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福建泉州一男子郵寄兩台總價值萬元的手機,在快遞運輸48天后到貨卻只剩下鋼化膜。小雷看了一下,男子寄出的是兩台灰色的iPhone 12 Pro Max,一台價值都要幾千塊。
當事人謝先生表示,手機於今年3月14日被寄出,由於客人需要更改地址,在與快遞公司溝通後,手機又被寄回泉州。結果,客人在5月1日受到包裹時發現,快遞外觀破損嚴重,裏面的兩台iPhone不翼而飛,只剩下鋼化膜。對此,謝先生與快遞公司溝通後,對方只願意賠償7倍運費,也就是266元。
主要原因是,物流公司認為謝先生在寄快遞的時候沒有買價保服務,所以快遞裏的東西不在賠償範圍內。按照謝先生的説法,除了途中更改地址,沒有干涉過包裹的運輸情況。小雷認為,男子包裹裏的兩台iPhone,可能就是運輸途中,被轉運站裏的工作人員“順走”的。
小雷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三年前在某二手平台購買了一台二手的iPhone XR,等了好幾天快遞送到之後,發現箱子裏只有一台山寨機,並非二手iPhone XR,而且快遞包裝沒有被拆封過的痕跡。寄回去後,二手平台也不承認快遞盒裏的山寨機是他們發的。折騰了一圈下來,大概是運輸途中出現的問題。
比較可惜的是,取件時小雷沒有想過有這麼一回事,開箱時沒有錄像,少了有力證據,跟物流公司溝通時也理虧,最後還是自己默默忍了下來,現在買手機要麼是線下購買,要麼就是當着快遞員的面拆開快遞,確認沒毛病後才簽收,儘量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
讓小雷沒有想到的是,如此方便的快遞物流,竟然也能發生如此不靠譜的事情。曾有新聞報道過,一些不法分子前去應聘物流分包人員,就為了利用職位之便,將黑手伸向那些價值較高的快遞,得手後便快速出售,要想追回物品,難度是相當的大。如果快遞的風險這麼大,誰還願意相信物流公司呢?
謝先生表示,自己就是希望物流公司可以原價賠償,其它的並不追究。小雷認為,如果物品是在物流過程中丟失,那麼無論是否有價保,快遞公司都應該盡到相應的補償責任。另一方面,還是建議寄出貴重物品時,最好用手機錄像記錄下來,後續出問題了就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