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業轉型觀察

  自卡爾·本茨1886年造出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以來,有着百年曆史的汽車工業來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科技的高速發展、減排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出行體驗的更高追求,給汽車工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可以預見,未來的汽車工業不再僅僅是傳統制造業的一部分,而將成為製造業、能源、通信技術、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諸多傳統與前沿領域的綜合體。

  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領頭羊,德國自然站在了這一波轉型大潮的浪尖之上。德國汽車工業何去何從,將很大程度上引領全球汽車工業轉型方向。

  三大車企提出新目標

  2020年底歐盟各國決定,2030年温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至1990年排放量的55%,較此前的40%目標又提升了15%。這一“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彰顯了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決心。與此相應,今年歐盟將出台新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目前,最新的歐7(Euro 7)排放標準技術細節仍在研究之中。業界認為,這一標準將給歐洲汽車工業發展帶來決定性影響。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排放標準將直接宣佈燃油車時代在歐洲走向終結。

  根據正在討論中的新標準,新車型温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大幅削減。這對汽車製造商而言意味着巨大的研發和合規成本。新的排放標準給歐洲的汽車產業着實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迫使歐洲車企不得不提前行動,加快轉型步伐。

  德國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領頭羊,已經充分感受到轉型的緊迫感。數據顯示,2019年汽車工業為德國創造超過83萬個工作崗位,全年實現銷售額4388億歐元,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部門。德國汽車工業對於德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言而喻。近年來,德國汽車工業經歷了一連串的危機與挑戰,“尾氣門”給德國汽車工業帶來重創,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面臨來自中美的激烈競爭。這種情況下,德國汽車工業必須拿出足夠的勇氣直面挑戰。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主席穆勒在今年年初表示,今年將是決定德國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關鍵一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德國汽車工業仍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至2025年德國汽車工業將在電動汽車和數字化領域投入1500億歐元。

  戴姆勒、寶馬和大眾三大德國汽車企業近期均提出了新的轉型目標。戴姆勒集團曾在兩年前提出“2039年願景”,致力於在2039年徹底淘汰燃油車型。今年,戴姆勒又提出,要提前實現徹底淘汰燃油車型的計劃。戴姆勒集團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近期表示,戴姆勒不能等待變革,而是應當引領變革。他還表示,在汽車工業轉型的道路上不能懼怕挑戰,而是要做挑戰者。為了實現轉型目標,戴姆勒今年新聘用了3000名軟件工程師參與新車型的研發。

  寶馬將從2025年開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其產品線的重點,並在2030年實現電動車產量佔總產量的一半。不久前寶馬集團還公佈了新的“三步走”轉型規劃,計劃至2023年推出共12款純電動車型,並實現在90%的細分市場中為每一個產品線至少提供一款電動車型。

  大眾集團計劃於2030年實現其在歐洲銷售的車輛中70%為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是原定35%佔比目標的兩倍。為此,大眾計劃未來5年內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領域投資約460億歐元。除了加大投資力度外,大眾集團還計劃今後每年至少推出一款純電動車型以搶佔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汽車產業專家迪比東託認為,德國車企在過去幾年中始終在為轉型做準備。儘管當前歐洲電動車市場規模還相對有限,但車企的技術和產能等各個方面都已很好地適應了轉型的要求。德國汽車工業在轉型方面的功課做得相當不錯。可以預見,憑藉在相關方面的技術實力,德國汽車工業有望引領這一輪汽車產業轉型浪潮。

  充電樁建設仍是短板

  德國車企已經躍躍欲試,在新能源汽車轉型方面投入了大量財力並做好了充分技術準備,德國和歐洲電動車銷量自去年開始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數據顯示,去年歐洲註冊電動乘用車總數超過136萬輛,同比增長142%。僅去年12月歐洲就實現了單月電動車銷量28.1萬輛的成績。數據分析顯示,歐洲電動車銷量正呈現加速上升趨勢,特別是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挪威等國家去年實現了100%至300%的高增速。

  歐洲各國政府對電動車進行大力補貼,加之近一段時間各大車企密集推出新車型,有效帶動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特別是德國車企一系列新的電動車規劃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極大地提升了市場對未來一個時期的預期。但分析相關數據可以看出,電動車在歐洲汽車市場份額總體仍處在較低水平。去年歐洲電動車銷量僅佔總銷量的11%左右,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僅為6.2%。分析認為,歐洲地區電動車銷量能否長時間保持高增長態勢,主要取決於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否能夠跟上電動車發展的速度,以及能否與德國車企加速轉型的步伐相協調。

  隨着歐洲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熱情不斷高漲,隨之而來的是對電動車充電便利度的擔憂。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初,德國共有35076個公共普通充電樁和5730個公共快速充電樁併網運營。按照當前德國電動車保有量計算,每十幾輛電動車才能共享一個公共充電樁,這樣的比例顯然無法滿足用户的充電需求。

  根據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的評估,如果德國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大幅提速,根本無法滿足電動車增長帶來的充電需求。康林松也批評歐盟在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展緩慢。他認為到2030年歐盟境內至少需要超過300萬個充電樁,才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需求,而現在充電樁的數量還不到這一數字的十分之一。寶馬總裁齊普策近日表示,當前歐洲車企正全力向電動車轉型,但歐洲的充電配套基礎設施卻沒有跟上需求。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充電樁建設遲緩仍是當前阻礙歐洲向電動車轉型的重要障礙。對基礎設施滿意度低,是消費者對購買電動車持觀望情緒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歐盟無法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電動車市場將失去持續增長的動力,汽車產業轉型進程勢必受到影響。近日,歐洲運輸與環境保護聯盟等組織向歐盟提議,至2024年歐盟境內應建成100萬個公共充電樁,2029年這一數量應達到300萬個。而根據德國政府的計劃,至2030年德國將建成100萬個公共充電樁和10萬個快速充電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德國從現在起需每週安裝2000個充電樁。但目前德國新安裝充電樁的速度僅為每週200個。

  為解決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德國政府自2017年出台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希望通過政府、車企和個人協同聯動的方式,加速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首先,德國政府拿出3億歐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公共充電樁建設,各地政府和商家都可以申請。在大力推進公共充電設施建設的同時,德國政府還對個人安裝充電樁予以補貼。德國家庭在安裝私人充電樁時可以獲得最高每個充電樁900歐元的補貼。此外,德國政府還鼓勵德國車企參與充電樁建設。

  近日,大眾旗下品牌奧迪計劃與保時捷合作,投資10億歐元在歐洲大城市建立自己的充電站。由大眾、寶馬、戴姆勒、福特、現代等車企聯合組建的充電樁公司Ionity已經開始不斷擴展其在歐洲的充電設施網絡。目前該公司已經在歐洲高速公路上建成了超過400座充電站,下一步該公司準備加大融資力度,將充電站業務延伸至城市中。

  不難看出,車企已經意識到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給汽車工業轉型帶來的負面效應,於是紛紛行動起來補足短板。車企參與充電樁建設能夠充分調動市場活力,將電動車銷售與基礎設施建設更緊密地結合起來,今後將成為電動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推動汽車工業轉型。

  電池組自給自足任重道遠

  汽車工業的新能源轉型,不僅關乎車企本身,還涉及整個產業鏈。電池組作為電動車生產的核心部件,更成為炙手可熱的“緊俏商品”。據大眾集團估算,在接下來的10年中其對電動車電池的需求可能較此前的預期翻一番。面對如此高的產能需求,歐洲電池產業的發展卻略顯緩慢。德國車企目前的電池供應嚴重依賴來自亞洲和美國的第三方供應商。市場分析認為,隨着今後一段時間歐洲電動車市場持續增長,車企可能面臨電池供應瓶頸,嚴重製約電動車生產。

  歐盟和德國已充分意識到電動車電池生產自給自足的重要性。不久前,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塞夫科維奇在歐盟“電池峯會”上表示,歐盟將加快電動車電池生產佈局,力爭在2025年實現年產量滿足700萬至800萬輛電動車所需的電池需求。屆時,歐盟將成為緊隨中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電動車電池生產方,並將在歐盟境內創造大量新的就業機會。

  歐盟確立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不僅在於解決汽車企業電池供應鏈的瓶頸,更意圖在產業轉型大潮中佔據主動。為了進一步扶持歐盟的電池產業,歐盟募集了高達200億歐元的資金,在德法兩國的帶領下有12個成員國超過60家企業參與其中。僅德國在該領域的投資就達到130億歐元。根據歐盟目標,至2030年歐盟的電動車電池產能將佔到全球電池市場份額的30%。雖然目標遠大,但當前歐盟的電池產能建設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要想形成產能上的突破並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尚需時日。因此短期內歐洲汽車工業對第三方電池供應的依賴仍將繼續存在。

  除了政策支持與補貼外,車企也積極行動起來,試圖在電池生產方面把握主動權。近日大眾集團就宣佈,計劃投資10億歐元在德國建立第一家屬於車企自己的電池工廠,這將是德國車企第一次參與電池生產並建立自己的產能。

  多年來,車企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製造汽車。而在新能源和數字化時代,車企的任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這樣狹小的領域。車企參與價值鏈整合,必將成為今後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當車企在轉型過程中面臨供應鏈產能或技術瓶頸時,唯有自己參與到技術創新和生產環節當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整個產業鏈面臨的問題。從自建電池工廠到與電網合作建設充電平台,這一系列動作都是車企在為汽車工業前所未有的轉型做準備。(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駐柏林記者 謝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63 字。

轉載請註明: 德國汽車業轉型觀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