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編者按】又到教師節。《長江日報》今日推出16個版《使命·教師節特刊》,致敬人民教師。

使命|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點擊圖片看詳細報道)

又到教師節。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37年了,教師在這個國家的地位日隆,設立教師節興尊師重教之風的目的已達成。

這又是一個特殊的教師節。今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文推進“雙減”,讓教育迴歸校園主陣地,這無疑也是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工作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遵循學前教育規律辦好學前教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這是幼師的使命。

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職業技能教育,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這是職校教師的使命。

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明顯提升。這是體育老師的使命。

豐富藝術實踐活動,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讓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明顯提升。這是美育教師的使命。

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找到人生正確方向,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這是思政老師的使命。

讓邊遠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讓他們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向着美好生活奮力奔跑。這是鄉村教師的使命。

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總使命。

今天,我們評選公佈了20位武漢“最美教師”。他們都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在他們身上,我們還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國有所使,以命趨之。

育才小學汪灩老師,幾乎從不佈置暑假作業,她醉心於教學教研,摸索出輕負高效、減負提質的教學法,“三不”教學讓孩子們向陽而生。崇仁路小學汪亭老師,也是科研型教師的先鋒。她以生為師,課堂上她讓學生“眾包眾籌”;以習養德,《小組日誌》讓學生自省自糾;她讓學生各美其美,在各自的世界裏拔節生長。

羅漢中學鄭銘老師在黃陂普通鄉村學校從教27年,她是每一屆學生的“鄭媽媽”,是學生心中最温暖的依賴。她每年百餘次的家訪,在一次次面對面交流中叩開學生、家長的心門。她讓農村學子有勇氣追夢,用教育的力量讓代代年輕人熱愛家鄉,建設家鄉。

培養了王霜、姚偉等國家隊運動員的吳家山中學周志成老師,倡導以球健體、以球啓德,一手抓學生體育專業發展,一手抓文化課成績和思想品德,關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武漢市交通學校吳新華老師,放棄企業高薪,毅然走上講台,他在武漢市交通學校任教期間,帶出40多名技能大賽獲獎學生,學生們或升入高等院校,或被大型企業錄用。

武漢三中徐楊老師用激情和智慧點亮學生心靈。她會每天在黑板上分享一句話,每學期“定製”開學大禮包,她教會學生生存技能、生活知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給學生人生最重要的財富。

他們,或是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或是教育扶貧的先行者,或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他們,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啓學生的智慧之門。他們是武漢十萬教育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使命在身,他們,國有所使,以命趨之。我們,亦當尊師重教,營造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承擔起作為家長或社會一員塑造更美好教育環境的責任。(常驕源)

( 統籌:鄒永寧 胡孫華 王永芳)

【編輯:張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5 字。

轉載請註明: 使命|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 楠木軒