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小象被帶溝裏摔倒”的視頻登上熱搜,北遷亞洲象羣動態仍然牽動着公眾的心。據“雲南發佈”官方消息,6月6日凌晨,夕陽鄉先後有兩次強降雨,象羣有時還抱團取暖。對此,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兆錄稱,雲南降雨不會對象羣活動造成影響,但會給追蹤大象的專家和工作人員的工作帶來難度。村民到山裏採拾蘑菇要格外注意防範,避免遇到大象造成危險。
“雲南發佈”官方消息稱,北遷象羣昨天向西北遷移後轉向南下,總體向西遷移5.5公里。這是否意味着象羣要返回西雙版納的保護區了?它們如果想返回可以找到路嗎?吳兆錄認為,此次大象出走並非自然擴散尋找棲息地,而是在“逃”,因為其原本棲息地已經不適宜大象生存。這不是因為棲息地食物少,而是受到了干擾。
“象羣走到普洱時本來是可以返回的,但是它們繼續向北,此時已經不是在悠然自得地遊蕩了,而是在逃避干擾。同時,由於領頭大象迷路,導致它們心慌來到山上。此前,野象都是在坡度10°-20°以下、海拔較低的平緩地區生活。”
吳兆錄稱,目前象羣往西南方向走未必是“迷途知返”,亞洲象定位也沒有那麼準確,“未來原路返回的可能性比較小,也有可能繼續往西走。”他説,象羣還有可能返回紅河元江河谷停留,那裏的人為干擾較小。
北遷象羣中,昨天有1頭公象離羣。吳兆錄稱,公象離羣是正常現象,因為大象是母系社會,象羣中大多是母象領着小象,公象位於羣體邊緣,另外公象離開的距離較近,很快就返回羣體。
根據“雲南發佈”官方消息,昨天凌晨,夕陽鄉先後有兩次強降雨,象羣活動減少,有時還抱團取暖。吳兆錄稱,雲南總體上降雨量偏少,大象習慣生活的西雙版納降雨量比昆明更大,所以近期野象在森林中受到降雨的影響很小。但需要注意的是,降雨給象羣追蹤者的工作帶來干擾,雲霧天無人機監測可能看不清楚,因此造成預警延遲。
他説,雨後山裏蘑菇長勢較好,很多村民到山裏採拾蘑菇。此時就要格外注意,避免遇到大象造成危險。
昨日還有消息稱,除了北上和南下的象羣,又有一羣亞洲象走出保護區。對此,吳兆錄稱,這10頭象位於景洪景諾鄉,地處勐養保護區西北角,那裏長期有野象活動。這羣野象只走了10多公里,是正常的移動,應該還會返回,和前往昆明的野象有本質的差別。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