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原創作者:王萌(二手車小胖)

圖文來源:網絡

轉載授權:xiaopangfans

應調查者要求,文中採用化名,切莫對號入座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無間道2》,倪永孝(吳鎮宇飾演)

今年,汽車行業和其他行業都很艱難,北京車展暫停了,成都車展喊停了,購置費減半刺激下堪堪和去年同期持平,這還不算地方政府的各種補貼。

相對大政策“紅包”,地方政府補貼,廠家促銷支持來説,4S店還能喘口氣,而大量的二手車“夫妻老婆店”則是“生死存亡”了。

前幾天文章《半年虧千億,中國二手車陷入比慘階段!》直接引發了行業“比慘”大型現場,留言好不熱鬧。

對於2018年以後,入行不足5年的“新二手車人”來説,還沒賺到“第一桶金”,卻遇到了二十年未遇的“特別寒冬”,有些人不僅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賠到懷疑人生”了。

2016年,這個行業相關公司15萬家,60多萬人,2022年初,這個行業相關公司65萬家,200萬以上從業者。

這多出來的50萬家公司,140萬人,有不少是從4S店出來“實現夢想”的二手車人,而這些放棄“舒服甲方”出來“苦逼乙方”的二手車“新人”,到底混的怎麼樣呢?

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比以前混得好,十不存一!

秋哥是4S店二手車的老人了,最早2008年就是廠家當地4S店二手車業務的樣板店經理,兢兢業業十來年,沒想到集團被併購,人家“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受不了擠兑的秋哥也就逼着出來幹了。

由於秋哥人緣好,做事規矩,所以他出來幹,有不少同行出錢出力一起合作,前兩年做的也不錯,只不過疫情開始後,整個行業大變樣,年齡偏大又一直沒有持續進化的秋哥,車源優勢沒了,零售也不行了,所以也在考慮是不是退出行業,回家做“包租公”算了。

威少是4S店二手車經理當中的“富二代”,從小喜歡車,人家上班第一天就開着卡宴上班,做二手車純粹是為了喜歡。

業績不錯,人緣好,後來換了總經理,相互死活看不上,索性一拍桌子自主出來幹,帶着一票兄弟們,湊了大幾百萬,起步就是BBA,獨立展廳。

他自己話説,不蒸饅頭爭口氣,兩年下來,投資回報率超過20%,算是乾的真心不錯的,但是今年初誤判行情,收了不少準新車,頂着價格拿的,所以這半年下來把前面賺的錢都差不多賠光了。

不過威少説,兄弟們還是信心十足的,割肉以後輕裝前行,可能還不如以前打工穩定,但是收益長期看肯定比工資高,自己能做主。

雅靜是當年很少的4S店二手車女員工,由於前幾年懷孕生孩子,回來公司就沒有崗位了,在老公的鼓勵下,於是乎出來創業,也做二手車。

雅靜坦言,以前覺得在店裏挺累的,但是有一些資源,出來創業還是有一些基礎的,但是真的出來創業,真心是太難太難了。

看車心裏沒底,定價不太容易,客户千變萬化,競爭惡性多元,行情波動詭異,尤其今年,10萬元的主流二手車,博8000元毛利,賺了錢,房租人工過户費佔了一半,實際到手4000元税前利潤就不錯,稍有不慎,1個月不賣就保本,2個月賣不動就會賠錢。

面對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的二手車人,尤其還是女人,雅靜説,她挺想找個比較好的店回去的。

小範圍調查看,目前從4S店出來做二手車的小夥伴們,真的比以前過的愜意和穩定的,或者説自認為混的更好的,大概20個人裏面有1個左右,總佔比不足5%。

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換了人的4S店二手車業務,喜憂參半!

很多4S店,二手車員工出來“混”以後,企業往往嘴上“很硬”,其實“換血”的成本也不低,甚至是慘痛。

由於工作原因,和很多4S店老總聊了聊關於二手車“能人”走了以後,真實的想法。

白總是西北某城市高端品牌店總,以前店裏的二手車經理由於對於店裏的待遇不滿,所以自己出去創業,集團本着“人有的是”,所以從售後調用了一個資深維修員工做二手車業務。

老白説,原來不覺得,現在換了人才覺得,二手車崗位可不是就看看車,定價、談判、處置、糾紛,各種事,換的新人成長速度慢,和銷售溝通困難,各種問題多,磨合一年多才算堪堪合格,其實店裏也是有不小的損失的。

許總是某集團投資人,經常和其他集團投資人、高管聚會,這幾年都非常重視聊二手車業務,各個場合也聽了不少專家建議,也看到了新的機會,但是集團的二手車負責人,5年換了4個,總覺得不滿意,而且還有2個離職的二手車負責人直接出去“下海”了。

許總還命令禁止,只要離職的二手車員工,集團各店不允許有業務合作,防止“無間道”裏應外合。

華哥是某二線城市的獨立4S店,二手車經理走了以後,始終招聘不上人,索性簡單粗暴,直接找了二手車商“包店”,前幾年還不錯,反正新車還好,二手車廠家補貼也有,樂得清閒。

可是這兩年發現,包店雖然解決了“短痛”但是解決不了“長痛”,無法實現店內的持續發展,而且合作車商給到店裏的利潤越來越少,更找不到合適的二手車自己人了。

當然也有一些店反應,原來的二手車部門人員離職後,重新梳理調整,反而業績有所增長,並且也發現了原來的很多“一言堂”的問題和貓膩,尤其是很多集團店普遍認為二手車業務不能過於依賴某幾個人的能力,而是要用體系和機制去完善。

但是,這些往往可以應對置換和批發業務,涉及到零售業務,還是難以實現真正的目標,對於“能人“的依賴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4S店二手車人,“瘸腿”的創業者基因!

有很多4S店的二手車小夥伴有時候受了委屈經常和我訴苦,情緒激動的時候就想,乾脆出來自己幹算了,但是我分析完之後,往往還是閉嘴重新工作了。

也許有些傷人,但是是實話地説,4S店二手車業務的很多,或者説絕大多數人,不一定適合出來創業二手車的,尤其是現在的大環境下,可能更不合適。

首先,很多4S店的二手車小夥伴長期在集團和品牌的“庇護”下,在二手車商和服務商的“恭維”下,容易膨脹,錯把平台當作自己的能力,或者説過高的忽略了公司價值,也高估了自己的實際價值。

比如你在店裏評估車輛,車況看砸了,價格定高了,貓蓋屎糊弄,再嚴厲的集團也最多扣50%的損失算個人,而出來混,你要承擔100%,你想過沒?你能承受這些壓力和真的具備這些金剛鑽的能力麼?

其次,4S店的資源正規軍思維和二手車江湖的特種兵思維,一個是甲方,一個是乙方,你能拉下面子真的去重新開始麼?

品牌、資金、場地、車源、技術,很多4S店的二手車優勢,其實老闆們是並沒有細算成本的,如果自己出來做,你是要算賬的,不信,現在想出來乾的二手車經理,把你們現在的店內成本真的算算,扣除廠家補貼,你們能真的養活自己麼?

4S店做二手車,是坐商等着資源居多,而出來做是搶資源。

用很形象,傷害性不大但是污辱性極強的一句話説(大家別介意):出來做二手車,你要是一匹狼,4S店做二手車,如果是一匹狼狗都算厲害的,何況現在很多店還都是哈士奇、薩摩耶,甚至有的都是吉娃娃呢?

最後,4S店二手車部門的職能和能力模型,很容易“温水煮青蛙”。

維修出身的,不擅長定價談判;銷售出身的,嘴皮子溜套路多,檢測定價抓瞎;哪怕是幹了幾年的,離不開江湖車商枴棍,車型拿不準、車況看不準、價格吃不準,自己心裏應該有個13數。

定款定型、準確檢測、精準定價、處置預判、綜合談判、管理提升、工具應用,看似簡單的二手車經理實際不僅要懂技術懂業務還得”和總經理“一樣的處理各種關係和問題。

而那些只會維護一些二手車商,應用幾個拍賣平台,自己看車和定價都稀鬆二五眼,主要當“傳聲筒”的二手車經理,未來的日子不用你自己走,估計也得離職了。

不要寄希望於以前你幫助過的“兄弟”,等你真正出來幹,你就知道了,江湖冷暖,唯有自知,人家是看中你的能力還是你現在背後的資源?

想清楚再出來!

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4S店二手車業務,如何實現個人和企業的雙贏?

今年7月7日二手車行業新政的頒佈,可以説給4S店開展二手車業務進行了全面“鬆綁”,從源頭到趨勢都實現了質變政策支持。

可以説,以前4S店二手車做不好還有“藉口”,以後就沒有任何理由了。

最近很多集團和投資人都找我“要人”要“支持”要“攻城略地”了!

如何實現在二手車業務板塊的個人和企業雙贏而不是人走業務滑,人走成仇人的雙輸局面呢?如何留住能人,留住好人,留住德才兼備的團隊呢?

好的體制機制和環境是基礎!

都説投資不過山海關,為啥?難道是咱們東北人不行?那為什麼北京、上海、深圳很多東北老闆生意做得很好?什麼原因?

深圳的營商環境吸引的人才創造的價值是因為什麼?

傳統的4S店,很多老闆認為資源是我的,趕上品牌和產品,職業經理人水平偏差對盈利影響並不大,和廠家領導搞好關係才重要,屬於資源依賴思維,但是二手車真的屬於運營思維。

給你10台不加價的奔馳G,4S店這個月盈利很好看,但是給你10台二手奔馳G,可未必能賺錢,也許還會血虧,當然了除非你“超低價格”拿,可能麼?

人才的選用育留是關鍵!

很多4S店的二手車部門人員從源頭選擇就是問題,很多都是“老弱病殘”以及“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或者“調皮搗蛋”的問題人員,大家都不願意來這個部門,認為是背鍋和邊緣部門!

但是目前看,這個部門不僅不是邊緣,甚至是新車同級別的主力軍,那麼從人員的選擇、培養、薪酬機制、體系建設、職業規劃各方面都應該同步合理的涉及和規劃。

同樣是5年工齡的新車銷售和二手車人,至少是同酬標準,甚至合理的應該是二手車略高於新車才對,畢竟二手車的一車一況屬於“古董“,而新車標準化難度不同。

不管技術多發達、互聯網如何取代、工具多麼的先進,我認為至少現階段,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二手車行業,以人為本,人才能力偏差還是存在巨大的價值和差異的。

大集團的“創業平台”思維可嘗試!

一晃我就在二手車行業幹了20年了,歷經二手車市場、4S店集團、二手車電商、自媒體、培訓、諮詢、策略等等,幾乎涵蓋了這個行業很多領域,也經常在一線“聽炮火”見“刺刀”。

很中肯的建議,這個領域別考驗人性,因為很難也很殘酷。

4S店,尤其是集團類的,二手車業務要想做好,就如同“商鞅變化”一樣的質變調整,就如同“抗美援朝”一樣的極致運營,以及正規軍+特種兵組合。

所以,大家想想,二手車如果是特種兵,從裝備到訓練,從給養到福利,不一樣,十分不一樣。

如果我們4S店的體制機制能更加專業且相對公平合理,能把二手車領域多年積累熬成“特種兵”的人留住,為我所用,那絕對是事半功倍的戰鬥力。

尤其是更多的90後員工面臨着更多的經濟壓力的現實,有本事有理想又有積累的時候,留不住,就很可惜了。

為什麼很多二手車“夫妻老婆店”和“兄弟加盟商”有戰鬥力?是因為合夥人,分權分利更合理,扁平管理內卷少。

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寫在最後:

現如今,經濟形勢有多少差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傳統企業4S店有多難,老闆們心裏有數,二手車業務的重要性,也不用説了。

有很多出來混的二手車經理和能人們,其實心裏也想回去,有很多錯失人才的老闆們其實也需要這些“老夥計”。

那麼,問題來了,老闆們能放下面子放寬格局讓這些“出去一圈”的人回來麼?出去混的不太舒服又想回去的二手車人還能信任和努力麼?

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有博大精深的是智慧和道理,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比如三國曹操和張繡,比如唐朝的李世民和魏徵,比如......

如果當年沒進二手車行業,我應該去研究歷史了,你們覺得呢?

本文僅代表本人淺見,僅供參考,概不負責,如果覺得好,希望打賞,老王爬格子不容易,謝謝各位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89 字。

轉載請註明: 從4S店出來混的二手車人,總是要還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