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多的科技創新。”
“現在是新時代,我們這一代青年更應該有這樣的理想信念,去承擔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面對未來的戰場、面對使命任務,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勁對手。”
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前和閉幕會後的兩場“黨代表通道”裏,每一位黨代表的講述,都充盈着温暖且堅定的力量。這是一個光榮的羣體,他們是各自崗位上的佼佼者,既是十年成就的見證者,也是優秀的推動者;這也是一個紮根人民、接地氣的羣體,他們帶着人民的期待而來,不僅展現出了共產黨人的風采,還有帶領百姓奔向更加美好明天的擔當。“黨代表通道”開啓了一扇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讓人們從中感受到了中國未來發展的力量。
這份力量,來自於過去成就帶來的自信。從一名採油女工成長為大國工匠的劉麗,自豪於“咱們工人有力量的使命感”;“壯士斷腕”保護長江的李國璋,自豪於“如今站在我們工廠看長江,是一江清水、兩岸青山”;曾揹着母親走出大山上學、畢業後又回到家鄉當老師的劉秀祥,自豪於“現在全縣最漂亮的建築就是學校”……十年來,黨帶領我們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中國奇蹟,都在黨代表們講述的生動故事裏得到了體現。代表們踐行着“對黨忠誠”“請黨放心”的誓言,展現出了全體黨員砥礪奮進的信心,以及全國人民昂揚奮發的壯志豪情。
這份力量,連接起了千家萬户。“黨代表通道”上,有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民用冬閒田種冬季馬鈴薯的“土豆院士”;有紮根苗寨,不畏艱難,帶領村民摘掉貧困帽子的“大學生村官”;有長年奔跑在田間地頭,只為了“山裏百姓那一雙雙對我充滿期盼的眼睛”的基層法官……黨心連着民心,黨代表們分享的故事,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也是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小事。黨代表們肩負時代使命、承載人民重託,讓“黨代表通道”成了一條民意通道。
這份力量,是紮紮實實的奮鬥幹出來的。當我們看到《山海情》中農業專家的原型林佔熺年近八旬仍工作在科技報國一線,當洪家光在奮鬥中明白“工匠精神不僅是點亮自己,更需要帶動更多的人”,當姜麗娟回憶起“下姜村夢開始的地方就是從最初的温飽夢到小康夢,再到現在共同富裕的夢”,她更加憧憬“下姜村現在的夢就是一定要帶領更多的鄉村跟我們一起共同富裕”……就像快遞小哥宋學文説“普通人也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自己的輝煌”,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用自己的堅守、創新與奮鬥,爭當新時代的追夢人。
“航天事業帶給我最深的感受,一個是時代的力量,另一個是傳承的力量。”王亞平説她站在“黨代表通道”上時,也能感受到這種力量。如今,我們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征程已經開啓,新的奮鬥起點呼喚着我們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到民族復興事業中來。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終將匯聚起更加強大、更有智慧的中國力量,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新的偉業。
(文丨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