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耕地多,糧食卻要進口,為何俄羅斯耕地少還能大量出口糧食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羅斯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糧食出口國,其中小麥更是碾壓美國,成為最大出口國。
如今的俄羅斯,已經在糧食供應國中,佔據領導地位。
但是,在更加龐大的前蘇聯時期,不僅沒有餘糧出口,相反還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糧食,淪為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
(網絡配圖)
按説,作為蘇聯繼承主體國的俄羅斯,土地面積大量縮水,糧食產量理應同步減少,更加需要進口糧食才對,為何卻能成為糧食出口大國呢?
一、工業化和城市化之殤。
通常,我們衡量一個國家先進的程度,主要看它的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化水平越高,意味着這個國家的工業更加發達。不過與之對應,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所佔比例也就越少。
蘇聯時期的整個國家經濟結構,其實是畸形的。為了和美國搞軍備競賽,蘇聯大力發展重工業,一切為軍備生產讓路。而對於農業和輕工業,卻並不重視。
二戰之後,隨着嬰兒潮的出現,蘇聯的人口快速增長。在農村反哺城市工業的情況下,農場農民的收入和待遇遠低於城市裏的工人。脱離農村,成為一名工人,是每一個農村孩子的夢想。大量的年輕人湧向城市,鄉村裏只有年邁的老人。農業生產率不斷下降。
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推動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工人的工資收入持續提升,人們對於生活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從住房到肉、蛋、奶等高營養食品的需求,使更多的糧食被畜牧業的飼料所擠佔,使得糧食匱乏問題日益突出。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由於經濟疲軟,曾經輝煌的軍事重工業難以為繼,近50%的工業基地停產閒置。大量的城市工人面臨失業,許多農村出身的工人家庭迫於生計,重返農村。農民隊伍不斷壯大,農業生產率開始提升,糧食產量也自然開始增加。
(斯大林舊照)
二、農業政策的影響。
在整個20世紀,1913年前後的沙俄時期,是糧食產量的鼎盛期。那時的俄國也能向歐洲各國出口糧食,成為糧食出口大國。
但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的糧食產量便一路下滑,出口越來越少。到最後還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來支撐不斷增多的城市人口。沒有了糧食出口的外匯收入,補貼住房和工業,就只能依靠石油出口和黃金儲備維持。
斯大林上台後,認為傳統的農業模式,已經難以支撐蘇聯的工業化進程,開始在農村搞強制的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所有農業資源歸於國有,這一掠奪舉措引發了農民的強烈不滿。條件較好的農户,寧願把牲畜殺掉,也不願交給集體。
僅1928年到1933年集體農莊推行期間,蘇聯的馬從3350萬匹鋭減到1660匹,牛從3065萬頭降到1950萬頭,羊更是從上億隻被殺掉一半,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喪失殆盡。
就這樣,直到解體,蘇聯的農業生產一直萎靡不振,糧食產量斷崖式下滑。守着遼闊的土地,卻連養活三億人口的糧食都難以自給自足,這的確令人匪夷所思。
蘇聯瓦解後,俄羅斯首先廢除了集體農莊和國有農場,推行土地私有化,把農業視為俄羅斯的重點保護領域。不斷加強農業扶持和補貼,推行現代化農業,農民積極性空前高漲。
在西方對俄羅斯食品禁運之後,俄羅斯對農業企業實行現代化改造,為農業提供政府補貼性質的保險。設置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以平抑價格波動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俄羅斯還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扶持。僅2017年,投放農業的低息貸款,就高達2500億盧布。
(網絡配圖)
三、沉重包袱的拖累。
當年的蘇聯盲目擴張求大,硬生生把十幾個加盟國湊成一個聯邦共和國。在重工業為主的經濟模式下,對於一些條件落後的加盟國,也沒有因地制宜,做好產業規劃。
這就導致整個蘇聯,除了發起主體國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區強國表現較好外,其它加盟國只能當個拖油瓶。不僅在工業上毫無貢獻,連生產糧食的簡單任務都完成不了,只是靠蘇聯從東部地區抽血補貼維持。
在這種地區發展完全不平衡的情況下,蘇聯不進口糧食維持整個國家的運轉,還能怎麼樣呢。
所以作為蘇聯發起主體國的俄羅斯,親手推動了蘇聯的解體。雖然當時那些吃慣補貼的加盟國不想分家,但俄羅斯還是毫不猶豫的甩開了這些包袱。
輕裝上陣的俄羅斯,憑藉前蘇聯留下的豐厚遺產,實行農業規模化種植,推廣高效農業技術和機械現代化種收方式。農業生產的成本,也變得很低廉。
農產品利潤的提高,極大刺激了農民開墾新土地的積極性。這樣一來,俄羅斯小麥出口量碾壓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也就順理成章了。
(參考資料:《俄羅斯的農業體制改革》《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的理論與現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