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如何賦能營商環境

  新華社記者韓嘯

  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政務大廳,27歲的何邦堯正在“開辦企業”窗口前排隊取號。

  不同於往常,他並沒有帶着厚厚的一沓證明材料。

  事實上,何邦堯前一天已在重慶市政府推出的“渝快辦”手機App上提交了所有信息。當日晚間,他就收到短信通知,信息通過審核,所預約的兩項服務全部完成,憑證件就能在窗口取到營業執照和印章。

  “太方便了。我本來擔心手續繁瑣,沒想到速度這麼快。”何邦堯説,不用旁人指導,自己填報信息只花了兩三分鐘:“操作步驟都很簡潔,證件即拍即傳。”

  何邦堯所説的,是重慶市2021年5月集成在“渝快辦”上的小程序“E企辦”——它無須藉助電腦端,率先在我國實現了把開辦企業全部事項集成在手機客户端,方便企業客户自主完成信息採集、實名認證和電子簽名確認。

  “這次,我只申領了營業執照和印章,後續再根據需要在小程序上一鍵辦理税務發票等其他業務。”何邦堯説。

  “這就是我們提供的‘分時’服務。”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註冊和許可局副局長姚瑤介紹,藉助區塊鏈技術,“E企辦”將社保、公安、税務、人民銀行的信息化系統連接起來,形成了開辦企業全流程數據閉環。

  “‘分時’服務一直是各地優化開辦企業營商環境的難點。”站在一旁的國務院大督查第十三督查組成員邊記邊説:“多個地區反映,税務等全國統一的信息化系統與地方系統數據難以共享,而重慶市利用區塊鏈技術設置數據中台突破了障礙。”

  8月31日起,國務院開展第八次大督查,組織16個督查組趕赴16個省(區、市)開展10天左右的實地督查,利用暗訪明察核查線索,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

  在前往兩江新區政務大廳前,第十三督查組成員曾電話聯繫50位使用過“E企辦”的企業負責人,向他們一一核實使用流程、操作體驗。

  “我們必須詳細瞭解他們的想法。”督查組成員解釋,企業主的體驗能檢驗營商環境的好壞。如經過核實,一項創新做法確實解決了全國普遍存在的難點問題,就值得向其他地區複製推廣。2020年,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通報表揚了43項地方典型經驗做法。

  除重慶,各地均在探索利用數字科技,推動改革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例如,上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至今上線已三年,累計辦件量達1.5億件,其移動端“隨申辦”目前月活峯值超過1517萬,實際辦件的網辦比例超過70%。

  2013年以來,我國持續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開辦企業從原來線下各部門“多頭跑、分頭辦”“多個網站辦”,到如今政務服務大廳“一網通辦”,時間大幅縮減,便利化程度顯著提高。

  根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我國開辦企業排名已從2014年的全球第151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27位,全球競爭力、吸引力得到充分體現。

  “推出‘E企辦’小程序,不僅順應了當前移動互聯網的政務服務趨勢,而且滿足了靈活就業羣體的開辦企業需求。”姚瑤説,當前,重慶市湧現出越來越多創客、博客、UP主等新型創業族。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重慶科技型企業達31520家。

  何譯丹是漫客空間科技創新中心(重慶)有限公司負責人,在兩江新區政務大廳線下補辦丟失的公章時,工作人員告訴她目前可用手機申辦電子用章和電子營業執照,年輕的何譯丹立刻在小程序上完成申領。

  “以後再也不用帶着紙質版營業執照出門辦事了。”何譯丹説,“紙質的容易丟還麻煩。”

  憑藉數字化平台,我國營商環境的優化效果不僅讓我國企業主叫好,也給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全球企業,帶來了穩定的預期和重要的機遇。

  重慶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管源親身感受到這種變化:“五年前,我們每年接到100例外企諮詢,大部分是請求協助辦理各類准入證件等。”

  “如今減少到了每年20例左右。”管源認為,外資企業辦理手續體驗明顯提升,得益於外商投資法去年以來在我國全面落實,還有“渝快辦”“E企辦”等科技手段促成的數字化平台。

  《2021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1%的受訪企業將我國作為首選投資目的地,2/3的企業將進一步增加在華投資。

  姚瑤表示,重慶將推進“E企辦”優化提升,加強業務流程和信息化系統智能化改造,讓更多企業享受到數字化紅利。   新華社重慶電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5 字。

轉載請註明: 數字科技如何賦能營商環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