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一地卻不能相見,一家人得到了兩家醫療隊的照顧

身處一地卻不能相見,一家人得到了兩家醫療隊的照顧

圖説:張先生一家三口同日解除隔離順利出院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下同)

對一家人來説,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雖然住在一個隔離點,卻不能相見。在上海老年醫學中心隔離點,就有這樣的一家三口,由於病房都是按性別劃分,張先生和5歲的兒子與媽媽暫時分離。這位爸爸沒試過獨自帶娃,臉上寫滿了忐忑,而媽媽也十分焦慮……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療隊領隊居旻傑醫生説,在對新入院的患者進行查房時偶然發現,媽媽正在與孩子視頻聊天,但視頻那頭的環境看着有些眼熟。原來,張先生和兒子住進了由瑞金醫院接管的15病區。而媽媽感染後則被安排在了由中山醫院接管的16病區,雖然只有一層樓的距離,卻承載了媽媽與兒子間無盡的思念。

張先生顯然也對接下來未知的狀況和需要“獨自帶娃”這件事沒有把握,他説:“陌生的環境,密閉的空間,統一的餐食,這對於一個成人而言,尚且需要適應,更何況是一個只有五歲的幼童呢?我們父子可謂一籌莫展……”

得知這個情況後,居旻傑與瑞金醫院醫療隊領隊周劍平取得聯繫,“我們兩個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同這一家三口組建了微信羣,方便患者瞭解一家人的治療和康復情況。”以後,羣裏的醫生們每天會通過化驗結果和體徵變化共同探討三位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中山醫院梅靜驊護士長和護士們則通過物資共享為一家三口提供生活上的幫助。兩家醫療隊的隊員們也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誼。

瑞金醫院“大白”哥哥、”大白”姐姐對這個5歲男孩也格外關注,每天查房都要他“噶噶三胡”,以此解除小朋友的恐懼。“大白”還給他帶來了零食、玩具、畫筆、水果……枯燥的隔離生活,因為有了温柔的“大白”,小傢伙在隔離期間再也沒有哭鬧過。

身處一地卻不能相見,一家人得到了兩家醫療隊的照顧

圖説:瑞金醫院“大白”哥哥、”大白”姐姐對這個5歲男孩也格外關注

15個日日夜夜的等待和堅守終於迎來了重逢時刻!這一家人等來了同日解除隔離順利出院的日子。孩子朝着媽媽飛奔而去,一家三口互相擁抱,並留給醫療隊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

“每次醫護人員敲開我們的病房門,我兒子都會衝到門口,對着他們鞠躬致謝,説一句:阿姨辛苦了!我想,唯有醫護人員的至真之情,才能這樣打動5歲孩童的至純之心吧!雖然我們看不清防護服背後那一張紙天使的面孔,但卻記住了他們春風般的叮囑和親人般的聲音,這些聲音將成為我們內心深處最温暖的記憶。”

像張先生父子這樣獲得“特別關照”的患者,病區裏還有很多。高三女生小徐臨走時用“作業紙”給照顧過她的瑞金醫院醫護人員留下一張“感謝便箋”。她説很喜歡曾經讀到過的一句話,即“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些什麼”,自己很幸運,能在這個原以為灰暗的高三,遇到一羣天使……

“這些日子,我們陸續送走我們的患者,身體雖累,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無時不刻打動着我們。這場硬仗,醫患齊心一起扛,就會贏!”瑞金醫療隊隊員吳欣妍説。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9 字。

轉載請註明: 身處一地卻不能相見,一家人得到了兩家醫療隊的照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