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張宇 通訊員 饒繼猛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10月22日、23日,北京迎來市民登山賞秋高峯。在密雲區,消防部門連續處置了3起山嶽救助類警情,古北口、溪翁莊、太師屯3個消防救援站第一時間轉移營救多名被困羣眾。除了北京日報客户端已報道的《男子登野山被困斷崖,消防員救援半步半步往前挪》這起警情外,再來看看另外兩起救援情況。
纜車故障,行動不便的遊客求助消防員
10月23日14時50分,密雲區溪翁莊消防救援站接警稱,轄區一景區山頂有5名遊客因行動不便需要轉移,消防站出動1車7人趕赴現場。
15時17分,救援力量抵達景區,在同景區工作人員溝通具體救援事宜後,隊員們迅速整理並攜帶多功能擔架、軀體固定氣囊、繩包及食物補給和藥品等上山。
“上山下山只有一條路,大多是用石頭砌成的台階,也有部分樓梯,但都比較費體力。”溪翁莊消防救援站站長陳磊説,上山時,隊員們發現返程途中會有老人和小孩下山難的問題,陳磊立即向支隊指揮中心彙報,請求增派1輛消防車、5名消防員到場協助。
16時35分,隊員們抵達山頂,5名遊客中有傷殘人士、孕婦及行動不便且患有高血壓的老人。此時天色變暗,加之台階路不好走,為確保遊客不受二次傷害,隊員們充分結合遊客身體狀況,放棄擔架救援,採取輪流揹負、攙扶的方式進行轉移。
“天一黑,只能藉助手電下山,為了確保絕對安全,累了就歇一下,所以轉移速度相對要受限。”陳磊説,直到20時9分,在2組隊員的幫助下,遊客全部被安全轉移至山下。
事後瞭解,多數遊客是通過乘坐纜車上山觀光,後因索道故障,只能選擇山路下山,由於山路下山費時費力,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孕婦等舉步維艱,遂撥打119求助。
老漢上山砍柴迷路,消防員聽聲尋人
10月23日18時38分,密雲區太師屯消防救援站接警稱,北莊鎮一處山上,一老漢迷路,消防站迅速出動1車5人趕赴現場。途中,消防員通過與報警的家屬聯繫得知,老人66歲,當天上午10時左右上山砍柴,一直沒回家,隨身攜帶的手機可能遺失,目前無法與老人取得聯繫。
“在半山腰的小道上能聽到老人應答的聲音,但無法確定具體位置。”報警人説,在消防員到場前,家屬已自行開始尋找,但因天色已晚,僅僅在山上修建的水泥路上尋找,不敢貿然進山,才報警求助。
19時8分,消防車開到山腳。隊員們出發大概走了100米的距離,就沒了路。隊員們需要在密林中開路前進,考慮到救援環境複雜,決定讓嚮導先行返回。“葉子落了,很多樹枝光禿禿的,尖鋭扎人。”指揮員初辰陽説。
隊員們採用人員輪換的方式,一人在前開道,其他人通過連續喊話判斷老漢方位。期間,隊員們以山下消防車上的照明燈為參照物,利用強光手電光束報告自己所在位置及搜救進度,及時調整搜救方向。
黑夜裏,隊伍一路向前,隊員們聽聲尋人,喊話老漢不要慌,耐心等待救援。20時49分,經過1個多小時的搜尋,隊員們找到被困老人,經初步檢查,無受傷情況。隊員們在為老人補充食物和水,戴好頭盔,做足安全防護後將他轉移至山下。
本月密雲消防已轉移營救14人
密雲區地處京郊,“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決定了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這支隊伍不僅能“戰火”,還能“下水上山”。據悉,一直以來,該支隊主動對標“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立足區情區位,瞄準打基礎、強業務,因時制宜開展山嶽救援理論授課、脱產培訓和實戰練兵等,為能對山嶽救助類警情實施更專業的營救,取得了良好效果。
據悉,今年10月1日至今,密雲區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共接山嶽救援類警情6起,各消防救援站聞警出動,及時迅速轉移營救14人,反映出該支隊日常紮實的崗位練兵訓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