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榮成

  榮成創新打造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物業協同、信用融合、網格支撐的“五位一體”社區治理共同體

  文 | 山東省威海市副市長、榮成市委書記 徐明

  縣域治理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擔負着承上啓下、連接城鄉的重要職責,既有農村的熟人社會特點,也有城市社區的陌生人社會實際,還有互聯網社會帶來的治理新要求。

  近年來,山東省榮成市深入實施信用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五進”工程,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先後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山東省羣眾滿意度調查中連續位居136個縣市區前列。

瞭望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榮成

在山東省榮成市河西社區的社區會客廳,開展“社區大家談”活動(2022年9月17日攝)   李信君攝

  在農村熟人社會倡樹幸福新風

  農村羣眾重視榮譽,針對此,榮成搭建市鎮村三級聯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市級層面設立總中心,輻射帶動鎮村站所,遞進式奏好制度規範、志願服務、思想鑄魂三部曲。

  一是以信用管理促制度規範。過去農村都有村規民約,但在執行上還缺少量化標準和剛性約束。榮成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各村的村規民約細化量化為信用考核辦法,為所有村民建立信用檔案,對參與村級事務、好人好事等行為給予加分,對不文明、不道德行為給予扣分,把法律管不了、道德管不住的問題,都用信用管起來。每個人的信用等級,通過信用榜、表彰會等方式,定期公開公示,同時將“村民福利”變為“信用激勵”,以村為單位設立農村信用基金2500萬元,獎勵多少與村民信用積分掛鈎,讓文明守信者既有面子、也得實惠,引導羣眾把信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二是以志願服務促共建共享。榮成將志願服務納入個人信用加分,將村級事務策劃成志願服務項目,實現重點工作推進與村民主動參與的供需對接。目前,全市志願者人數已突破19萬人,佔全市人口總數的1/4,每月開展活動6000多場次,營造了“信用分有價、志願者光榮”的濃厚氛圍。比如,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榮成清違章建築和亂搭亂建、清廢棄宅基地、清廣告標語、清電線電纜,僅用7個月,778個村就實現整治全覆蓋,拆除違章建築10多萬處、110萬平方米,小廣告全部清除,線纜全部集中捆紮,能入地的全部入地,空中線纜量減少了80%。

  三是以理論宣講聚思想共識。依託信用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的工作基礎,榮成將社會治理上升到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高度,組織各級宣講隊伍深入羣眾,用羣眾願意聽、接地氣的大白話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增進思想認同,形成行動自覺。暖心食堂裏,“巧廚娘”利用餐前一刻鐘,與老人們聊變化、説政策、談未來;農村大集上,“輕騎兵”利用場前一刻鐘,為觀眾唱文化、講新風、説法治;鄉村“復興少年宮”中,特色課程搭配專業教師,用鮮活的思政課給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用豐富的活動打造農村少年兒童的快樂時光。

  在社區陌生人社會打造幸福鄰里

  相較於農村的熟人社會,城市社區更多是陌生人社會,僅靠社區小單元的信用管理作用還不夠,榮成創新打造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物業協同、信用融合、網格支撐的“五位一體”社區治理共同體,通過信用連接,打通生活圈和生產圈的信息壁壘,融合黨建、自治、物業、網格等各類要素,激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單元,實現從城的精緻向人的精緻、城的文明向人的文明提升。

  一是推動職能理順。針對過去社區工作多頭管理、職責繁雜等實際,榮成從體制機制入手,成立市社區管理服務中心,統籌負責全市社區黨建、管理服務、紅色物業共管等工作。同步開展“居站分離”改革試點,將社區工作站與居委會人員分設、職能分離,制定社區居委會承擔事項清單、社區工作站承擔事項清單,對清單外的工作事項實行准入制度、市級審核,讓社區減負鬆綁、聚焦主責,更好地沉到服務一線、走進居民心坎,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是突出信用賦能。全面推動社區與企業、機關、學校等各領域的信用信息共享、結果共用,結合“雙報到”工作,在駐區單位和黨員層面,明確社區信用積分在單位管理和黨員管理中的考核應用;在行業管理層面,積極推行信用建設,建立員工信用檔案,把員工進社區報到納入行業管理要求;在居民層面,組織居民參與制定居民公約、自治章程,賦予社區信用評價權力。各個社區與企業、機關、學校等單位,簽訂信用共建協議,每個居民的社區表現同樣反饋到所在單位,實現信用信息雙向對接、互聯互通,作為單位內考核評價、評先選優等依據,引導每名居民把在單位的工作要求和自律自覺帶回社區,讓每個人不僅在單位是好員工、好乾部、好老師,回到社區更是好市民、好鄰居、好榜樣。

  三是強化居民參與。榮成在原有網格隊伍的基礎上,成立“小巷管家”“社區通”隊伍,發動黨員幹部、樓長、業委會成員等責任心強、辦事公道的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承擔社區治理工作,幫社區居民解決問題,向黨委政府提出建議,“小巷管家”超過4000人,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社區通”隊伍。同時,開展“社區大家談”等活動,在新聞媒體開設“我家住在幸福裏”專欄,既聽取羣眾對城市建設、社區治理等方面的意見,也接收羣眾的問題訴求,真正做到自己的事自己辦、大家的事情商量辦。

  在互聯網社會搜索幸福課題

  當前,羣眾訴求日益多元化,為社會治理帶來了很多新課題。榮成統籌線上線下各類平台、事前事後各個環節,以羣眾需求為導向,以羣眾滿意為目標,認真做好網絡社會治理的大文章。

  一方面,變多頭負責為一網通辦。集成12345熱線、榮成民心網、智慧社區等15個線上線下渠道,組建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配套“吹哨報到”等工作機制,實現了羣眾訴求一個部門、一網通辦。所有訴求辦理後,對當事人實行百分百回訪,以羣眾滿意率、結案率、退辦率三項指標為基礎,每天由平台自動對各部門生成績效排名,引導各單位把提高羣眾滿意度放在首位。

  另一方面,變被動受理為主動改進。在用心解決民生訴求的基礎上,榮成將社會治理服務中心與社會信用中心進行集成,對羣眾反映強烈的共性訴求,集中分析研判,找準改進方向,及時納入到社會信用管理體系中,使各項制度更有針對性、更具實效性,從源頭上防範化解矛盾隱患。比如,對沿街商户管理,過去不少羣眾反映佔道經營、環境衞生、交通擁堵等問題,為此榮成推出“信用監管星級評價制度”,對這些城市不精緻、羣眾不滿意問題,全部納入信用管理,並且為商户張貼“信用二維碼”和星級標識牌,誰是高星守信商户,誰是低星失信商户,一目瞭然。通過這種訴求辦理和信用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很好地提升了社會治理的效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5 字。

轉載請註明: 瞭望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榮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