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戰後日本走上經濟高速發展之路。“95後”日本青年夏目英男未能經歷日本的“高光時刻”,卻在世紀之初見證了中國的飛速崛起與巨大變遷:掃碼支付、外賣、打車、共享單車、電子購物……中國人對高度數字化的生活習以為常。然而,夏目英男回到日本之後,發現日本媒體沉溺於對中國的負面報道,日本民眾對中國的認識也與真實情況大相徑庭。這名在中國生活了十九年的日本青年,由此寫下《這才是中國!日本青年眼中的先進社會》一書,用親身經歷打碎日本社會對中國的“有色眼鏡”,向世界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
夏目英男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採訪時坦言,“我生在日本,長在中國。對我而言,日本是祖國,中國是故鄉。我想要盡己所能,為中日文化交流播下種子。”
“沒變化的是日本”
夏目英男199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5歲時跟隨父母遷居中國北京。高中畢業時原本打算去英國留學,但中國巨大的市場和機會讓他看到無限可能性,最終決定於2013年進入清華大學學習,一直到2019年獲得該校碩士學位後回到日本工作。
“回國後我才發現,比起扭曲和誤解,原來還有許多日本民眾對中國這個一衣帶水、歷史關係源遠流長的國家沒有任何認識。”夏目英男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在日本媒體的報道中,負面新聞覆蓋大多數有關中國的話題。 整個社會“擔憂”中國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對個別中國遊客訪日時的不當行為“津津樂道”,卻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程度“充耳不聞”。
他説,比如日本正在大力推廣的無現金支付,中國幾年前就已普及,但很多日本人卻認為中國還停留在幾十年前,“沒有什麼變化”。可實際上,幾十年來沒什麼變化的,恰恰是日本。
回到日本後,周圍人會問起夏目英男在中國的生活,不理解他為何堅持要在中國讀書。這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日本社會愈發“內向”的殘酷現狀。日本《鑽石週刊》曾刊文表達對日本年輕人不願出國留學的擔憂。文章稱,曾幾何時,大批日本人遠赴世界各個國家留學,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現如今,日本年輕人非但不喜歡留學,也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意和別人交流,留學有時反而會被視為“異類”。
夏目英男至今記得,他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日本朋友來中國旅行時,對中國人出門不帶錢包、大街上都是共享單車、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各地美食感到“震驚”,這與他們印象裏的中國“完全不同”。那時他就感嘆,日本需要改變對中國的看法,這種改變迫在眉睫。
“扭轉對華印象需要勇氣”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夏目英男稱,對尖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遍佈中國街頭巷尾,北京、深圳的許多小公司甚至某家咖啡廳內,都可能湧現出改變大眾生活習慣的技術和創意。而且,這幾年北京的天空也在一點點變藍。
這位“95後”男生心中一直有個困惑:很多中國人去日本旅遊之後就喜歡上日本,日本文化的“死忠粉”不在少數。可又有多少日本人能夠正確理解中國,真正面對中國?
夏目英男開始在《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上撰文,介紹中國的獨角獸企業、網紅現象、盲盒經濟,由此引發關注。隨後他又於2020年出版日文書籍《清華大學學生眼中的前沿社會——真實的中國》,該書中文版《這才是中國!日本青年眼中的先進社會》也於近期發售。
實際上,在右傾化急劇加速的日本,以“嫌中”“反華”為主題的書籍大受追捧,出版“知華”類書籍不僅要接受來自市場的考驗,更容易招致右翼攻擊。夏目英男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在日本著書扭轉對華印象的確需要勇氣,但他出版這本書沒有遭到任何攻擊。
他分析説,日本國內“嫌中”“反華”類書籍確實比較多,日本媒體也更愛報道中國的負面新聞,可這並不能説明普通日本民眾一定討厭中國。在這種現狀下,出書講述在中國的親身經歷,可以為日本讀者提供一個認識真實中國的窗口。
“讓中國讀者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國家”
他的這本書在日本出版後,迅速躋身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成功扭轉一些日本民眾對中國的負面印象,甚至被稱為“日本人的必讀書籍”。
日本亞馬遜網站上有很多讀者留言。有日本讀者稱,“媒體報道的中國與作者經歷過的中國存在雲泥之別。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日本終將被世界淘汰,這本書為此敲響警鐘。”
還有讀者回憶説自己大約十年前曾赴中國短期留學,中國人的競爭意識強烈,學生們都在努力學習。那時日本留學生帶去的零花錢相當於中國普通工薪族的年薪。僅僅十年之後,中國就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簡直超乎想象”。還有日本讀者反思,“我們似乎只關注中國的負面情況,但其實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夏目英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認為日本社會之所以會對中國產生誤解,最大的原因在於信息來源有限。雖然現在是信息社會,但如果不去主動獲取,就只會被單一信源控制。”他寫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為日本人正確認識當今的中國社會打開一扇窗,“日本青年應從當今的中國社會汲取經驗,我認為有必要向日本傳達中國社會的真實信息” 。
夏目英男稱,出版中文版則是希望讓中國讀者從一位日本青年的視角,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國家和社會。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