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汽湃觀察|芯片短缺,對於汽車消費者有影響嗎?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綜合

總編 | 張克環

編輯 | 張俐

作者 | 桑田 黃拓 龍賜君

來自汽湃(GREATAUTO)的報道

2021年初,芯片短缺對於全球汽車行業來説,都是事先預知卻又無法擺脱的“慢性毒藥”。儘管預警和傳言在幾個月前就浮出水面,但由此帶來的停工停產還是無可避免地出現了。

“芯片荒已經對終端市場造成影響,成都地區多家日系4S店的熱門車型已經沒有現車,其中以凱美瑞、雅閣情況最為明顯。”本週,汽湃傳媒頗為意外地得知這樣的消息。汽車行業的芯片荒雖然已經鬧了一個多月,但似乎一直距離普通消費者有些遙遠。而凱美瑞、雅閣已無現車,似乎讓“芯片荒”落地成為了“車荒”——對於春節前後這樣一個傳統的車市旺季來説,其影響似乎有點大。

凱美瑞和雅閣果真因為芯片短缺的原因出現供不應求嗎?芯片短缺,究竟會對終端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汽湃傳媒為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市場走訪:“芯片荒”影響不大

僅僅數天前,廣汽本田剛剛宣佈:2020年全年的銷量突破了8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雅閣全系車型銷量超過了21萬輛,斬獲了2020年中高級轎車細分市場銷量第一。如果真的像傳言所説的那樣,雅閣已經在成都提不到現車,那麼芯片短缺的問題,已經實實在在地對終端市場造成了影響。

為此,汽湃傳媒走訪了成都地區的多家4S店。

在位於成都機場路的三和廣汽本田4S店,雅閣燃油版和混動版車型依然擺放在店頭內最顯眼的位置。通過與銷售人員溝通得知,無論燃油版還是混動版車型,大多數配置依然有現車,只是部分配置暫時短缺。銷售人員還表示,部分配置短缺,也有春節前銷售火爆的原因。目前,某些配置需要在當下預訂,待農曆春節後才能提車。與此同時,雅閣也依然有6000-8000元不等的優惠。

另一家廣汽本田經銷商——港宏廣汽本田4S店的情況也與之類似。在汽湃傳媒詢問是否受芯片短缺影響,導致現車不足時,一位銷售人員甚至反問“是什麼芯片短缺”,並表示對此情況完全不瞭解。

在錦泰廣汽豐田4S店,現車短缺的情況似乎相對更嚴重一些。“凱美瑞只有2.5L排量的有現車,2.0L的都沒有。”銷售人員表示,2.0L配置的凱美瑞至少要等到下週才會有現車到店。但這位銷售人員並不認同現車的暫時短缺,是單方面受芯片短缺影響。“我們瞭解的情況是,之前主機廠那邊確實產能受到一些影響,但目前已經恢復了。我們缺車是受多方面影響,有芯片的因素,也有年底車賣得比較好的原因。”

而在日產某4S店,其銷售人員表示全系車型均有現車,至少目前還沒有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

另外,儘管大眾中國區業務負責人Stephan Wollenstein已表示,僅僅去年12月,芯片短缺就已經導致大眾在中國汽車產量損失了5萬輛。但在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4S店內,多數車型依然有現車供應。一位銷售人員頗為坦誠地表示,“某個車型沒有現車”的狀況在汽車行業一點也不稀奇,一些相對小眾的車型採取的是訂單銷售,有訂單才生產;而一些品牌的入門“丐版”車型甚至從來都沒有現車,這都與芯片短缺沒有必然聯繫。

從汽湃傳媒的走訪來看,芯片短缺對成都市場造成的影響並不大。

誰來背鍋?小丑竟是車企自己

豬肉漲價,迎來一波“養豬潮”,結果導致幾個月後肉價大跌,於是農户們又紛紛放棄養豬,豬肉暫時短缺,肉價又開始暴漲……

如果説這樣的循環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農户缺乏風險意識,那麼當類似的一幕在汽車行業上演,顯然更讓人跌掉眼鏡——汽車行業的大佬們,竟然也和養豬專業户沒有本質區別。

如今的這一步芯片荒,就是如此。

去年12月初,芯片荒最早從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爆出。這兩家車企的部分車型生產線面臨停產風險,其主要原因就是某些汽車芯片的供應短缺。隨後,福特、豐田、本田、FCA和日產等眾多汽車廠商均對外表示,由於芯片短缺,他們將在2021年1月減少汽車產量。與此同時,奧迪、奔馳等豪華品牌也在近日表示,將縮減產量以應對芯片短缺。

目前,短缺汽車芯片的元件主要是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發動機控制器)這兩個模塊。沒有這些關鍵零部件,汽車整車就沒有辦法組裝下線,而提供這兩大芯片模塊的主要是全球兩大供應商大陸和博世集團——為博世這樣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供貨的汽車半導體芯片上游廠商,正在遭遇產能不足的問題。

去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球半導體芯片出貨遭受衝擊,全球車廠停工也導致下游廠商紛紛砍單,芯片設計及芯片製造廠商被迫大幅減產。然而,隨着去年下半年全球消費電子及汽車市場超預期的反彈,眾多廠商瘋搶芯片產能,而上游芯片產能難以短時間內提升,疊加全球疫情二次爆發的影響,致使全球芯片出現了大缺貨。

車載芯片的生產需提前12個月做規劃,然而,在去年下半年,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行情出現井噴,同時汽車芯片庫存已經接近較低水平,供應開始將要出現問題時,全球汽車廠商才開始急忙下單囤貨。但是,此時消費電子產品等需求暴增,早已讓半導體業應接不暇。恩智浦半導體就表示,一些客户下單太晚,導致他們無法及時向一些地區交付。

如果汽車廠商能夠早一些應對、早一些反應,或許芯片荒並不會像今天這樣嚴重。

對於消費者來説,則並不需要對芯片荒有太多擔心。汽車的供應鏈就像一個有機的整體,有對變化的適應能力。某個廠商最熱門的車型受限於芯片而減產?減產小眾車型,保證熱門車型就可以解決問題。而根據預計,隨着產能的恢復,最遲到2021年年中,汽車產能受限於芯片短缺的情況就會得到基本緩解。

中國汽車廠商有必要做到芯片自給自足嗎?

在芯片荒的同時,還有一種聲音產生:中國的車企應該在芯片上也做到自給自足,以免受制於人。

在汽車智能化、互聯化的趨勢之下,汽車對芯片的需求確實越來越高。在化油器時代,汽車上可以一個芯片都沒有,而如今每輛車至少將搭載數十組芯片,涉及從動力、操控到駕駛輔助、車載娛樂等各個層面。可以説,如今的汽車沒有芯片不行。

但事實上,到今天為止,全球車企中真正自研芯片的車企只有特斯拉一家。去年,比亞迪和華為宣佈將聯合研發車載芯片,但目前尚未有產品投入量產。

除了降低系統風險,自研芯片對於汽車企業來説還有更多好處,吸引力不小。

首先是成本問題,前面曾提到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恩智浦,去年第三季度毛利率達48.1%。如果能把這一塊把握在自己手上,對於汽車企業來説,可以極大地降低成本。特斯拉在採用自研平台之後,成本上較英偉達的自動駕駛平台降低了20%,而這些最終都會在毛利上體現。

更重要的是,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如果能夠自研芯片,對於車企來説將帶來協同開發層面的巨大優勢。特斯拉之所以當年從採購改為自研,用馬斯克的話説,就是因為無論是Mobileye還是Nvidia,都無法滿足特斯拉在研發進度等方面的要求。

自研自產芯片看上去很美,但卻並不輕而易舉。研發芯片,即便對於華為這樣的電子大廠來説也不簡單。而車載芯片,比普通消費電子領域的更復雜。從環境工作温度來看,消費電子只需要滿足0~85℃就可以了,但是車規芯片要做到-40℃~125℃。同時要經過包括使用壽命測試、封裝組裝整合測試、電氣特性確認測試、芯片晶圓可靠度測試等等在內的一系列測試。

要知道,為了自研芯片這件事,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特斯拉,也足足花了3年多的時間。

2021年初的這一次芯片荒,或許並不足以成為改變行業的關鍵點,但對於立志走向全球、走向未來的中國車企來説,或許到了考慮研發自己芯片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