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帶孩子出門,孩子容易有情緒?因為孩子在外面容易感到無聊和好奇。孩子無聊就要亂跑去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或亂動引起你的關注。
但是在外面大多是公共場合,要麼不會影響別人,要麼不太安全,我們自然就會去禁止孩子亂動亂跑,孩子就開始失望,被批評了,也會不開心。因此,在外面,孩子很容易變得“不聽話”,父母也很容易變得煩躁。
那對於這種情況,父母要怎麼應對呢?
當孩子不作不鬧時,我們要主動跟他進行,適合他年齡的認知互動。與其等到孩子無聊了,開始“自作主張”了,我們才去處理,彼此生氣,還不如,儘量不讓他無聊。比如,我們可以在孩子比較平靜地時候,和孩子聊天,問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也就是通過互動,讓孩子的注意力,聚焦在有意思的思考上。
因為 2 歲之後,孩子的認知大腦,也就是大腦皮層和前額葉區域發育顯著增強,也就是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起來,認知需求大幅度提高,尤其關於自我認知、社會認知、人際關係方面的認知,能夠讓孩子得到很大的滿足,因此,外出的時候的所見所聞,都可以拿來和孩子互動,尤其在發現他們開始有點無聊或不耐煩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思維活動讓孩子保持平靜。
當孩子作天作地時,我們可以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講解知識。除了嘴上説:不要跑,還要幫孩子開啓他們的認知大腦。
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抬頭説:你覺得這裏人多嗎?是不是有很多阿姨都像媽媽一樣穿紅色的衣服?有很多穿黑衣服的叔叔,就像爸爸一樣?如果你丟了,很難找到我們。因為你看,孩子們很矮,很容易被這樣的柱子擋住,對吧?也許轉眼間,我們就看不見你了。所以,在外面,不要跑,我們手拉手走吧。現在是節日了。商場里人多,小偷也可能多。這些人會帶走孩子。如果有賊偷了你怎麼辦?説話時要注意語調,像知識講解員一樣,要講出來,不要警告或恐嚇。 還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講解完知識,孩子如果還有慣性要鬧一鬧,那我們就可以適度讓孩子體驗後果。 比如,告訴孩子:這裏是餐廳,不是在我們家,媽媽説的不算,如果你再把吃的灑在地上,用勺子敲碗,這裏的負責人會來找你的,他們是管理這裏的人,媽媽不會幫你擦乾淨;如果打碎了勺子,我會幫你賠錢,但也會誠實告訴服務員是誰弄壞的。通常當我們放棄勸阻,而是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的時候,他們才會知道“規則”是真的。當然,説完我們要抱抱他們,表示同情,避免讓他們感覺被拋棄了。 最後,我們要調整好期待,不要期待過高。其實每個孩子都容易“作”,我們要想,孩子肯定會出一些狀況的,那我們就儘量不讓他無聊,把他當作一個朋友,陪看、陪聊天、陪玩;而不是把孩子當做一個包袱,當做一個被糾正的對象。同時,不要讓自己那麼容易被孩子激怒,儘可能地保持平靜,不要做孩子的對手,不要自己很快也變得像孩子一樣,要提高自己對孩子鬧情緒的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