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家庭弱勢羣體免受家暴撐起“保護傘”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心靈的寄託和歸宿,爸爸媽媽都希望他們能快樂地成長。童年的時光是可貴的。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快樂的童年,在長大以後回想起來都是幸福的回憶。

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那樣幸運,有些孩子從小就受到了家庭暴力帶給他們的傷害。孩子的內心温暖而又柔軟,他們敏感又脆弱,稍有不慎就會對他們的一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為家庭弱勢羣體免受家暴撐起“保護傘”

有這樣一個媽媽,在和丈夫離婚後,帶着女兒選擇了再婚。最初他們三個相處和諧融洽,小女孩也因為自己有了新爸爸而開心,覺得自己再次擁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

可是慢慢地媽媽發現小女孩變得越來越膽小,可是卻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有一天夜裏他的女兒發了高燒,這個媽媽很心疼,就在旁邊一直陪着她,照顧她,可是突然她聽到女兒説了一句“洗衣機壞了”。

這就讓母親感到十分困惑為什麼會突然説這樣一句話,然後她悄悄地打開家裏的洗衣機,她發現裏面有一個小小的盒子,她把盒子打開以後就哭了。

為家庭弱勢羣體免受家暴撐起“保護傘”

因為裏面是孩子藏的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我不喜歡他,為什麼別人的爸爸都那麼愛孩子,而我的爸爸要天天打我?”原來女兒一直承受着來自繼父的打罵,並且她的繼父威脅,不允許向媽媽告狀,所以孩子一直都沒有説,只好把自己的心裏話寫到紙上,然後放進洗衣機裏,

孩子害怕被別人發現,就每天想着這件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在夢裏小女孩已經説出了這樣的話便也不難理解。孩子的媽媽很心疼,她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每天經歷的這些,所以後來她選擇與丈夫離了婚。

為家庭弱勢羣體免受家暴撐起“保護傘”

這個女人的行為挽救了小女孩的心靈受到更大的傷害,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也遭受了這種家庭暴力。很多來自於組建的新家庭,有很多也來自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孩子們每天活得誠惶誠恐,但是卻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和同情。

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膽小,失去社交能力,性格會越來越內向,他們會變得自卑,對來自於周圍環境帶給自己的不公平,不敢反抗變得性格孤僻,甚至模仿大人有了暴力傾向。都説孩子需要棍棒教育,可是並不是用於這個時代和孩子良好的溝通和教育,父母們的一次“教訓”可能需要孩子花一生的時間去治癒這個傷口。

為家庭弱勢羣體免受家暴撐起“保護傘”

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童年,不要讓他們在悲傷和恐懼中長大。陪伴他們的應該是開心快樂,理解與包容。爸爸媽媽是他們最親的人,是最愛他們的人。因此家長們也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正確的育兒之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7 字。

轉載請註明: 為家庭弱勢羣體免受家暴撐起“保護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