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班公湖補給迎刃而解,印軍眼紅得要死!

9月27日,航空工業研製的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AR-500C首次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成功開展試飛,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起降高度新紀錄,驗證了AR-500C基本具備全疆域飛行能力。

據悉,由於高原機場海拔高,空氣密度和大氣壓力小,對無人直升機的發動機動力影響極大,且高原地區晝夜温差大,地形複雜、氣象多變,對無人直升機的飛行控制、飛行安全和飛行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戰。

針對高原的使用用途,直升機所科研團隊對AR-500C開展了高原型發動機選型、高原型旋翼系統設計、全新氣動外形重構、複合材料機身結構設計等核心內容研製,使AR-500C直升機的性能在原型機的基礎上獲得了巨大提升。

報道稱,上午9點,高原科研試飛正式開始。現場一聲令下,機務對無人直升機上電,飛行操作員完成操縱檢查,指揮員發佈開車指令並向型號總設計師彙報:“直升機狀態良好,是否可以起飛?”

隨後,型號總設計師曾國貴下達起飛指令,隨即AR-500C拔地而起,起飛離地至10米穩定懸停,無人機先後完成懸停迴轉,前後左右機動飛行,飛行約15分鐘後平穩落地,數據顯示無人直升機狀態良好,表明其具備良好的高原性能。

據介紹,AR-500C主要以高原地區為主要應用場景,並實現全疆域覆蓋使用,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500千克,使用升限7000米,在起飛高度5000米、載荷80千克的條件下的續航時間約5小時,最大平飛速度170千米每小時,最大巡航速度165千米每小時。

顯而易見,通過此次高原試飛,充分證明了AR-500C這種高原無人直升機不受氣流變化影響,可以在崎嶇山間穿梭飛行。

此外,AR-500C還具備自動起降、自動懸停、自動防撞、超視距航線飛行功能等高級飛行功能;具備手動增穩飛行/指令飛行/自動航線飛行功能;具備三維程控飛行功能;具備預編程飛行、航線在線重規劃和無線上傳功能;通過邊界保護設計,具備安全飛行區域限制保護功能;具備無人直升機主要部件故障自動診斷識別功能。

我軍班公湖補給迎刃而解,印軍眼紅得要死!

目前,AR-500C具有廣泛的應用拓展能力,加裝相應設備可應用於應急救援、物資投送、森林防火、海事監管等領域。

事實上,AR-500C於今年5月20日首飛後,科研團隊在制定高原科研試飛計劃時,原本計劃按照從低高原、中高原、高高原地形高度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考察無人直升機的性能指標。

出於對該型直升機性能的自信,直升機所無人機技術總監方永紅一錘定音,決定直接挑戰最高難度——稻城亞丁機場。

值得注意的是,AR-500C高原無人直升機的軍用價值也被外界所關注。“這是該型高原型直升機開展的首次高原科研飛行,試飛結果驗證了AR-500C在4411米海拔高度攜帶80公斤載荷具備飛行5小時以上的能力。”

型號總設計師曾國貴説,這也意味着,該型機若應用到高原地區應急救援中,一次飛行至少攜帶30人/天的食物。而如果投送距離較近的話,AR-500C甚至還可以將補給人數大幅擴充到90-100人,這大概為1個連的兵力。

對此,有軍事專家指出,毫無疑問,AR-500C高原無人直升機非常適合對在班公湖地區進行駐守的解放軍進行有效補給,而對面的印度軍隊卻只能眼紅且又求購不得。

要知道,如今中印兩軍對峙區域的氣温已經開始大幅降低,過段時間還將面臨大雪封山的惡劣氣候條件,因此兩軍的後勤保障就顯得格外重要。

結合近期印度軍隊瘋狂向前線運輸物資,以準備過冬的報道來看,中方的準備無疑就輕鬆多了。

XLW

一萬解放軍突現班公湖南岸,劍指印度心臟!

解放軍一萬兵力突然出現在班公湖(Pangong Lake)南岸、楚舒勒(Chushul),這裏有一座機場可直搗中印邊境西段、印軍主力第14軍指揮部所在地列城(Leh)。北岸解放軍建築工事在各山脊制高點,一夜之間似乎拔地而起。  

解放軍一個師現身班公湖南岸,有消息指印控楚舒勒機場或已淪陷,衞星拍攝班公湖現況:

印媒拍攝解放軍9月7日衝突後在班公湖北岸迅速增援部署,擴建工事,建築肉眼可見。

印媒指解放軍一萬兵力壓至楚舒勒,這裏的機場在1962年戰爭裏,對印軍起到重要作用。

《經濟時報》引述數個知情人士9月7日透露,楚舒勒子區內各個戰略高地附近,出現解放軍一萬兵力,部署範圍從班公湖南岸到曼冬錯(Spanggur Tso)和要塞熱欽(Rechin)山口;不只增援部隊,解放軍更多步兵團軍車和重型火炮都已抵達東拉達克(Ladakh)。

印度《公民日報》(Civils Daily)當地時間9月8日發表題為《楚舒勒及它為何重要》的文章指出,楚舒勒位於班公湖南岸,佔據實控線(LAC)邊的高山、險峯,地理位置和地貌優勢決定了楚舒勒在戰略、戰術上的巨大作用,同時,它也成為印軍季節性和戰略性物流部署的樞紐中心。楚舒勒還有幾公里寬的平原,可以停放機械軍隊物資,包括坦克。

此外,楚舒勒有一處重要機場,在1962年與中國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處機場有陸路可以通往印軍前線指揮部列城。

文章指出,一旦解放軍控制楚舒勒,將可以直搗列城。

印度報業托拉斯(PTI)9月9日引述數名知情人士透露,9月7日晚在班公湖南岸發生鳴槍衝突第二天9月8日傍晚開始,解放軍增援部隊到達,在拉達克班公湖北岸的基建活動也明顯增加,目前建築物已清晰可見。建設地選取在班公湖北岸手指山區各山脊線、山頂上。手指山因各處山脊倒映在班公湖有如手指得名。

PTI引述一名參與機密部署的政府官員透露,“(解放軍)部隊流向、兵力增加、建新的臨時防禦工事無疑都出現在視野中。”

“我軍已追加部署,應對中方增援軍力的舉動。”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9月7日引述印度情報局(Intelligence Bureau)官員透露:“數張高清衞星圖像顯示,解放軍加強了在各對峙點的現地部署,而且正在搞更多的軍用基建,以及部署更多部隊和坦克。”XLW

另據《今日印度》報道稱,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附近設置了包括帶刺鐵絲網的一些障礙物,是在向中方發出警告信號不要“越界”。

印度陸軍官員稱,如果中國軍隊真的越過鐵絲網,那他們將不得不迎接印度軍隊的“專業反應”,這意味着不能排除開槍的可能性。

分析指出,經過這一輪的小規模對抗,雙方的實力展示和態度都可能出現很大的變化,印軍拉起鐵絲網説明在戰術上開始由攻轉守。

雖然印度軍方和媒體一再顛倒黑白,但是從6.15到8.29再到9.7衝突事件,印度軍方在拉達克地區正一步步激化矛盾,並可能最終激怒對手。

不過,在大多數印度媒體的報道中,印度在衝突地區的軍事優勢都是壓倒性的。

有印度情報分析員在社交媒體稱,印度與對手在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兵力是31萬:1.6萬,差距相當懸殊。並由此得出結論稱,如果拉達克發生戰爭,印軍獲得勝利將毫無懸念。對此,我們權當笑話看吧。

拉達克的冬季即將來臨,在此之前的短暫時期,如果不能達成有效的解決問題方案,實現完全脱離接觸,那麼將不得不把軍事對峙拖入殘酷的冬季環境。

而被視為優勢的龐大兵力也將成為印度軍隊最大的麻煩。最直接的難題就是,印度要在未來6~7月內的複雜氣候環境下,保證數十萬印度山地作戰部隊的基本生存需求。

所以,對於脱離接觸的追求,印度軍隊會越來越迫切,甚至不惜通過軍事冒險來獲得談判籌碼。但是,印度軍方的所有挑釁新動作都沒有獲得回報。

印度曾揚言摧毀桌頂哨所,但印軍敢死隊現在被壓縮在山腰平台成為孤軍動彈不得,連糧食和飲用水供應都成難題。

印軍把搶佔5100米山腰平台(位置距離桌頂5100高地不遠)看作是一次重要勝利,但事實上這支印軍敢死隊的下場早已註定。

核心是補給問題,由於山腳的後援營地被摧毀,印度兩次出動直升機想靠近印軍敢死隊營地都告失敗(不清楚是為了接應撤退還是空投補給)。

如果補給斷絕,這幫囂張的傢伙最後如果不想被凍死餓死就只能選擇投降。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已經發現中國的大型攻擊無人機在斯潘古爾湖南岸山脊線附近活動軌跡。如果中方無人機發動攻擊,印軍在5100高地的所謂威脅將瞬間被清除。

印度《News 18》的報道稱,印中會不會很快爆發戰爭?印度安全機構最高層的評估是明確的。戰爭的臨界點還沒有到。印度政府消息人表示“我們知道中國派出了大量人員,但我們認為這是他們季節性的常規部署”。

不過該媒體報道稱,印軍已感受到壓力,中國短時間內在拉達克東部部署了5萬名士兵,150架戰鬥機,地對空彈道導彈和火箭炮部隊。而印度軍隊正在考慮完全脱離接觸,所有額外的部署都“回到軍營”。

真如印媒所言,我軍兵力從8月底的1.6萬悄然增至5萬,那麼這個數字很顯然是一個彰顯我軍自信的數字。要知道,印軍在拉達克部署30多萬軍隊用了至少三個月時間。實力決定一切,勝負一目瞭然。

(責編:杜鵬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75 字。

轉載請註明: 我軍班公湖補給迎刃而解,印軍眼紅得要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