明向上的精神理念和生活方式,共建美好家園。
儒學思想滲透社區建設,構建儒韻民風人文底藴
文化活動
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從儒家優秀思想中汲取營養,立足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內容,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在基層治理中的價值。吸取“仁政”、“德治”、和“禮治”等許多關於治理的思想理念,通過“四以模式”,推進儒家傳統文化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性應用。以人為本,推動基層治理網格化,搭建基層治理新平台;以德為先,推動服務羣眾標準化,編制幹羣關係新紐帶;以正為要,推動為民服務全程化,暢通為民便民新渠道;以警為鳴,推動服務效能公開化,打造陽關監督新途徑。構建“互聯網+”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平台的方式,結合短視頻、公眾號、微直播等形式,共開展“互聯網+”儒學文化活動30餘場次,在虛擬的基層社會治理中,提高基層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以儒學文化豐富、細化基層社會治理制度,充分調動廣大羣眾參與主題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向廣大羣眾分享傳統文化和弘揚中華美德,最大限度地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管理工作健全發展,營造良好的基層文化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