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3000億!“掉隊”了的比亞迪,還能重回王位嗎?

2020年,對電動汽車行業來説是魔幻的一年。

在如火如荼的電動化浪潮裹挾下,頭部的電動汽車龍頭如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如同坐上了火箭般迅速發展,其中比亞迪的表現尤為不俗。

不過,伴隨着今年以來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諸多不利預期影響,頭部電動車龍頭接連遭受重創。

隨着年報季眾多車企紛紛發佈年報,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是不好過的一年。

那麼在一眾車企哀鴻遍野的2021年,比亞迪能否“倖免於難”?

市值蒸發3000億!“掉隊”了的比亞迪,還能重回王位嗎?

比亞迪“掉隊”

3月30日,比亞迪發佈了2020年年報。據年報顯示,比亞迪去年實現營收1565.98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歸母淨利潤42.3億,同比暴漲162.3%。

單看年報還可以,但一季度預告卻相當尷尬:據比亞迪公告,預計2021年一季度淨利潤為2——3億元,同比增長77.56%——166.34%。

作為中國市值最大的車企,比亞迪在銷售旺季只賺了3個億,總體而言是令市場失望的。

而在最近兩個月,比亞迪的股價更是持續下跌,接近腰斬。截至3月30日收盤,其股價為169元,市值僅剩4835億,一個多月蒸發近3000億,相當於乾沒一個上汽集團。

甚至在過去中國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三年裏,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量也一直在緩慢萎縮,且在整體新能源市場中的份額不斷下降,而同期中國整體新能源車的銷量卻在不斷上漲。

簡而言之,比亞迪已經“掉隊”了。

據財報顯示,2020年比亞迪累計銷售汽車42.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8.9萬輛,同比下降了18%。而同期中國整體汽車市場新能源車銷量上漲了10%。

可見比亞迪的新能源成績表現遠遠不及行業整體水平,這對於一家致力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稱王的公司,不得不説是一種尷尬。

這位大眾認知中的昔日新能源行業王者,在其仍十分穩當且光鮮的表象下,已經一腳陷入了發展的“隱形泥潭”。

市值蒸發3000億!“掉隊”了的比亞迪,還能重回王位嗎?

比亞迪為何深陷泥潭?

從A股明星、電動王者,到暴跌3000億,比亞迪究竟經歷了什麼,到底是什麼拖垮了這位曾經的王者?

優點的反面,往往就是缺點,比亞迪也是如此。

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向來堅持“買外來不如自己造”,如今的比亞迪已經發展出了19個事業部,這些事業部的業務範圍極廣,基本覆蓋了燃油車、新能源車的絕大部分環節。

但事實上,比亞迪的“買不如造”實際上等於一場研發生產上的“羣毆”,一邊是比亞迪,一邊是整個行業裏的其他企業。

以蔚來為例,蔚來的熱銷核心邏輯就在於抓住最新的需求趨勢。早在2016年,蔚來就與江淮達成戰略合作,將其作為自己主要的代工方,同時負責蔚來生產線的搭建,蔚來自己只需要負責原材料和質量管控。

正是因為這種深度的合作,才使得蔚來能夠保證自身產品在品質上的高需求,這才能夠快速形成生產力。

反觀比亞迪,不僅需要不斷投入成本來維持新技術的研發,還需要全力控制其內部的生產成本。如此,比亞迪自產自銷的成本優勢也就無法發揮出來。

除此之外,蔚來還在服務上下了大功夫。不僅打造了線上社區NIO App,還為客户提供包括免費換電、免費道路救援、免費質保等服務,進一步加強與客户的運營聯動,並且緊密結合線下經銷店一起提升品牌的認同度。

但比亞迪一直以來的策略都只是建立不同的產品系列和產品名稱,在品牌形象上已然落後。

正是因為王傳福對自己的“自己靠自己”戰略過於自信,才使比亞迪在行業裏顯得十分“異類”,最終導致比亞迪在發展路上的數次“走岔路”。

市值蒸發3000億!“掉隊”了的比亞迪,還能重回王位嗎?

可以想見的是,比亞迪這家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勢力,2021年註定需要面臨一場考驗。

在強敵環伺、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大環境下,比亞迪需要以實際的結果證明,能走出自身發展的“隱形泥潭”,展現自己的成長潛力。

這場考驗也必將成為比亞迪發展中的下一個重要拐點。究竟是重現雄風崛起,還是繼續下行萎靡不振,結局都將殘酷而乾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2 字。

轉載請註明: 市值蒸發3000億!“掉隊”了的比亞迪,還能重回王位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