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特斯拉用户維權事件絕不是孤立現象,而是汽車轉型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其中,值得思考的是,特斯拉的所做所為究竟是要與用户建立怎樣的關係,對市場和消費者又是持怎樣的態度,研發生產電動車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等等。縱觀汽車歷史,能活到今天的和壯大的汽車大佬,無不把用户當作上帝,又無不讓技術化繁為簡,為民所享,成為公序良俗的載體。而今,特斯拉“帶來”的麻煩難道僅僅是用户的問題,還是一場不可迴避的文明衝突?】
撰文|顏光明、編輯|錢蕾
4.19特斯拉維權事件註定要留在了車展的歷史上。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處在新舊汽車分野的風口上,此事成了一個誰也迴避不了的現實問題。
這意味着什麼?相信會有多維度的觀察和解讀,不僅會留給歷史,也是目下誰也迴避不了的嚴峻挑戰。
有人説這是鬧劇,也有人説這是被逼迫無奈之舉,等等。不管怎樣,但凡有點服務意識,或把用户當上帝,也許此事就不會惡化到“讓地球人知道”。相比較而言,中國消費者還是比較好説話的,而且不會不講理,老實而聽話。這是民間的大實話。但能把用户逼到車頂上維權,而且選擇在舉世矚目的上海車展上,此事非同小可,不會小覷到哪裏?這難道是偶然,還是必然?作為廠家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昨天(4月26日),特斯拉用户維權者出獄,又上熱搜,雙方再度發聲。現在看來此事不會完,還會發酵,拉鋸戰就此打響。就在26日當天,又有維權者拉橫幅到特斯拉展台討説法,劇情發展變成了連續劇。沒完沒了。
從以往特斯拉的態度和做事風格來看,不會偃旗息鼓,善待用户。那麼,這件事如果放大了看,所引發的思考就不會那麼單純。
首先,表面上看是用户維權,其實背後是看車企的態度(不光是對待用户,還有對市場和責任等諸多層面的態度等);其次,就事故本身或車輛問題如果按規定和法規處理不會搞得如此複雜,撲溯迷離,糾纏不清(説明諸多方面還不夠成熟,難有章可循,存在漏洞);再是,出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冷漠和難以解釋的技術(過於神秘的高智能變得神秘兮兮,遮遮掩掩,埋下隱患,難以服眾)問題等。
我以為,此事不會像維權那麼簡單。它所折射的問題早已超出業界和行業的關注度,事關汽車的命運,走向,人性,道德等諸多方面非技術層面的問題。提出了產業轉型發展為什麼的問題。
對於新汽車(新能源汽車總稱),現在大家熱衷的不是驅動方式和動能的改變,而是所謂的智能,尤其是自動輔助駕駛和無人駕駛,甚至把汽車置於虛實難辯的真偽之間,戴上了近乎顯學的桂冠,以為這就是智能。因過度渲染被神化和擴大,事實上與現實需求的真實性拉開了距離。而國內某些追隨者對特斯拉盲目的崇拜和跟隨,卻分不清是炒作還是另有所圖那就不得而知,但“特斯拉熱”是事實,對其爭議也從未消停過。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少非汽車類的互聯網企業,所謂的高新企業,借用特斯拉的模式介入資本市場,試圖“空麻袋背米”,或以“空手套白狼”的路數在玩轉汽車,幾乎成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把戲。其所謂的成功,就是捷徑,用十年的時間幹過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汽車大佬的市值。在國內,某新勢力僅用6年時間就幹過了擁有60年曆史的汽車行業的市值。甚至一輛電動車都沒上市某企業就創造了驚人的市值,令人瞠目結舌,匪夷所思。
這是事實,也是神話,更是天方夜譚。一個沒有造車經驗和基礎積累的特斯拉就憑智能電動車顛覆了行業對汽車的認知,催生了汽車的迭代和變革,攪得雞犬不寧,眾所紛紜,各持已見,莫衷一是。這本身並不見得是件壞事,問題是因出發點和初衷不同,在汽車變革和產業轉型當中所產生結果也就不同,甚至會出現偏離和背離也不奇怪。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利益集團的介入,汽車變革就不會單純,產業轉型就顯得格外複雜,導致各種思潮興起,洗滌和衝擊着人們的觀念,使得汽車業有史以來從未沒有過的迷茫和蒼然。
如今,因智能導致的汽車安全已經涉及到方方面面。由於汽車過度智能事實上已經陷入新的焦慮和失衡,而特斯拉屢次成為輿論焦點難道都是“技術問題”?而這家新企的反常行為卻常遭曝光難道不值得反思?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上了無用榜單的某些汽車科技現在又沉渣泛起,搖身變成了新智能。那麼,賦能過多的智能電動車能載得動嗎?這難道就是真實的需求?
我不知道這是真進步還是商業噱頭?尤其是“軟件定義汽車”和“用户定義汽車”的提法和分歧,究竟是需求還是生意,很值得思考?在今年上海車展上亮相的智能電動車幾乎都是向上的高端科技豪華,無不俱備了智能駕駛的功能,論及規模和產量,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其中不少都是“期貨”,有人調侃,“天氣預報”(玩概念的車)。業內人士指出,儘管現在電動車很熱,但有多少技術和關鍵軟件是原創?就連小小的汽車芯片生產都有難度就不得不懷疑當下冒出來這麼多的智能電動車是否真的有料。
此外,從產業的角度看,汽車消費趨於飽和已是不爭的事實,產業本身亟待瘦身,現在竟然湧現出如此多的非汽車行業巨頭想法設法躋身汽車,難道真的是為了汽車的變革和進步?俗話説,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汽車行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人惦記過,而且都像餓狼般在環伺,這就不得不要質疑他們的動機了?
點評
特斯拉所犯的事,正如人們所議論的僅僅是拿用户當“小白鼠”那麼簡單?而國內新勢力的跟進和效仿,頂禮膜拜,難道也是偶然?有人説特斯拉是一條鯰魚,激活了汽車業的一潭死水。但也有人指出,這要看激活的是什麼?在不長的時間裏,當特斯拉近距離接觸時,會發現問題多多,正面的並不多,倒是成了“問題車企”,不光是降價、事故、維權,還有理念、運作、態度等諸多負面,層出不窮,這難道是水土不服,還是本來就是個“熊孩子”?
由此看來,特斯拉用户維權事件絕不是孤立現象,而是汽車轉型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其中,值得思考的是,特斯拉的所做所為究竟是要與用户建立怎樣的關係,對市場和消費者又是持怎樣的態度,研發生產電動車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等等。縱觀汽車歷史,能活到今天的和壯大的汽車大佬,無不把用户當作上帝,又無不讓技術化繁為簡,為民所享,成為公序良俗的載體。而今,特斯拉“帶來”的麻煩難道僅僅是用户的問題,還是一場不可迴避的文明衝突?
(本文系《禾顏閲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