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揭秘多起新型詐騙案例:有人接假流調電話被騙8萬元

央行揭秘多起新型詐騙案例:有人接假流調電話被騙8萬元

  中新財經6月20日電 6月20日,央行在其公眾號揭秘了四種關於數字人民幣的新型詐騙手段,包括假流調、假活動、假公安、假網站。

  案例一:假流調

  張某接到自稱是某市防疫人員來電,對方稱“疫情流調發現張某違反防疫規定,涉嫌故意隱瞞風險區行程,已被通緝”,要求張某通過“資金核查”的方式核驗身份信息。張某驚慌失措,與對方加了微信好友,安裝了對方發來的木馬軟件,並在對方引導下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先將銀行賬户中8萬元兑換為數字人民幣,後將數字人民幣轉賬至不法分子掌握的其他錢包中。後張某意識到不對勁,與當地疾控中心聯繫方知受騙。

  央行表示,不法分子利用近期疫情防控熱點和民眾配合防疫的意願設計詐騙圈套,讓部分民眾信以為真。真正的防疫人員絕對不會詢問財產等與疾病傳播不相關的問題:不會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您轉賬或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

  案例二:假活動

  符某手機收到一條“數字人民幣預約登記”的短信,並附帶了一個網址鏈接。由於前天在朋友圈看到“數字人民幣試點發行預約登記”活動推文,便放鬆警惕點開了網址。隨後,系統提示需要存入1萬元方可體驗數字人民幣,符某根據頁面提示轉入資金,片刻後資金即被轉走,符某方知受騙。

  央行指出,不法分子利用民眾對於數字人民幣的熱情與好奇心,設計偽冒登記網站騙取個人信息與資金。民眾在參與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時需留意,不要進入來源不明的“活動鏈接”或“活動頁面”,不要在來源不明的頁面中填寫任何個人信息或轉賬。

  案例三:假公安

  米某接到自稱是市某管理局的來電,聲稱米某名下的手機號碼曾發佈違規信息,需要配合調查。對方報出米某的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和銀行卡號等信息,讓米某深信不疑。

  隨後對方轉接“市公安局”,聲稱米某涉嫌詐騙活動,需要其提供財力證明,並要求和米某進行手機屏幕共享。米某在對方指示下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並將10萬元銀行存款充入數字人民幣錢包,對方在屏慕共享過程中竊取米某的交易密碼等信息,隨後立即通過數字人民幣錢包將10萬元資金分3筆轉走,米某才驚覺受騙。

  央行表示,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是不法分子的慣用手段,利用民眾對於國家機關的信任和急幹澄清事實的焦慮心理,誘導被騙人進行轉賬以“自證清白”。

  實際上,真正的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使用電話或視頻連線方式辦理案件,也不會要求提供資金證明。凡是自稱公檢法並要求轉賬的都涉及詐騙。

  案例四:假網站

  朋友向王某推薦“央行數字幣”交易網站,稱“央行數字幣”價格實時波動,用户可以線上交易“央行數字幣”獲利。王某登錄網站後點擊充值,顯示“入金通道正在維護,請聯繫在線客服進行充值”,諮詢客服被告知要將資金轉入一個個人銀行賬户。張某起疑後致電銀行詢問,確認這是一個詐騙網站。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間,請勿相信用數字人民幣在交易所交易獲利等詐騙信息。

  央行稱,不法分子利用數字人民幣熱點和部分民眾貪利心態,設計虛假交易網站並偽造“利好行情”以騙取資金,被騙人充值後則永遠無法提現。真正的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間。(完) 

(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4 字。

轉載請註明: 央行揭秘多起新型詐騙案例:有人接假流調電話被騙8萬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