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印度阿姆利則,一名女學生製作了“地球面具”。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綜合編譯 王梓
全球糧食價格正在飆升。俄烏衝突及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極端天氣、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危機等因素,推動包括食品在內的物資生產和供應成本不斷上升。專門從事世界糧食趨勢分析的“Food Ingredients First”新聞網稱,3月全球小麥價格飆升了19.7%,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多國近日報告了幾十年來的最高通脹水平。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近日發表聯合聲明,敦促採取協調行動,幫助脆弱國家應對日益嚴重的糧食安全威脅。聲明呼籲國際社會向脆弱國家緊急供應糧食,促進農業生產活動,讓貿易流動保持暢通。
但這些糧食從哪裏來?
印度表示,它有能力“餵養”全世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印度總理莫迪近日告訴美國總統拜登,印度不只有“足夠的食物”養活本國的14億人口,還做好了向世界各地運送糧食的準備。只要世貿組織允許,它“明天就能準備好為全世界提供糧食儲備”。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指出,全球約有50個國家和地區高度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供應,其中包括一些最不發達國家或低收入國家。俄烏局勢影響了兩國糧食供應鏈,再加上一些國家對俄實施出口限制,導致全球食品生產和供應面臨挑戰。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全球主要的小麥出口國,出口總量佔全球小麥年交易量的約三分之一。兩國還佔全球葵花子油年出口量的55%,玉米和大麥出口量的17%。聯合國糧農組織曾預測,俄羅斯和烏克蘭今年將出口總計1400萬噸小麥和至少1600萬噸玉米。“如今,俄羅斯面臨禁運和供應中斷,意味着必須減去這些出口量。”BBC援引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烏帕利·加爾克提·阿拉奇拉格的發言稱。
阿拉奇拉格認為,印度可以出口其糧食儲備“補缺”。截至4月初,印度的大米和小麥庫存達到7400萬噸,其中2100萬噸用於戰略儲備,以及面向其7億多貧困人口的廉價食品分配系統。
2020至2021財年,印度出口了700萬噸小麥;2021至2022財年,該國農產品出口額再創新高,出口收入達500億美元,創下該國最高紀錄。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委員會的農業專家阿肖克·古拉蒂表示,在2022至2023財年,印度有能力出口2200萬噸大米和1600萬噸小麥。“如果世貿組織許可,這個數字還會更高。這將為全球糧食價格‘降温’,減輕各國的進口負擔。”他説。
對此,許多專家持謹慎態度。印度智庫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哈里什·達莫達倫警告稱,印度不應熱衷於“餵養全世界”:雖然眼下糧食儲備充足,但不代表印度可以高枕無憂,畢竟下一季的收成可能低於預期。達莫達倫指出,變化莫測的天氣和化肥短缺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糧食產量遠低於預期。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國、全球第二大鉀肥和磷肥生產國。今年4月19日,俄羅斯塔斯社援引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的警告稱,西方的大規模製裁限制了化肥重要供應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導致國際化肥價格飆升,許多國家將因此遭遇嚴重的農業歉收。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俄烏兩國的小麥、化肥等商品長期出口受限,可能令全球營養不良人口大幅增加。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稱,自俄烏衝突開始以來,全球氮肥價格飆升了40%至50%,磷肥和鉀肥漲價約30%。“Food Ingredients First”稱,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超過50%的化肥供應依賴俄羅斯,印度的化肥庫存已經降到了低點;化肥供應短缺可能延續到明年,這將大大影響糧食產量。
西方的制裁還引發了全球物流混亂,印度如果想擴大出口,就必須面對這一挑戰。阿拉奇拉格表示,大量出口糧食涉及運輸、存儲、船舶等諸多基礎設施問題。印度本土的食品價格飛漲也令專家們憂心忡忡。該國3月的食品通脹率達到7.68%,是16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印度中央銀行因此就“通脹的高度不確定性”提出警告。
印度政府承認,即便在糧食儲備充足的當下,該國仍有超過300萬名兒童營養不良。BBC稱,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的營養不良兒童數量,排在全印第3位。
“印度政客知道,有一件事能決定他們的命運,那就是糧食,或者説糧食不足。”BBC提醒印度政府,不要忘記此前的“洋葱危機”。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