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人害羞不敢打招呼?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標籤
小時候,我們可能經常碰到這種情況,父母把我們帶到陌生人面前,催促着我們快叫叔叔或阿姨。很多孩子怕生,不太不敢叫,躲在父母身後,怯怯的露出個小腦袋。
這時父母就免不了會埋怨説:“哎呀,這孩子害羞膽小,真沒用。”
這樣的事,哪怕在我們長大後回憶起來,心裏也是非常不舒服的。
也許大部分父母不知道,這樣的行為,其實就是施加壓力和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一方面,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指責而覺得不安,失去信心;另一方面,給孩子貼上了“害羞”、“膽小”的標籤,會慢慢植入孩子的內心,他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下意識的利用這個標籤,去逃避那些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羣。
這將導致孩子在今後的人際交往中,越來越害羞,甚至影響到成年以後的的社交。
關於給孩子貼標籤這件事,美國一家小學的簡.埃利奧特老師曾經做過一項經典的試驗。
她把孩子們分別分成“藍眼睛”和“棕眼睛”兩組,告訴孩子們,“棕眼睛”是優秀的孩子,“藍眼睛”是愚蠢的孩子。並且給“棕眼睛”孩子更好一些的待遇,而“藍眼睛”孩子按照規定佩戴了一條醜陋的領子。
“藍眼睛”孩子的自我意識發生了變化,有的孩子開始認為自己就是愚蠢的。他們把生活裏一切不太如意的小事,都歸結於自己的愚蠢和平庸。
第二天,老師調換了標籤,宣佈“藍眼睛”才是聰明的孩子,而“棕眼睛”是愚蠢的孩子。這一天,“棕眼睛”的孩子感到了非常自卑和沮喪,而“藍眼睛”孩子心情愉快,感覺良好。
這一個試驗告訴我們,不要輕易的給你的孩子貼標籤,孩子還小,人生起點才開始,有太多未知的可能性。
他們並不會分辨家長説的是否公正客觀,而會逐漸的形成心理暗示。這時候,孩子很容易因為一個負面標籤的導向,使自己的行為與標籤的內容一致,這就是“標籤效應”。
當我們跟朋友介紹完孩子,孩子如果不主動打招呼,家長在這時也不要急於讓孩子表現,給過多的壓力,讓孩子循序漸進的接受新的人或事物,孩子害羞的情況也會逐漸得到改善。
如果有人當着孩子的面説他害羞時,父母可以説:“不,他不是害羞,他只是善於觀察,等掌握情況了再發言。”
事後,我們可以真誠的跟孩子溝通:“寶貝,我知道你需要時間適應,沒關係,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會碰到這樣的問題。”
然後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消除緊張的經驗,比如深呼吸,在心裏數數等。
記得表揚他曾經做得好的表現,比如上次主動跟鄰居打招呼了,鄰居都誇你有禮貌呢。
另外,父母應該反思下自己平時是不是比較少帶孩子出門玩,孩子缺少跟陌生人交流的經驗。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有的孩子只是融入慢,只要給他點時間,他很快就能跟其他小朋友玩成一片。
在這種氛圍下,孩子才能真正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放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