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網】;
在我國建築業獲得較好發展的態勢下,國家提出了建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低碳節能戰略。在這一大背景指引下,建築工業化逐步深入到我國的建築體系中,並逐漸開始發揮效益。隨着國家政策加碼、試點示範項目數量增多、技術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等因素,使得建築工業化進入全面加速發展期。但是當前,不論是設計、施工還是生產、安裝等各環節都存在人才不足的問題,嚴重限制了建築業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在專業人才需求旺盛的建築工業化應用領域,甚至出現“搶人”大戰。因此,建築工業化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打造優質的人才隊伍為核心。
2020年5月15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直屬單位工程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正式啓動。據悉,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人才服務考核評價中心與上海市建設協會主辦的2020年工程系列“建築工業化學科——裝配式建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申報工作宣貫會於6月5日成功召開。
宣貫會上指出,建築工業化應用技術是助推傳統建築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內容,是推動建築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建築工業化的發展除了依靠先進技術,也需要大量裝配式技術人才,以及從事研發、設計、生產、施工和管理等環節的從業人員。本次宣貫會的開展旨在推動建築工業化應用裝配式技術人才培育目標,加強人才培育力度,積極推進建築工業化全面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挖掘能力突出、高水平的精英骨幹,確保建築行業人才梯隊穩定建設,在土建施工執行中評委分類下,建築工業化學科組誕生,下設“裝配式設計與諮詢”及“裝配式製備與施工”兩個專業,涵蓋了裝配式建築設計、深化、諮詢、構件製備、施工等相關專業,經學科組審核、面試答辯、專家評審、公示等環節,共有近50人獲得上海市首批裝配式建築中級職稱任職資格,通過率近80%。“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探索建築工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深耕建築工業化市場,健全有利於人才選拔、培養、管理、使用、考核的工作機制,從多元化、立體的角度上持續發力,激發和增強建築工業化應用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當前,我國建築行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傳統建築方式已經逐漸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建築模式的改變和改進勢在必行。為響應國家號召、提高人才核心競爭力,各大高校相繼開設“建築工業化”專業學科,從而將建築工業化推向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據悉,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科歷史悠久,積澱深厚,學科門類齊全,以建設土木工程一流學科為目標,在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學科方向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瞄準土木工程的國際前沿研究方向,圍繞國家重大工程需求和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重點培育掌握固廢物資源再利用、綠色建材與清潔高效能源、裝配式技術與BIM信息化等應用技術的複合型建築人才。
隨着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開展,建築工業化海外市場迎來了巨大的機遇。建築工業化是一種通過現代化的製造、運輸、安裝和科學管理的生產方式,來代替傳統建築業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業生產方式。它的主要標誌是建築設計標準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和組織管理科學化,具有標準化、規模效應等生產特點,憑藉顯著優勢,建築工業化成為國內外建築領域的發展熱點,近年來得到國家的大力推廣。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等十三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圍繞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總體目標,以大力發展建築工業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一、要大力培養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人才,壯大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隊伍,加強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鼓勵企業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二、培育技能型產業工人。深化建築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建築業從業人員技能水平評價體系,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通銜接。打通建築工人職業化發展道路,弘揚工匠精神,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大力培育產業工人隊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建築工業化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造”品牌。 發展新型建築工業化,就要改變傳統的粗獷式建造方式,實現建築構件生產工廠化、施工過程機械化、施工管理信息化。根據國家建築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在未來10年對建築工業化新型人才的需求將十分迫切,為適應企業對新型工業化人才培養的需求,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認證中心(以下簡稱“中國建研院認證中心”)聯合北京中培國育人才測評技術中心,共同組織實施建築工業化應用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及等級考試工作。培育緊緊圍繞和貫穿“產教融合、助推發展”這條中心主線,進一步明確人才定位、調整培育方向、優化課程體系、調整課程內容、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探索人才內涵建設之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及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為目標,立足建築工業化發展趨勢,培育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優質人才,加快推進工程建造技術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應用水平。
據悉,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建研院”)成立於1953年,原隸屬於建設部,現隸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全國建築行業最大的綜合性研究和開發機構,負責編制與管理我國主要的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和規範,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大部分建築工程技術標準的歸口單位。
2006年,經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推薦,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認證機構批准書》。認證中心作為中國建研院開展認證工作的實體,依託在院已有的國家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國家建築節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供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十餘個國家(部)級中心的資源支持下,對外開展認證業務。
據瞭解,建築工業化應用專業技術人員培育劃分為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技術、裝配式建築設計應用技術、裝配式建築施工應用技術、預製構件製造應用技術、工業化裝修應用技術等五個方向。隨着計算領域的發展和大數據的普及,我國建築業的建築生產方式由人力消耗大、生產率低等特色逐步向節能、高效的新型工業化方向逐步發展。BIM、裝配式建築等技術的應用,是促進我國建築業走向工業化及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以信息化為技術核心,通過數控工業機械生產為主,同時以工業化反饋提升信息及控制技術,是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使用少、經濟效益高的工業化生產模式,這是建築工業化的內在優勢。以新技術為手段,創新完善出建築領域的轉型升級,關鍵環節在於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人才是效益的新動能,在技術和制度的相互作用下,以人才建設作為發展建築工業化的內生動力,大力培育適應國家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建築行業發展新形勢的複合型人才,推動建築工業化領域發展。
目前,我國逐步加大了對建築工業化領域的投資和扶植力度,將建築工業化人才培育劃分為重點方向。隨着建築工業化進程得深入推進,所具備的優勢逐步顯現,同時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人才缺口逐年擴大。建築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建築用工需求量的增大,導致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人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已出現嚴重不足。建築工業化應用專業技術人才已經成為現階段建築業發展的“剛需”。大力培育掌握核心技術的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應用人才,建立裝配式專業隊伍資源庫,滿足建築業發展核心需求,提高建築業從業人員整體專業化水平。在傳統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下,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人才必將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領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