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越高的人,物質需求越低
現在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反而越感覺不幸福,為什麼?因為現在每個人的幸福,好像都是對比出來的。比如説,你坐地鐵我開車,我就覺得幸福;你喝粥我吃包子,我就覺得幸福。人們好像已經沒有了那種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很幸福,但是越攀比,越覺得不滿足、不幸福。
現在衡量一個人幸福不幸福,衡量一個人成功不成功,好像全部都是以物質條件為標準的,並且大家都這麼認為,並且成為了一種普通的價值觀。不管你多麼的糟糕,只要你是一個收入很高的人,你處於某個位置,別人就會覺得你很好。你不管多麼好,只要你收入很低,你説的話就沒有分量。
其實,這種關於人生幸福的標準非常不準確,因為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同理,幸福不幸福,與貧窮、富有沒有必然的關係。有的人,粗茶淡飯,依然開心快樂;有的人,錦衣玉食,依然整天憂心忡忡。
01
馬斯洛需求定律
人類的慾望無限,但是需求有限。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了一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五種需求。
盲目的攀比,並不會讓人們幸福,而且攀比滿足來的大都是低層次需求,難以得到高層次的需求。很多人,喜歡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看見別人家買車買房了,自己家也要如此。他們把快樂寄託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內求,於是他們越攀比越不幸福。
慾壑難填,人心不足蛇吞象,物質慾望也是無止境的。當你工資3000,想要5000,達到後,又想要1萬、2萬、5萬;買了5萬車,又想買10萬的車;買了小房子,還要換更大的房子,等等。
你一心想賺錢,表面上看是努力上進,其實是掉入低層次慾望的漩渦,無法自拔,淪為了金錢的奴隸。即使物質條件再豐厚,也依然是改變不了層次低的屬性。除非有一天覺悟了,能夠真正意識到幸福的意義,並努力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努力追求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02
志以淡泊明,節從肥甘喪
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有句話講得很好:“志以淡泊明,節從肥甘喪”,意思是説:一個人的志向要在清心寡慾中顯露出來,一個人的節操總在追求物慾享受中喪失殆盡。
為什麼這麼説呢?古人也是給出瞭解釋:能過着粗茶淡飯生活的人,他們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樣清純、玉一樣純潔;而講究穿着華美飲食奢侈的人,他們多半甘願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
正因為如此,諸葛亮告誡兒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清朝名臣林則徐自我勉勵道:“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無慾不是指沒有慾望,而是不要有過分的物質慾望,放棄無謂的享樂,多一點修身養性。
曾國藩更是毫不客氣地説:君子滿心懷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他們把準求順從真理當作是快樂。小人滿肚子裝的都是各種慾望,所以他們就把滿足慾望當作快樂。
由此可見,層次高的君子喜歡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層次低的小人更喜歡追求物質上面的享受。時間長了,兩者的志向和節操也區分開了,淡泊明志,享受喪志。
03
層次越高的人,物質需求越低
當我們明白了需求有高低之分,也明白了過多欲望容易丟失志向和節操後,我們就不難理解:層次越高的人,物質需求越低;層次越低的人,物質需求越多。
哲學家叔本華説:“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正是因為生命本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要在過程中去多尋找意義,儘量讓自己活得更加舒適、自在。
精神層次高了,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不再拘泥於物質的無限滿足,能夠及時抽身出來,思考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不再困惑、不再焦慮,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好與壞。
我們學習孔子的弟子那樣“一簞食物,一瓢水”,過着安貧樂道的生活;我們可以學習陶淵明那樣“不為五斗米折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可以學習曾國藩那樣“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真正富足的人,是精神世界的富足,即使粗茶淡飯,也能體會到生活的趣味、人生的真諦。正如《菜根譚》中所寫: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當我們看淡了物慾,精神層次就會不斷升高,也如古人所講:“嗜慾深者天機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