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12月8日發表文章《美國對華貿易和移民政策都事與願違》,作者是美國政策基金會執行主任斯圖爾特·安德森,全文摘編如下:
當小孩子初開始下象棋時,他們往往會犯一個常見的錯誤——忘記了對方會採取行動。這一類比可以描述美國在三個領域的對華政策:貿易、半導體和移民。在這三個領域,被支持者稱為“強硬”的美國政策都事與願違。
拒籤中國人才阻礙創新
創新和國際學生:讓聯邦調查局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為美國經濟制定創新政策是個好主意嗎?無論這是否是一個好主意,在涉及來自中國的學生、教授和研究人員時,情況就是如此。
2020年5月29日,唐納德·特朗普發佈了關於限制部分中國赴美留學生或訪問學者的總統公告。這項公告導致美國國務院拒絕向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發放簽證,並且撤銷了許多簽證。
這項公告生效後不久,在2020年6月的一次採訪中,前國務院簽證辦公室法律諮詢意見部門負責人、美國政策基金會顧問傑弗裏·戈爾斯基就預見到了其影響。他説:“美國將失去一個寶貴的人才庫以及這些學生可能對美國大學和美國做出的財政和科學貢獻。”
這項政策對美國來説代價高昂。根據美國政策基金會的分析,每年每1000名博士生被拒籤從而無法進入美國大學,意味着在10年內將損失高達2100億美元的專利價值及近10億美元的學費。這還不包括其他經濟損失,例如效力於美國經濟的高產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流失,以及大學環境之外產生的專利和創新。在美國大學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專業的研究生中,約75%是國際學生,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拜登政府延續了始於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研究生的有問題的政策。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最近一項調查的結論是:“我們的報告和分析顯示,訴訟造成的恐懼氛圍已經促使一些有才華的科學家離開美國,並使其他人更難於進入或留在美國,從而危及美國從中國和世界各地吸引新科技人才的能力。”
美國目前的政策似乎產生了事與願違的結果。
技術管制措施過於廣泛
半導體:當美國擴大制裁並加強對向中國企業出售半導體和相關技術的限制時,一位美國技術高管對我説,他認為讓美國公司出售半導體而不是限制美國用於研發的資金更為合理,特別是這些限制會為中國充分發展其半導體產業創造出更大的動力。
這位技術高管的預測成為現實。投資於中國的金瑞基金公司最近發佈報告稱:“雖然美國和中國都在大力投資發展本國半導體產業,但與美國相比,中國半導體行業對投資者來説代表着更大的潛在利好。此外,我們認為,強有力的政府投資、有利的政策、低成本以及由於5G發展的數字化趨勢,和正在超越世界其他地區的汽車技術所帶來的國內需求的猛增潛力,使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成為富有吸引力的長期投資。”
艾伯塔大學的理查德·比森教授最近在為美國政策基金會撰寫的報告中稱,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產業政策失敗的一個原因是政府的決策通常是政治性的和脱節的。我們可以從美國政府的政策中看到這一點。在政府支持下,國會的一項議案將投入資金在美國本土生產半導體,以應對其他國家的政策。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的一份報告稱,“半導體是美國第五大出口產品,全球銷售能力提供了支持高水平投資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所需的營收和規模。最近針對半導體技術的出口管制措施過於廣泛,涵蓋了非敏感的商業半導體和相關技術。此外,這些管制措施是單方面實施的。在沒有與我們盟友採取協調行動的情況下,這些行動無意中削弱了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並有可能損害我們的軍事和情報優勢”。報告指出,除非出口管制政策是多邊的,而且針對性強,否則考慮到美國的工業和技術領先地位,這些政策“可能會損害美國的競爭力和工業基礎,並且無法有效實現目標”。
加徵關税損害美國經濟
貿易: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税來“改變”中國的政策,但它遭遇了慘敗。
特朗普政府的關税也損害了美國經濟。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學家瑪麗·阿米蒂、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江尚勳(音)和戴維·温斯坦的研究,由於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税,在美國股市上市的公司市值損失了約1.7萬億美元。美國全國納税人聯合會的布賴恩·賴利即將發表的一篇論文斷言,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沒有阻礙美國的製造業實力,也沒有導致美國就業崗位淨減少,這説明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前提是錯誤的。
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特朗普徵收的關税讓美國普通家庭每年多支出超過1200美元。拜登政府維持了這些關税。
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並不是唯一產生了事與願違後果的“強硬”或“鷹派”貿易政策。貿易和外交政策分析人士稱,讓美國退出旨在促進美國經濟和戰略利益的亞太貿易協定,將成為過去50年來美國總統最糟糕的決定之一。
在幾個重要領域,美國的對華政策都適得其反。支持者聲稱美國近年來的對華政策“強硬”,但這些政策真的明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