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延遲退休政策將正式開啓
本報記者 周子勳
事關眾多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延遲退休政策終於落定。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與之相配套的政策也呼之欲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在2月22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從2022年1月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中國銀保監會近日也印發《關於擴大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範圍的通知》,規定從2022年3月1日起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範圍。
事實上,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四五”規劃關於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要求,各地相繼就延遲退休改革開展徵求意見工作。截至2021年9月底,31省區市延遲退休徵求意見已經全部結束,各省區市正在制定延遲退休試行辦法。
種種跡象顯示,2022年延遲退休政策將正式實施。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一種必然性趨勢,也是十分必要的。將有利於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緩解社保體系壓力;充分開發人力資源,避免人才資源浪費;應對養老金缺口,促進養老金收支平衡。
延長退休年齡不能一刀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60、65歲以上人口分別為2.67億和2億人,佔總人口比例18.9%和14.2%。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對本報記者説,如此龐大的老年人羣體,如果作為純消費人口,特別是在人口預期壽命不斷提高的條件下,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負擔。老齡化不僅意味着人口老年負擔係數不斷提高,同時也意味着勞動投入的減少。從某種意義説,延遲退休年齡是緩解社會保障體系壓力的有效手段,也將進一步優化我國勞動力人口結構。
“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及人均壽命延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未來我國實行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是大勢所趨。當然,由於延遲退休年齡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政策推行必須十分謹慎。”孫潔表示,延長退休年齡不能一刀切,而需要採取階梯式、漸進式延長,同時還應該對不同人羣進行區別對待。當務之急應儘快啓動實施“漸進式”延遲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齡的政策,避免高級人才資源的浪費。
“從策略上講,必須按照‘十四五’規劃綱要所提出的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對本報記者説,從中國目前退休制度的現狀來看,延退主要涉及三個羣體:50歲退休的女工人、55歲退休的女幹部、60歲退休的男職工。這三個羣體的退休年齡均低於歐美髮達國家,其中,難度最大、提高年齡最長的是女工人這個羣體。延遲退休年齡是社保制度改革的百年大計和社會穩定的百年大計。
延遲退休可改善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狀況
老百姓普遍關注的問題是,延遲退休政策在推行的過程中會不會帶來影響,尤其是會不會加劇年輕人“就業難”和影響養老金領取。
孫潔指出,從勞動力需求角度,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高新科技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就業的影響顯而易見,勞動力市場發生深刻轉變,很多就業崗位被淘汰,同時也創造了更多新的就業崗位。延遲退休短期看可以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長期看能夠解決勞動力供給總量不足的問題。隨着我國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特別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量湧現,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能力不斷增長,青年就業有廣闊空間。
鄭秉文表示,由於我國法定退休年齡過低,實際退休年齡更低,因此延遲退休年齡對改善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狀況具有更為明顯的效果。目前,財政部正在抓緊研究制定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相關配套文件,測算資金調撥規模,合理調劑地區間基金餘缺。財政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社保基金滾存結餘4.8萬億元,可支付月數在14個月以上。基金整體上收大於支,能夠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
“延遲退休可明顯改變制度贍養率,這意味着可明顯改變養老基金收支趨勢,因為延遲退休後製度內登記參保的人數多了,實際繳費的人數多了,而退休的人數少了。”鄭秉文如是説。
實施延遲退休應把握好五個問題
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在全國範圍推行延遲退休政策?鄭秉文指出,中國在實施延遲退休年齡時應把握好五個問題:不同羣體應堅持同齡退休的“一視同仁原則”、堅持小步慢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漸進式延遲退休節奏、特殊工種的退休政策不包含在國家制定的基本退休政策之中、同步提高最低繳費年限、引入彈性退休機制。
孫潔表示,推遲退休年齡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通過推遲退休年齡實現的工作年齡延長和強制性的繳費資格年限、彈性化的退休年齡、法定性的領取養老金年齡以及養老金待遇的替代率等多個方面緊密掛鈎,並注意相關配套制度的調整以及社會心理承受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夠是推遲退休年齡政策不僅能夠適應勞動者與社會的心理預期,而且可以促進經濟活動人口的增長,更能夠促使勞動就業機制與養老保障制度之間的協調。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